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提问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灵活进行课堂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问题内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内容.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问题语言的应用,另一个是问题环节的设置.对于前者,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问题语言的应用,不仅要符合教学语言标准和教师行为准则,还要结合问题相关的知识,应用最合适的语言.在高中化学课堂提问中,问题语言的应用一般需要满足三点要求.第一,简明易懂.在提出问题时,教师的语言要在能够明确传达出具体意义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简短直接,节约课堂时间.在叙述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问题的中心多提几遍,让学生能够把握题干内容.第二,节奏有序.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把握好叙述问题的节奏,通过一系列的语气转换,让学生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第三,语言轻松,风格幽默.化学课堂氛围比较单调乏味,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有效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为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创造轻松的环境.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问题环节的设置非常重要.这与课堂提问有效性有很大关系.对于问题环节的设置,教师可以从问题的四个方面入手.第一,问题情境的设立.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设立一定的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问题相关的知识内容.第二,提问顺序.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顺序.由于问题的难度不同,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教师提问时要有合适的顺序,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相关的知识脉络.第三,提问预测.在回答问题时,学生有时会因为思路不够清晰而出现吞吞吐吐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进行预测,通过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逐步给出正确答案.第四,提问创新.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不必拘泥于问题与解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思维,促使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巧妙设置问题类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置问题类型,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常用的化学课堂问题中,一般可以分为趣味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其一,趣味性问题.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巧妙应用多种提问方式,结合多领域知识,增强课堂问题的趣味性.这样的课堂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在解答趣味性问题时,学生会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进而对化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这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例如,在讲“氨气”时,教师可以一边进行演示实验,一边进行提问.这里,教师可以利用氨气与HCl溶液做喷泉实验,然后提问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了氨气的什么性质.这样的课堂提问非常有趣,学生会被实验现象所吸引,再进行问题的思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其二,探究性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例如,在Fe(OH)2的制备中,FeSO4 2NaOHFe(OH)2↓ Na2SO4,实验中沉淀颜色是变化的,先是白色,然后变灰绿色,最后慢慢变成红褐色.教师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颜色变化呢?每次颜色变化发生了什么反应呢?这样,学生就能够被问题所引导,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灵活选择问题切入点,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切入点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其一,对于知识重点的提问.化学教学内容很多,教师要对知识重点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其二,在教学内容转折处的提问.化学教学内容是分节的,教师在教完一节内容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同时涉及所学内容并引出下节内容,方便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其三,在学习节奏缓慢处的提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时常会出现学习节奏缓慢的地方,学生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倦怠和自满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提问,增加学习深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从问题内容、类型以及切入点三个方面入手,合理应用问题语言,巧妙设置问题类型,充分发挥不同切入点提问的作用,从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柳絮已经飘起来了,  你如同柳絮般飘走  即使前面等着你的,  是狂风暴雨,是无垠漂泊,  你仍一如既往地向前。  远方的天更蓝,  远方的梦更甜,  你欢愉地笑着,  如同白云般。  柳絮已经飘起来了,  然而,你的笑容中,  多了点无奈,  为什么有人想把洁白染成五颜六色?  我分明看见  你眼中的那些惆怅,  不再为远方的天空所迷惑。  重新回来吧,  不再漂泊,  过去的是一个梦。  “墙
期刊
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从根本上来讲其含义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学习知识.探究式教学主要以问题为出发点,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能够主观提出问题,然后通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探究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难度较大,对学生理解、接受知识形成较大阻碍.微课是探究教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将重点知识内容“突出化”,良好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条件,对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根据数学概念设计微型探究课题  数学课程忌讳死记硬背,学生
期刊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时,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所受洛倫兹力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垂直,所以洛伦兹力不对粒子做功。然而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洛伦兹力不做功,而安培力却可以做功呢?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假定一个情景来详细分析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了。
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教师以新课程为标准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数学教学的效果以及目标.  一、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动因认识迷糊.目前,以新课程为标准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但是有些教师对改革的认识比较模糊.对于新课程改革,核心动因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主动
期刊
在高中物理解题中,将适当的图象与题意中给出的公式有机结合的方法,便是所谓的数形结合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对条件冗杂难解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形象易懂的图象,代表了诸多繁杂
期刊
摘要:随着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卫星系统服务于导航、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构成及基本原理,然后对实现位置服务功能的两种技术体制进行了分析说明,即GPS、GALILEO、GLONASS导航系统采用的自身定位和位置报告分步实现的“RNSS+通信”技术体制,北斗系统采用的自身定位和位置报告同步实现、一体化设计的“RDSS”技术体制,并对两种技术体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把写作部分单独列出来教学,这足以看出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依仗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优势”和社会赋予“传道”的责任,在讲台上“尽情”发挥和灌输,而学生只能“正襟危坐”,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所具有的主动性、自觉性、探索发现的能动性,淡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应积极探索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精心创设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思考,让学生体验到发现和创新的乐趣,使学
期刊
地域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肥沃的土壤,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教育的有效载体。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长堰中学通过对地域德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树立生活化的德育观,使德育资源更具开放性。多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已经习惯于教教材、搬教参,或者挪用别人设计的教案或活动方案,忽视了对现实课堂中或活动中生成的新的教育生长点。让德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