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sdb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笔者在备课研读“完璧归赵”故事时,发现其中的“恐”字,意蕴丰富,不仅使其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且使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形象,须眉毕现。
  意蕴一:赵王“予”、不予”两难中的“担心”。(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面对秦王求璧,赵国君臣感到“予”或“不予”都不行,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不予,即患秦兵之来”。
  很明显,秦昭王“使人遗赵王书”求璧,赵王若给,很可能“城璧两空”,国格受辱;若不给,则可能授秦以柄,秦国依仗自己的强大,侵略自己。这两种“担心”均可存在。赵王一筹莫展,与大将军廉颇等诸大臣商量,“计未定”,无人可使。然而,缪贤荐才——蔺相如,事情有了转机,赵国有了“救命的稻草”;蔺相如“奉璧往使”“西入秦”,解除了赵国的燃眉之急,矛盾渐趋平缓。
  然而,蔺相如的许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使故事的结局初见端倪。
  意蕴二:相如“献璧取璧”中的“恐怕”。
  蔺相如临危出使,以言相逼,迫使秦王让步,矛盾发展。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相如深知秦王得璧后“无意偿赵城”,一方面是秦王章台接见,美人陪侍,左右狂呼“万岁”,礼节甚倨;另一方面,人们更觉“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在秦王的欺诈行为中,相如痛感“偿城恐不可得”,“恐怕”得不到秦城,这实是秦王以强凌弱,白抢白夺罢了。
  刚柔相济的相如,却说“赵王悉召群臣议”,议定“不欲予秦璧”,并由“布衣之交”的“不相欺”推说到“与大国之交”的更应“不相欺”,使秦王欲说不能,矛盾似乎发展到白热化程度。而面对不可轻率的赵国,秦王只好无奈地让步“得璧”而“授璧”,诈许“割城”,许斋五日。这样,慧眼、勇气崭露如生的蔺相如从心理上压倒了言而无信的秦王,使其望“璧”兴叹,矛盾低徊发展。
  意蕴三:秦王“失璧”时的“害怕”
  秦王以城易璧,名为交换实则强取。“得璧”得意,却“失璧”懊恼的秦王,并未善罢甘休。一边是得璧急切的秦王,一边是怒发冲冠的蔺相如,此刻剑拔弩张,冲突激烈。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急中生智的蔺相如,“欲以击柱”的激将法使秦王产生害怕心理,迫使其“辞谢固请”,秦王一方面忙着向相如“婉言道歉”,另一方面“坚决请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最不愿落得“璧破”、人璧同归于尽的“残局”,于是秦王“偃旗息鼓”再作让步,矛盾又走向低谷,事态发展趋于平和。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尽管是秦王“诈详为予赵城”,但毕竟使赵国获得缓兵之计,使“归璧于赵”成为可能。
  意蕴四:赵王“归璧予赵”中的“敬畏”
  蔺相如看出秦王贪婪的面孔,秦城“实不可得”,将面临“城璧两空”的结局,灵机一动。
  (相如)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很明显,蔺相如在竭力地言说“赵王恐”,赵王“敬畏”秦王,赵王“不敢不献”,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满足秦王“强大”的心理。蔺相如欲擒故纵,表面上使秦王暂得安慰,使其内心又渐趋平衡,使其唯心地“许斋五日”;实际上,更使“归璧于赵”得以实现。
  意蕴五:蔺相如痛斥中的“害怕”
  蔺相如深知秦王一旦得知璧“间至赵矣”的真相后,秦王肯定会大发雷霆,怒火三丈;便想方设法来稳住秦王、压倒秦王。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秦王虽然“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但苦于秦之一贯不守信义,“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蔺相如“害怕”秦王口是心非,使自己辜负了赵国。
  然而,为了让秦王“接受”其“璧归”的事实,相如擒纵自如,立马奉承,让其大显“威风”。“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遗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这就给秦王产生错觉,“得璧”易如反掌。可是,面对璧“间至赵矣”的现实,秦王又不得不三思。矛盾又起,而此刻的相如急中生智,请求“就汤镬”,令秦王无奈,苦笑而叹,令“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此刻,“杀”或“不杀”相如,也令秦王进退两难;但秦王考虑到杀了蔺相如,有害无利。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从无奈的现实中,秦王寻求自我安慰,“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正由于秦王的贪婪,加之其“负其强”的心理作崇,秦王坚信赵王今后不会不答应“把璧予秦”的。就这样,秦王最终“让步”,矛盾得以彻底平息。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蔺相如不虚此行,人璧两全,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其“怕”中生威,感人之深。
  看来,意蕴丰富的“恐”字,把蔺相如智斗秦王迂回曲折的矛盾生动地表现出来,也使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又通过这个“恐”字,我们能更深刻地解读课文,真正品味“完璧归赵”的故事内涵。可谓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作者单位:江苏泗阳中学。
其他文献
针对近年来长江流域来沙量大幅减小对长江河口含沙量的影响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利用大通站来沙量数据,统计分析1950-2011年输沙量的变化,得出长江口近期径流来沙量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教育行为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规的媒介和载体。面对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益成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苏教版语文教材主编洪宗礼先生在《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一文中指出,转变理念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关键。那么,如何转变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笔者以为巧借教材资源,在文本之间实施有效的整合,能使教材的使用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有助于驳倒生态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是工业生产和人口过剩的直接后果的观点。我国
辨析病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几年来,考题又有扩大信息容量的趋势,对此,抓住病句中的关键词(或短语),迅速找出致病的部位,不失为辨析病句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只有找准“病”,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做到眼到病现,手到病除。  1.数量词  [错例1]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辨析】不合逻
在牛汉的诗歌创作中,俄罗斯诗歌史上普希金、莱蒙托夫等诗人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后者不仅潜移默化地融入其诗性品格甚至诗歌的艺术形式中,而且在后来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
日前,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区富家桥镇茶乙湾、大仙观两村小水电站已正式开始施工建设,电站建成后,装机容量达1050万kW,可安排l000余人就业。小水电开发将成为芝山经济增长又一闪亮点
读南宋末竹山先生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感受最深的是诗人对人生与生命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诗人将人生、生命、情感和思想浓缩在几个意象当中,使这几个意象成为了具有了凝聚力和象征性的符号,丰富而厚重,单纯而凝练。诗人跨越时空的生命体验,使“听雨亭”成了浓缩生命的气氛式象征。  有了雨,便有了心声,外一声,里一声,反衬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加宁静的静。人被这种静控制着,一切景物都妥协成一种难以言传的宁静。这种宁
土压力与挡土墙体的位移密切相关,现行规范中采用主动土压力理论计算带卸荷板的方块码头墙后土压力是不完全准确的。根据此类码头结构特点,对地基条件好、基床厚度薄的方块码
一、功利化语境下的课堂生态危机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普遍面临一场生态危机:功利化的高考体制导致语文实用主义甚嚣尘上;在中学学科教育中,语文被边缘化;而语文人在几次舆论危机事件中的集体失语也导致了语文学科形象的严重受损。  从社会上层建筑的角度看,人才选拔和社会分层功能通过教育考试被放大,“高考改变命运”等功利性追求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从教育子系统内部看,高考应试直接引导了中学教育的方向和模式,成为
苏教版语文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要能够了解一般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内容,还要能够流利顺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本中的一些基本的文章和段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教材中的文章段落和课文可以帮助他们加强对字词读音的掌握,增强他们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与把握。同时,通过不断地朗读训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促使他们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