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医疗的母乳喂养延续性干预方案的应用及评价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you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医疗的孕产妇母乳喂养延续性干预方案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类试验性研究。纳入2017年4月1日至5月31日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孕妇,将东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作为干预组(n=100),南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作为对照组(n=100)。对照组按照"爱婴医院"要求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支持,干预组在常规支持的基础上接受基于移动医疗的母乳喂养延续性干预(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对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孕产妇同时可获取母乳喂养支持内容,比如早孕期:母乳喂养的好处;中孕期:母乳与免疫等;晚孕期:孕期乳房护理等;分娩期:溢奶/吐奶的处理等;产褥期: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等)。比较2组孕产妇的基本资料,早、中、晚孕期和分娩期、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得分,分娩期和产褥期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以及出院时和产后42 d时母乳喂养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最终干预组83例、对照组80例纳入分析。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得分在早孕期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1.9)与(13.3±1.9)分,t=0.133,P=0.895],但中孕期、晚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干预组得分[分别为(14.1±1.3)、(14.7±1.1)、(15.3±1.7)和(15.7±1.5)分]均高于对照组对应阶段[分别为(13.5±2.0)、(14.2±1.3)、(14.4±1.2)和(14.9±1.0)分](t值分别为2.160、2.435、4.104和3.946,P值均<0.05)。干预组分娩期和产褥期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得分分别为(123.5±4.7)和(128.4±4.2)分,均高于对照组[(118.5±5.7)和(119.0±6.5)分](t值分别为6.170和10.959,P值均<0.01)。干预组出院时和产后42 d时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78.3%(65/83)与61.2%(49/80),χ2=5.641;57.8%(48/83)与38.8%(31/80),χ2=5.938;P值均<0.05]。

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的孕产妇母乳喂养延续性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母乳喂养结局。

其他文献
期刊
背景:目前全球的母乳喂养率都不太理想,很多婴儿生后6个月内从未摄入母乳。很少有措施能有效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特别是在母乳喂养启动率较高的地区。有研究发现同伴(母亲)间的积极支持在特定情况下可促进母乳喂养,如果被证明有效,可考虑作为一种可持续模式在多个地区实施。本研究旨在确定产后阶段同伴间的积极电话支持能否提高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方法:本研究,即母乳喂养早期电话咨询(Ringing Up ab
期刊
目的分析孕11~13周+6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结构畸形,探讨其种类及其与染色体核型及拷贝数变异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孕11~13周+6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的胎儿进行全身结构筛查。发现胎儿结构畸形后行染色体核型或微阵列分析,并在孕16~18周超声复查。随访至分娩。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62例胎儿纳入研究。检出致死性畸形101例(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9个城市2岁以下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及30年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1985、1995、2005及2015年5~10月实施的"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4次调查均在北京、哈尔滨、西安、武汉、南京、上海、广州、福州和昆明9个城市的城、郊区分别选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点内的健康儿童,每市城郊、每个年龄组、男女童均不少于150例。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获得调查前24 h
妊娠和哺乳期人群被称为"治疗学上的孤儿",尤其是哺乳期妇女,由于缺乏药物具体、充分的研究数据以及医务工作者对哺乳期药理学认识的不足,常常得到暂停母乳喂养等科学性欠佳的建议或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不断积累的研究数据显示,大部分药物在哺乳期可以安全使用,同时哺乳期药物使用不仅仅是药物的具体问题,还与婴儿状况与母亲价值观密切有关。清楚了解哺乳期药理学和评估药物对母乳喂养婴儿风险的方法均有助于更好满足哺乳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极/超低出生体重(very/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VLBW/ELBW)早产儿住院期间喂养耐受性、生长发育、合并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并符合入选标准的VLBW/ELBW早产儿,根据是否实施母乳喂养分为母乳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总量≥肠道喂养总量的50%)及配方奶组(存在母乳喂养禁
近年来国内外对人乳成分的床旁快速测定趋于增多。国外大部分应用红外色谱技术,其中中红外线技术在近年的应用更为普遍。近年的系统综述显示,红外色谱技术对蛋白质和脂肪测定的结果准确性为60%~70%;对碳水化合物和乳糖的测定结果总体不肯定。国内普遍应用的数字化超声测定人乳成分仅有个别小样本报告,因而难以评估真正的准确性。测定结果同时受到人乳样本的保存方法、温度和盛放容器等条件的影响。人乳营养素含量的差异和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但母亲存在感染时,因担忧将病原体传给子代,可能造成母乳喂养困惑,甚至不必要地放弃母乳喂养。本文总结了母亲存在感染时能否进行母乳喂养的基础知识和证据,强调了母乳喂养不引起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对母乳喂养能引起母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采取适当的预防策略后,仍可母乳喂养。本文有助于对母亲存在感染时能否进行母乳喂养的问题提供合理的医学咨询,提高母乳喂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