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遗址出土骨质文物的保护

来源 :第4、5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或动物的骨骼是考古遗址中一类重要的遗存,这类遗存对于历史、考古以及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但是这类遗存的保护却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此外,国内骨骼类文物的保护研究往往集中在骨质文物适用的粘结剂、加固剂研究上,却往往忽视了基本的稳定性处理——盐类(尤其是可溶盐)的去除.由于骨骼本身的结构和成分特征极易导致外界盐类及其他物质的进入,出土骨骼往往携带大量从环境中吸收的有害物质,这些都是影响骨骼保存的不稳定因素.一些经过粘结加固处理的骨质文物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发生表层开裂和剥落,就是由于在出土时未进行除盐处理,堆积的可溶盐在湿度变化时不断溶解和重结晶产生应力变化的缘故.因此,对于骨骼的保护尤其是沿海遗址出土骨骼的保护,除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否则盐类将会是保管工作的隐患,并给日后保护修复带来更大的问题.因此本文想以盐类的去除为重点,全面介绍出土骨质遗物的保护.
其他文献
《三国演义》一开头,如果没有二袁,也就是袁绍和袁术,恐怕就不很热闹了。这一双难兄难弟,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人物。大概每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t the beg
在庆祝五四运动80周年之后,又迎接了“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在热烈祝贺节日的同时,向广大青少年推荐《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丛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把它当作良师益友。这套丛
文物修复是对历史文物进行修理和复原,它是文物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往陈旧的传统观念认为文物修复技术只不过是“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关于文物修复保护方面的话题也越来越多,而谈论最多的就是如何保护残破文物,将它们修旧如旧,恢复本来面貌,永久保存起来。古陶瓷修复需要一批具备历史文化、艺术修养、绘画技能,特别是化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广大农村的具体实践。然而,村民自治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难题,这些难题影响了村民自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村民自治
针对日前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既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亦是在未来国际竞 In light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了许多新活力和生机。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结合我们的数学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的 The rapid
新课程改革之初,小组合作学习曾一度成为小语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不少教师在学习研究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合作型高效课堂教学经验。我们所看到的课堂中的合作有些还是不尽如人意
2008年襄樊市考古所在考古发掘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彩绘陶鼎、敦、壶和盘、匝等器物.器物壁面用棕黑漆髹饰,其上用浅黄和橘红矿物颜料勾绘,色彩艳丽,图案线条流畅.但该墓当时保存环境不太好,已经坍塌,大部分器物已经被压碎.墓内积水较多,器物被细腻及黏性较强的澄浆泥覆盖.彩绘陶器在本地区出土较少,保存下来的也很少,难以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干后表面漆层翘皮脱落和纹饰颜色层和底层分离剥彩及褪色.为了把这
瓷器是人类社会发展以来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由原始社会生产的简单陶瓷至现今社会生产的精美实用的瓷器,无不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时代习俗、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等息息相关.每一件古瓷器都属于具体的社会和历史的产物,并受到当时社会生产技术和工艺性能的诸多方面的影响,代表着各个社会阶段的特性,因此,古代瓷器留给人们的大多都是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但是在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后,由于各种原因,也造成了不少古瓷器
首都博物馆新馆瓷器精品展厅中心区陈列着一件元青花凤首扁壶。该器上世纪70年代于北京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属罕见的元青花精品。    扁壶出土时已成48块碎片。出土后人员已作简单修复,粘接成型后,残缺处用石膏补缺,但补缺材料厚薄不均,厚处达2厘米以上,薄处仅0.3厘米。旧补处表面粗糙无釉,器物正面的青花纹饰曾用粉质颜色粗略接笔,已变色发黄。器物背面图案未作任何处理,呈石膏原色。修补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