生活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x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生活资源进行利用,能够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优化,让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不过,从目前教学实际来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对于生活资源的利用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生活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未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对此,本文首先针对生活资源的教学价值作出简单阐述,然后分析生活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误区,最后提出了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展开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生活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积累基础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技巧和能力素养,为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资源具备多方面的教学价值。
  1.能够拓展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从目前实际来看,教学活动往往局限于书本教材之内,缺乏拓展,这就让课堂教学显得单调乏味。而将生活资源融入课堂,则可以实现教学拓展,让课堂内容从书本教材跳出来,丰富教学内容。
  2.可以提升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语文相关的生活素材,这些素材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将其运用到语文课程教学中,能够创建新颖的教学环节和内容,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3.理实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语文教学相对而言是偏理论的,而生活资源则是一种实际性的资源,将其和语文教学结合,可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构建理实结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相关语文知识形成更加有效的了解。
  二、小学语文教学利用生活资源存在的误区
  生活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从目前实际来讲,部分教师运用生活资源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对生活资源的利用陷入了一些误区,使得生活资源的教学价值并未体现出来。
  1.对生活资源的利用形式单一。生活资源,具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生活案例、生活实物、生活工具等等,都属于生活资源的范畴。在语文教学中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运用,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呈现。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却陷入了形式单一的误区,往往只是将生活资源作为拓展素材引入课堂,运用形式太过单一,这样难以有效发挥出生活资源的价值。
  2.生活资源的利用范围狭窄。小学语文教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都是需要教学的要点。然而,对于生活资源的利用,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在阅读教学这个方面,在写作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对于生活资源的利用较为缺乏。生活资源的利用不足,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未能在生活资源的辅助下全面更新,这也降低了生活资源的教学价值。
  3.生活资源利用局限于教师方面,学生参与薄弱。对于生活资源的利用,目前主要还是以教师搜集素材用于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生活素材,自身并未参与到生活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当中。其实,对于生活资源的搜集和开发,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如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那么对于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素养具有积极帮助。语文教师需要对此加强实践,通过合理的渠道,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而不只是被动学习。
  三、小学语文教学利用生活资源的有效策略
  对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利用生活资源存在的误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然后通过合理的策略,优化语文教学,让生活资源可以在教学中切实发挥价值,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1.通过多种形式利用生活资源辅助教学。生活资源有不同类型,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将生活资源融入语文课堂,辅助教学活动有效开展。首先,可以引入生活案例拓展语文教学。从教学实际来讲,生活资源的引入,拓展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渠道。就以阅读教学来讲,对于一篇课文的讲解,可能存在一些局限,尤其是对于文章主旨思想的认识理解,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障碍。因此,就可以引入和课文相似的生活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在生活案例中,进一步深化对相关内容的认识理解。其次,可以基于生活素材构建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生活资源进行优化利用,基于语文课文,将生活资源转化为虚拟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感受体验。比如,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就可以结合植树节植树的生活素材,将其引入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课文所描述的内容,领悟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渠道引入生活资源。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资源,教师要灵活运用,比如,对于《司马光》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讲述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很多影视动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将相关的动画片段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进行讨论分析,之后再切入课文教学。在视频辅助下,学生就能对课文内容形成有效理解。
  2.在语文教学中多方面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对于生活资源的利用,不仅要在形式上实现多元化,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多方面的运用,不能局限于阅读教学这个单一的方面。第一,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生活资源。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对一些生活素材进行运用。比如,讲解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时,教师就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广告语出发搜集素材,将一些使用了比喻的广告语放到课堂上辅助教学。这样一种素材,和单纯的阅读文本相比,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第二,利用生活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一个新要点。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需要在教学中对这方面加强重视,而想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交际情境,开展角色表演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通过口语交际演绎相关的故事情节,以此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强化学生参与,进一步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是教师搜集素材并开发利用,还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也成为生活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股重要力量。具体来讲,可以通过课后实践的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相关的素材资源。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和课文故事相关的生活案例,或者是从生活中找出课文描写的实物,等等。而在写作教学方面,比如,针对上文提到的利用广告语讲解修辞手法,在课后就可以确定一种修辞方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其他广告语,并且作出解析,说明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发挥出的表达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实现有效的改革创新。将生活资源融入教学,是革新语文教学的一个全新渠道,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将生活资源有效运用起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其他文献
美读是带有感情的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之间心灵的对话。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读策略的运用还不是很理想,学生的朗读很机械,有时候学生还没有读完,教师就开始课程讲解,这样的读是无效的。在有声语言与无声文字之间的转化中,需要学生不断地研磨文章的情感,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出于口、发于心。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在美读中更有韵味呢?  一、学生自主朗读,与文本初次对话  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着
期刊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阅读教学的难度与要求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在高年级教材编排中,长文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但因教学时间和学生经验水平有限,如何合理设计长文课堂,如何在长文教学中凸显课堂活力成为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对“长文短教”的再定义  “长文短教”的思想或教学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解放初期的教学教材中就已出现了一些篇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题始终是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应用题教学不但是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只有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高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本文主要以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为例,浅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以期强化学生的数学解题水平。  一
期刊
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在解读英语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统整出来,要依托核心主题,整合课程内容,把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品质综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领会文本内容、掌握语言知识、促进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提升,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  一、整合教学内容,凸显文本知识  英语文本是英语学科学习的有形
期刊
写作是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写作能力,关系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与发展。本文立足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深入分析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意在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质量。  一、立足英语教材,搭建写作支架  写作不仅是抒发思想的过程,更是输出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某种意义上,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相辅相成。一个有良好写作能力的学生,其思维水平也必然优于他人。特别是针对小学英语而言,写作
期刊
“教贵巧问,小巧则小进,大巧则大进”。创设问题情境是科学探究过程的关键因素,有效的问题就成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通过问题情境能将学生引到与问题有关的科学探究中去,明确探究目标和思维方向,同时让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提问中学到知识、学会思考。  一、巧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习兴趣,试想,如果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
期刊
时下,新高考改革和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群文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改革中的“重头戏”。如何由浅层阅读变深层阅读、单一阅读变多向阅读、无效阅读变高效阅读,实在是个“巨大”的问题。从“以文带文”“一篇带多篇”,到群文中心议题的确定,阅读策略的实践创生、阅读过程中的合理取舍,无不需要教师关注细节,注重操作细节,打造生机盎然的群文阅读新时空。  一、议题确定——精心选择  议题并非题目,亦非体裁,也不是主题,而是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写作是极其关键的部分,学好英语写作,对于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通过激趣、提高以及引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所谓激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喜欢英语写作;提高,即教师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提高其写作的能力,循序渐进;引导,即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其明白
期刊
“图形表征”是指解题者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画图的方式,画出与题意相关的图形或图案,借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背后蕴含的道理。通过一道测试题的调查,我们发现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年,三年级学生的图形表征能力仍然较弱,较多学生仍然停留在实物替代图表征的阶段。本文就此现状,结合该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了3个培养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研究的缘起  在我校三年级上册的一次统测中,有这样的一道题: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改变和进步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身体乐器”,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基本内涵  小学是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于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