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目次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中信惠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CSDH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钻孔引流术后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GC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2.765,P<0.05)。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89,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CSDH疗效可靠,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改善,且术后血肿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地塞米松; 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Efficacy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on Recurre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after Drilling and Drainage/WANG Dongting,ZHANG Xuejun,LIANG W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08):054-057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on recurre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 after drilling and drainage.Method: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SDH in our hospital form Ma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and Dexamethasone after drilling and drainag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after drilling and drainage.GCS scores,ADL scores,total effective rate,recurrence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of GCS and ADL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not obvious(P>0.05).After treatment,GCS and ADL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mo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2.765,P<0.05).After 3 months follow-up,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3.3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字2=6.289,P<0.05).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there wa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Conclusion: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SDH is reliable,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postoperative hematoma recurrence rate is low,so it is worth of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Atorvastatin; Dexamethasone; Drilling and drainage;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First-author’s address:Zhongxin Huizhou Hospital,Huizhou 516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8.013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为出血聚集于硬脑膜下隙经3周左右液化所形成。在颅内血肿以及硬膜下血肿所占比率分别为10%、25%,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明确头伤史[1]。血肿量较大者可出现颅内压进行性升高、脑组织受压、脑循环受阻,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严重时甚至出现脑疝危及生命。CSDH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钻孔引流术,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但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逐渐被报道用于保守治疗少量CSDH或有钻孔引流术指征的术后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往未见有钻孔引流术后他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短期给药治疗CSDH的相关报道[2]。为此本研究选择2015年5月-2017年2月中信惠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CSDH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中信惠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CSDH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0~70岁,平均(49.37±10.5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1~55 d。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钻孔引流术后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CSDH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伤后≥3周,均经头颅CT或者MRI影像学检查确诊;(2)血肿发生于单侧,多田公式计算量为60~120 mL;(3)未发生脑疝者;(4)出现慢性颅压增高或脑受压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精神智力障碍、癫痫、神经定位体征等;(5)无构成手术禁忌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包括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6)术后能坚持随访≥3个月者;(7)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3]。排除标准:(1)治疗未满疗程;(2)术后出现与手术无关的凝血障碍疾病;(3)随访期头部再次受伤者;(4)存在阿托伐他汀、地塞米松使用禁忌证[4]。治疗方案均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局麻下根据影像所示血肿最厚处钻孔,置入14#脑室外引流管1根,生理盐水各方向冲洗至清亮,最后留置管引流,术后观察所有患者血肿清除状况,并根据患者情况对导管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导管保留时间1~5 d。两组术后均采取去枕平卧位,引流袋置于外耳道水平以下5~10 cm处,根据流速和量调整高度,头颅CT动态复查于3~5 d拔管。术后均常规预防感染、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每日补等渗液2 500 mL左右。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本研究钻孔引流术均由同一组神经外科医生完成。观察组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生产厂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0150322,规格:10 mg×7 s)联合地塞米松(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0150216,规格:1 mL∶5 mg×10支/盒)治疗,阿托伐他汀片20 mg、
  1次/d,口服,连用4周;静注地塞米松5 mg、
  3次/d,使用3 d后减为5 mg、2次/d,3 d后为5 mg、1次/d,3 d后停药,共9 d。对照组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 mg,1次/d,口服,连用8周。
  1.3 复发标准 钻孔引流术后3个月内头部CT复查显示血肿量较拔管时增加和/或临床表现加重。
  1.4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性别比、平均年龄、受伤至就診时间、平均血肿量、首发症状类型、GCS评分、ADL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该评分量表主要包括运动能力(1~6分)、语言能力(1~5分)和睁眼能力(1~4分)三方面的内容,总分3~15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意识状态越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6],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能力康复越好。
  1.5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均进行入院至术后≥3个月的随访,根据术后CSDH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1)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血肿消失范围≥90%;(2)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50%≤血肿消失范围<99%;(3)有效:症状和体征轻微好转,30%≤血肿消失范围<50%;(4)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血肿消失范围<30%[7]。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 21.0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血肿量、首发症状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GCS、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C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2.765,P<0.05),见表3。
  2.4 两组血肿复发率比较 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289,P<0.05)。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轻微胃肠道反应1例,对照组肝酶升高1例,经调整或停药后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目前CSDH的首选治疗方法钻孔引流术虽然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术后复发率高达38%[8],特别是积血量大、脑受压、脑萎缩明显者术后复张不良更易复发。近期他汀类药物逐渐被报道用于治疗CSDH[9],取得良效,但小宗报道用于少量血肿的保守或积血量差距较大的钻孔引流术后辅助用药,且用药时间大多2个月以上,甚至达半年,缺乏大宗病例证实。
  本研究对血肿量60~120 mL的CSDH患者在钻孔引流术后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口服联合地塞米松静脉给药,利用他汀类药物(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抗炎症介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释放聚集、维持凝血和纤溶平衡、促进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10],及脑血管解痉、加速血肿吸收作用[11];利用糖皮质激素降低血肿包膜通透性、抑制渗出、调节炎症反应及其有效减轻脑水肿、缓解颅内压、清除自由基、促进脑复张等作用[12-13];从而防止术后复发、提高疗效。术后两药联合使用可起到取长补短、相互协同作用:(1)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脑循环供血以及扩张脑血管,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明显改善血液黏度,可有效降低血栓形成;(2)地塞米松已被广泛认可的减轻脑水肿、修复血脑屏障、增加局部循环、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均能有效促进术后脑复张,可补助单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面临部分患者因脑萎缩或长期受压复张不良的问题,并有利功能障碍恢复;(3)可减少阿托伐他汀长时间用药及剂量,从而避免药物副作用发生,如:肝酶升高、横纹肌损害、胃肠道反应、视觉味觉障碍等;(4)短期、适量、递减式使用地塞米松对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相对安全[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GC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表明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CSDH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阿托伐他汀主要的药物副作用为肝酶升高、胃肠道反应等[15],横纹肌损害及视觉味觉障碍等药物副作用十分少见。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行明显不良反应,仅观察组轻微胃肠道反应1例,对照组肝酶升高1例,均可耐受。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为治疗CSDH提供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和科学依据。
  总之,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CSDH疗效可靠,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改善,且术后血肿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冠又,张欣,明悦,等.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43(2):124-127.
