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潘天寿导师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我由上海考进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一直到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受到陈翔龙、徐永祥、严友俊、唐和、朱恒有、宋忠元、李震坚、周昌谷、顾生岳、诸乐三和潘天寿等大师诸贤亲授,他们对我的教育培养,对我以后的艺术道路影响深远。现将我所接触到潘天寿导师的事迹和我的认识,回忆略记点滴。
  潘天寿是导师,又是长辈。我在校期间他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60多岁,此时是他艺术生涯最辉煌时期。他威望很高,老师和同学都尊称他为“潘老”。潘老在我眼里,像座大山,高山仰止,我等普通学生,平时无缘靠近,只有在上课、下课、开会听报告中,才能偶尔与潘老相遇,除此便无特别往来。
  潘老最初给我的印象,似有民国遗风。他的穿着和大家一样的蓝布中山装,很现代,但是他在言谈中还流露出离不开的民国时代。一次在大礼堂传达人大报告,他用的是民国纪年,而非公元,台下的学生窃窃私语。在北京开会,有芭蕾舞招待,他说,芭蕾舞是哑巴戏,不如唱、念、做、打的中国京剧。还有一次在院展厅,我跟着潘老观看石鲁画展,想听听他的意见,可是看了画展的一大半,他不发一语,最后在一幅石鲁重墨山水画幅前说,这张好,像黄宾虹笔墨。那时社会上对石鲁之画颇有争议,我们的文艺思想都受潘老影响,比较保守,我的同学施君在《美术》上发表“喝倒彩”的文章。现在想想,当时潘老要求青年学子重视传统文化的吸收,防止走向歪门邪道还是对的。
  潘老的教育思想独特,他主张分科学习中国画,在浙江美术学院率先将中国画系分成人物,山水和花卉三科,后来又增加诗词、书法等课程。我们是他的教育思想实践者。但是我被分在人物科学习,潘老主教花卉,所以他很少为我们上课,不过,他亲自给我们开了诗词课。他每上讲台,不读稿子,也没有讲稿,只是一双手在胸前搓着,让同学们发问,只要有同学站起来提问,这堂课就开始了。潘老借题发挥,海阔天空,最后布置作业。我至今还珍藏着导师给我批改的诗词对句作业。在当时能够上到潘老的课,那是一种荣幸,可惜我当时由于年轻,不懂事,对诗词课不重视,上课常走神,导师在讲台上讲课,我在台下画画,以导师当模特儿,画速写头像。我的当年笔记本上就有好几张潘老的头像,这虽然是对潘老的不敬,但是留下了潘老当年的形象风采,不能说是一件坏事。由于我的上课走神,没有学到多少诗词方面的学问,后悔已晚矣。
  潘老知识修养面广,大凡所作,必有显著个性,他从不侈谈系统,写大块文章。他擅长大写意花鸟画,大画更精彩。他说,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是短篇小说,是小画放大的。我觉得这小画放大并不容易,得有原则。他告诉我们,哪些画材能画大画,哪些画材不能画大画,譬如松、鹰和石头能画大画,麻雀这种小动物画不大,画多了也不行,画得数量太多,画面就散了。而石头,就可以画大,也可以画小,故常用于构图。他又告诉我们,画大画一定要有主题,如松鹰图,鹰是主题,松,石是副题。我是人物科的学生,要亲眼见到潘老作画实在太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给我等到了这个机会。
  当时在国画系的走廊里,常挂导师新画的作品,就像开大课堂一样,让学生自我观摩。有一次我见到走廊里新挂出一幅潘老的丈二匹纸的大画,一看便知是松鹫图。这幅画挂了几天后,潘老对着自己的画若有所思,叫人取下带到教师办公室,放在地板上。他脱了鞋,脚踏在画上来去操作,左手捧着水墨瓷盘,右手握如椽大笔,胸有成竹地在原画的松树和鹫的背后空白处,先添加了疏密有致的双构远石,再用提笔饱蘸赭墨,拖出浅滩,然后用生花妙笔写出水草,足见笔下成章,顿时画作栩栩欲活,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远近距离感,变平面构图为立体画面,就像给画面镀过金似的,使人眼睛一亮。我有幸目睹了潘老改画的全过程。后来我查到了这幅画,款识为:“健翮欲翔云汉外,江天晓色艳晴阳。1958年戊戌腊梅开候大颐寿者。”
  有位作家曾说过,他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写文章是这样,画画何尝不是,就像潘老这次改画,说明有些画不就是改出来的吗?大凡好的画作,都是千锤百炼,非一蹴而就的。改画也是创作,是一种进取,不断完善,不断地攀登高峰。由此我想到,创作的目的是竭尽心力把自己正确的思想传达给别人,并欲把作品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分辨画品与人品的关键。看潘老改画有种快感,他笔下的一石一草,皆胸中有所见,笔下才有神,墨韵全在手中传出,故而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他对待自己作品那种认真态度,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真令后辈敬仰。
