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校园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g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校园里的阳光格外温暖。
  同学们都集结在操场上,穿着洁净的校服,听着熟悉的音乐,做着整齐的广播体操。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一个人,那就是领操员——张媛媛同学。张媛媛是那么漂亮的一个女生,可是她却遇到了最大的困难,她得了白血病,明天她的父亲就要带她去北京治病了,这是她最后一次领我们做间操,大家的心都很沉很沉。
  间操做完了,同学们没有立刻回教室,而是要为张媛媛同学举行一个小小的送别会。大队长李新捧着一束鲜花(那是同学们亲手在学校的花园里采摘的)登上领操台,用最柔和的声音说:“我代表全校师生祝你早日康复,并希望你尽快回到学校再为同学们领操。”张媛媛接过鲜花,眼含泪水,向大家连声说“谢谢”。这时,我们的校长也走上了领操台,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对张媛媛说:“我们全校师生昨天为你募捐了12000元钱,这是大家的心意,你收下,一定要把病治好,如果再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学校、找大家。”这时的张媛媛已泣不成声,她是多么的感激大家,多么的舍不得大家呀!看到这一幕,台下也有许多同学悄悄的落泪。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张媛媛不要哭了,你一定会好的,我们大家信你。”“对,我们大家都相信你,不要哭了……”其他同学都为张媛媛加油打气。
  这时,学校广播室放出一首优美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大家随着旋律一起唱了起来,大家要把这首歌送给张媛媛,要把大家的爱传递给张媛媛。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校园,这是一群拥有真情的师生啊。就让这些爱、这些真情洒遍人间,洒遍每个人的心田吧!
  (本文作者系锦州凌海市大有中心小学学生)
其他文献
十年前,《每日新报》刊登了当年高考的一篇优秀作文,题目叫做《选择之前》,作者魏环。  那一年,这位身残志坚的女孩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文学院,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理想。  “妈妈,是您的爱  让我站了起来”  魏环算得上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不幸的女孩,1985年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腿部残疾,由于溶血造成了双胯的脱位,致使右腿股骨短缩。医生说:“小姑娘终生都可能无法站立。”  魏环有着一位善良贤惠
重庆洪崖洞夜景 (杨磊/ 摄)  近日,继故宫博物院首开夜场之后,敦煌研究院也对外宣布,将于2019年上半年面向公众正式推出“夜游莫高窟”系列活动。  相关机构频频祭出“大招”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国夜间旅游参与度已经相当之高。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接受调查的游客中有过夜游体验的占比92.4%。  与此同时,夜间旅游也成为不少城市繁荣夜间经济、提振居民消费的重要环节
7月3日下午,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听取了宜昌市慈善总会会长李泉关于市慈善总会成立十四年来的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推动市慈善工作发展的有关事项。  汇报中指出:宜昌市慈善总会自2007年以来,共募集善款善物近6亿元。先后募集款物1.2亿多元,支持冰冻雪灾、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等灾区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通过助医、助学、助教、助老、助困、助孤等活动,筹募款物
2013年4月20日到7月12日,四川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省慈善总会“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募集、分配、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并于近日出具了《“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款物跟踪审计报告》,对省慈善总会“4·20”芦山强烈地震捐赠接收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报告指出,省慈善总会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狠抓赈灾动员,拓宽募捐渠道,规范善款接收工作;加强宣传
“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是人之本性,同样“善”也是人们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感情元素。乐善好施、行善积德、扶危济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更需要“善的雨露”来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田。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我们身边仍有许多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学生、困难职工和遭遇天灾人祸的贫困家庭,他们迫切需
时序迁流,花开花落。天津市慈善协会已历经15个春秋。我们有对往昔的追怀,更有对未来满怀憧憬的热望。赵玉衡同志撰写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发展天津慈善事业而努力》的总结15年历程的文章已发表在《慈善》杂志2010年第六期。15年的风风雨雨让我们感悟到慈善事业的庄严、仁爱和神圣。我们能从事这一事业,是我们做人的自豪。年复一年,我们目睹愈来愈多的人热衷于慈善事业。慈善救助已成为当代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担任黄岩市副市长。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县级市军民两用机场投入使用,我代表政府派往澳大利亚采购机场导航必需的盲降设备,有幸接触到澳洲的民众,在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我遇到不少中国的移民群体,他们都会向我展示同胞的微笑并顺便用普通话聊上几句,如“您好”、“大陆来的吗”等,而当地居民,无论在商店或餐馆也都脸带微笑迎接我们。更使我难忘的,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小街上,我
昨天下班乘公交车,车上很拥挤。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上了车,挤在人群里,可却没有人站起来给她让座。这时,就坐在她旁边的一个年轻小伙碰了她一下,然后伸出手,示意把孩子给他抱着,妇女笑着说了声谢谢,把孩子递给了他。这一幕我们都看见了,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小伙子已经不错了,能替别人分担一些困难,可有的人却在嘀咕:站一会就能累死吗?直接把座位让给她不就完了!车到了一站,小伙把孩子递给了妇女,站起身把座位让给妇女
清明节这天,难得一时闲情,忽地想起了已故的老唐,于是提笔在手,笔祭一下老唐吧。  老唐名叫唐福玉,是曲阜的作家,去年6月份因患十二指肠癌不幸逝世,终年56岁。  我与老唐的相识还是在7年之前。2002年10月的一天,老唐骑车来到我们曲阜市慈善总会,提出要把自己著书的利润捐给总会,用于救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众。总会领导对他的慈善义举非常感动,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几天后,老唐便拿来了自己售书后的第一笔利润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慈善读本》的书。这本书分六个单元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爱心故事、慈善事迹,给我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为《大爱者爱国爱天下》的文章,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诗人屈原在年幼时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看到家乡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因而沿街乞讨、啃食树皮,不禁感到伤心难过。  一天,屈原家的石头缝里流出了雪白的大米,乡亲们便去拿袋子接。父亲感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