  [2] Stavrinou P,Katsigiannis S,Lee J H,et al.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recurrence identified using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analysis of hematoma volume and density[J].World Neurosurg,2017,99(10):465-470.
  [3]葛元鸿,徐学君,张新宇,等.他汀类药物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6,37(1):93-95.
  [4] Raheja A,Satyarthee G D,Mahapatra A K.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development in accelerated phase of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presenting with seizure and rapid progression course with fatal outcome[J].Romanian Neurosurg,2015,29(2):199-202.
  [5]张超,张鹏,宋建荣,等.手术体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3):259-260.
  [6] Min X,Pin C,Xun Z,et al.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conservative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in patients[J].World Neurosurgery ,2016,91(25):23-28.
  [7]張曙光,程峰,石磊,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术后复发因素分析[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3,26(35):172-175.
  [8]殷义明,罗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6):687-689.
  [9]王晓东,丁赵琦,金振萼,等.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及氨甲苯酸术中冲洗血肿腔对其复发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3):24-25.
  [10]杨晓清,曾上飞,王朝晖.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0-83.
  [11]吴云剑,阳启进,陈峰.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3):80-82.
  [12]王建涛,施立海,阚志生.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7,12(3):365-369.
  [13]马占峰,荔志云,田立桩,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2):167-169.
  [14]杨云娜,张茜,顾征,等.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NSE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8):58-60.
  [15]袁盾,赵杰,刘劲芳,等.41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5):517-520.
  (收稿日期:2017-12-08) (本文编辑:程旭然)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究多層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胰腺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癌的肿瘤位置、分房、钙化情况及CT征象。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对黏液性囊腺瘤/癌诊断准确率为8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并观察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层螺旋CT成像及肌电图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层螺旋CT成像及肌电图表现的影响。  结果:治疗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物的CT平均值为(16.76±3.58),治疗后为(6.43±0.97),治疗后腰椎
期刊
【摘要】 图像信息资源的综合整合和利用对于提高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参与,贯彻利用图像信息启发教学的理念,将图像教学模块整合与点?面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开展图像资源库的建立,并伴随教学环节的改革,采用一系列教学手段,加大“生物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在理论教学中增加图像类资源的利用,实践教学中指导鼓励学生制作个性化图像资源,从制图、识图、绘图全方面培养学生,实现三方面有机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非器质性失眠症标准化逐次访谈式认知行为疗法(CBTI)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2),研究组以实施标准化CBTI为主,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期刊
【摘要】 1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一种分型,在所有糖尿病中占10%左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依照WHO制定的分型标准,1型糖尿病主要分为自身免疫性(1A)糖尿病和特发性(1B)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突然,胰岛素会在很短时间内严重缺乏而造成机体代谢异常紊乱,是特发性1型糖尿病中的一个新亚型。该病和以往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在临床表现上是有所不同,同时缺乏自身
期刊
【摘要】 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激素的改变、运动神经元退化、线粒体功能障碍、长期低水平炎症和相关营养因子代谢失调等。MicroRNA特别是肌肉特异性MicroRNA(myomiR家族)在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直接或间接对骨骼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进行调控。本文系统的讨论了myomiR家族在肌肉减少症中的调节机制,这可能为本病的精确诊断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期刊
【摘要】 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中LDLR的变异剪接体LDLR-?Exon4、LDLR-?Exon12,HMGCS1的变异剪接体HMGCS1-?Exon2和HMGCR的变异剪接体HMGCR-Exon?13是否受胆固醇的调节。方法:建立高胆固醇模型组、低胆固醇模型组及正常组,提取不同模型组的RNA并进行反转录,采用Real-time PCR(RT-PCR)技術检测LDLR-?Exon4,LDLR-?E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化痰祛瘀法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术后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将来本院治疗的OSASH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全麻下施行改良腭咽成形术,对照组不给予化痰祛瘀法治疗,观察组予以化痰祛瘀,服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  11月-2017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检并于12~20周检测血清维生素A、E水平的1 4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PE组)211例,健康对照组1 24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E的浓度,分娩后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PE组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高于健康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較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DR患者119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戴眼镜后视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视网膜厚度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