  在毕业离院前夕,潘老和我们毕业班同学座谈,并拍毕业照留念,多年师生深情,真有难舍难分之感。我要求潘老题词,他即刻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在惊涛猛浪中能作一个不迷方向的舵手洪涛研弟鉴:六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灯下寿。”接着潘老的秘书章祖安导师为我书赠诗一首:“五年相聚意非轻,万事从头每怆情;差喜学朋追艺术,且寻瓜果话平生;湖山休叹千重隔,意气方争万里行;后会未知何日里,同歌祖国又更新。洪涛同学留念63.7.21。”我手捧潘老等导师墨迹,如获至宝。几十年来有潘老赠词引路,不断给我创作灵感和无穷力量。我是一个佩服有理想的人,自己也坚持理想,在过去了的人生历程中,我虽然没有经过“惊涛猛浪”,作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见风使舵,更没有机遇成为“舵手”,可谓一帆风顺,在平实中渡过。我辈才疏学浅,自感白日莫闲过,画画、写写成就了不少作品,没有辜负潘老等导师的期望。我尚有自知之明,潘老赠我的词句,非一定要我成为“舵手”,而是要学子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在艺海中,乘风破浪,勇猛前进,不但让自己生活有意义,还要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
  回首四十多年,我对潘天寿导师的才华和风采衷心佩服,几年前在潘天寿一百十华诞之际,举办了《六十年代潘天寿和他的学生》纪念活动,作为他的一个普通学生,对他有说不尽的感激之情,据己所知,写此短文以致敬。
  
  (作者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研馆馆员)
  责任编辑沈飞德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23日,墨西哥举行了一场庆祝活动:6台直径为8.93 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中的最后一台在墨西哥城的伊米苏·奥连特隧道(Emisor Oriente,简称TEO)的第4标段完成了挖掘
周卫平1957年8月生于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华都画院画师。现任职于刘海粟美术馆。作品曾获文化部“群星奖”艺术奖、《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上海展区》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毛泽东
期刊
乳牛乳地、乳头管狭窄与闭锁是较为常见疾病,其危险仅次于乳牛不孕症。近年来我们诊疗此病152例,243个乳区。经多年的治疗实践,原有的治愈率51.25%(57例80个乳区的统计)提高
在可能会潜在地降低审计质量的因素中,包括了审计收费中的低价进入式审计定价策略问题。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初次审计定价可能建立审计师和委托人之间的一种经济
1960年,全国各民主党派代表云集北京开会,时间长达40天,被称之为"神仙会"。"神仙会"发源于党内,是庐山会议时的说法,后移植到民主党派。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和1959年的"反右倾
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颁发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并定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从此,小企业会计核算逐渐步人了正轨.
现代管理科学中对于激励理论的研究日渐完善,企业为了发掘员工潜力和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者们纷纷将激励理论引入企业内部管理中,通过对激励理论的学习探讨和运用,期
编者按:根据读者建议。本刊从今年开始。增设“世纪论坛”栏目。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读者感兴趣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夹叙夹议、短小精悍的言论文章。
谜团之一:月球是如何形成的?谜团之二:月球上是否有水?谜团之三:月球何时遭受严重碰撞?谜团之四:月球暗示生命起源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