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道德讲坛”活动 教会学生做人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l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我校在不放松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品德洼地”,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些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文明、礼仪的教化之风,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宣传者、守护者和实践者,最突出的做法就是在全校轰轰烈烈地开展“道德讲坛”活动,即以“道德讲坛”为载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主题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一、新生入学时的“讲坛第一课”
  新生入学,学校就开展“道德始业教育第一课”,利用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浦江中学文明礼仪手册》,对高一新生进行校园文明礼仪培训学习,让文明礼仪深深地植根于每个学生的思想中,为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生涯奠定道德文明基础。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又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为期整整一个星期的文明礼仪规范学习,可以规范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使他们成为严格自律、文明有礼、诚敬勤学的合格浦中人。
  二、知名校友开设的“大家讲坛”
  悠悠母校情,拳拳赤子心。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邀请回访母校的校友为学生作各类主题的专题报告。如学校曾邀请校友浙江理工大学的郑显理教授为高三学子作了热情洋溢的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点燃思想,领航梦想”;第二部分是“坚定信心,自强不息”;第三部分是“追求成功,超越梦想”。郑教授勉励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勇于实现超越自我,给了大家极大的鼓励和信心。又如学校组织学生聆听了知名老校友蔡其容老师的《让生命充满爱》的专题报告。蔡老师结合自己的童年学习生活、亲身经历,用栩栩如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要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爱生命,教育学生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爱。学生们听了讲座后纷纷表示,要好好珍惜高中三年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更好的品德、更好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和教师的培育和教导之恩。
  这就是具有浦中特色的“大家讲坛”。知名校友、专家的专题讲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风采,使他们理想的浪花在心中荡漾,爱国的种子在心中发芽,感恩的情怀在心中燃烧。
  三、国旗下的“师生讲坛”
  学校在学期初制订整个学期的德育计划,并利用每周一全校师生升旗的集会,按计划确定主题,对全校学生进行教育。如楼优奇老师的国旗下讲话是“弘扬五四精神,践行自律诚信”。她号召并希望学生做到自律和诚信,学会自尊、自重、自爱,用自律要求自己,用真诚经营学业,不断努力,成就梦想。又如王雅萍老师的国旗下讲话是“做人如水”。她说:“‘做人如水’,需要我们像水一样心存高远的志向;‘做人如水’,需要我们像水一样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冲破障碍;‘做人如水’,需要我们像水一样,在适当的时机,喷涌放逸。”她以此勉励大家:以“水”奔向大海的远大志向来激励自己,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来考验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梦想点燃希望,用努力证明决心,用不屈挑战困境,用拼搏书写绚烂的人生篇章!
  “国旗下讲话”不仅让教师讲,也让学生讲。如高三(1)班副班长朱瑛琪同学的国旗下讲话是“懂得感恩,学会做人”:“漫漫人生路上要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苦难、感恩对手、感恩老师、感恩父母……”又如高三(12)班方燎同学的国旗下讲话是“做一个文明之人”:“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能宽容,懂尊重,讲平等,善体谅。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更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诚信、志向、感恩、文明,教师和学生在全校师生升旗集会上的不同主题的讲话,使大家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感动和激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诚信之风在浦中的校园里徐徐吹拂,志向之灯在浦中的校园里点点亮起,感恩之情在浦中的校园里轻轻弥漫,文明之花在浦中的校园里悄悄绽放。
  四、主题活动月中的“道德大讲堂”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学校每个月都会有一个主题教育活动,以此保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道德文明建设中来,切实引导学生逐步地迈向“道德高地”。
  如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良好的校风,学校就开展了 “精神文明建设月”系列活动:
  1.共创节约型校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从下课关灯、节约粮食等方面教育学生。
  2.围绕“爱我校园——美化我们的家园,文明我们的言行”的主题,开展了教室文化建设、文明宿舍布置等活动。
  3.围绕“做一个合格的浦中人”的主题,从“爱校、尊师、文明、守纪、上进、好学、自信、感恩、活泼、健康”十大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学会感恩,促进学生道德规范行为的养成。
  4.举行了“做一个合格的浦中人”倡议书书写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的思想洗礼。
  5.举行了“做一个合格的浦中人”主题演讲比赛。台上选手们的讲演声情并茂,极富感召力和警世作用;台下听讲的学生深刻了解了老师的辛苦以及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就是对老师、对学校最好的回报。
  “精神文明建设月”系列活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使学校的校风、学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整个校园弥漫着“人人争做文明中学生、大家齐创文明校园”的良好风气。
  又如为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品学兼优的新时代高中生,探究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学校拟订了《怀文抱质、博学雅行“五个一”主题活动方案》,开展了为期五周的“五个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读一本好书。要求读一本内容健康,具有励志、抒怀、积极奋进的书籍。
  2.举行一次班会课。举行一次以“怀文抱质、博学雅行”为主题的班会课。
  3.出一期黑板报。围绕活动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要求版面美观,内容充实。
  4.作一次主题演讲。组织以“怀文抱质、博学雅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5.树一种文明行为。如拾金不昧、帮助同学、主动捡垃圾等。
  这样,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每个阶段的现状,给学生量身定制了一次又一次的主题活动,并借助于一些载体,寓品德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化和影响。
  五、班级内的“三尺道德讲坛”
  各班在每周一、三、五的中午读报课时间开展“三尺道德讲坛”活动,每次一人上讲台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演讲。演讲者畅谈道德话题,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设中所肩负的使命,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捍卫者和实践者,逐渐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为今后投身社会,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打下坚实基础。
  “三尺道德讲坛”的中心主题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衍生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它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舞台,它使爱国情怀不断在学生的心里激荡,使节约环保的意识不断地深入学生心底,使爱心的火炬不断地在学生中传递,使真善美的馨香弥漫整个校园。
其他文献
庞德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意象派诗人兼翻译家.他的汉译诗集《华夏集》中的女性诗歌中充满异域风情的意象.本文以《华夏集》中的女性诗歌《玉阶怨》为例,阐明庞德的意象翻译保留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 生活化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07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摘 要】语文,其实就是学习我国系统的文化知识,从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到言简意赅、可塑性极强的近现代文化,期间贯穿着基本的汉语学习,字音字形以及基本語言习惯。这是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和教学经验,就如何学好高中语文,谈谈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 汉语言文化 教学经验 学好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摘 要】英语写作能力建立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但是相对于口语而言,书面语言需要更加正式和规范。英语的书面表达要求内容有条理、表达准确、语言简明,该部分是对学生词汇量、语法、阅读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查,因此,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本文从基础、能力、语感、习惯和步骤5个方面谈了如何优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关键词】写作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 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
【摘 要】数学学习有利于一个孩子逻辑能力的形成,空间三维的构造,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看看哈佛大学多元智能理论,扬长带潜。孩子之间一起讨论,发散式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高 数学水平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12  就小学数学而言,尽量把问题简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现在城镇人口急剧增长的环境下,各种建筑也变得越来越多,各种建筑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地基处理成了首要问题之一,其次讲述了各种地基处理的方法,还有深基坑
初中政治教学中,需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