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及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在初次接触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时,对于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关系、电路中的各个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电路的一些特性等都难以理解。通过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放大电路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不失真,二要放大。所谓的不失真,就是把信号按照一定的倍数,不走样的放大出去。也就是说对于输入信号的每一个点,都应该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放大。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是有意义的。下面以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为例,来谈谈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理解。
  一、电路组成及各元件作用
  先来看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如图 1):在这个电路中,VCC是为放大器提供电压的直流电源,ui是输入电压,uo是输出电压。在图 1 这个电路中,这三个电压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之为“地”端。也就是说,在这里,无论是研究直流信号,还是研究动态的信号,都是以这个公共点做为参考点的。所以在电路画法中,VCC 、ui 、uo 电压的负极都是指“地”端。在这个电路中,三极管是起放大作用的核心器件,所有器件以及它们参数的选择,都应该围绕着三极管的正常工作展开。
  下面就对图 1 中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的各电子元件进行分析。
  先来谈谈对电源电压 VCC的理解: VCC一方面通过电阻Rb给三极管的发射结(也就是 b、e 之间)一个正向电压,这样可以使三极管处于一个正向偏置电压;另一方面它又通过Rc这个电阻将电压加到了集电极上,如果选取合适的Rb、Rc,那么集电极的电位就可以比基极的电位高。简言之, VCC可以保证集电结处在反向偏置。所以 VCC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使得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b、e 之间的电压大于死区电压;另一个则是使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这也是三极管处于放大作用的两个外部必备条件。也就是说, VCC可以提供满足三极管放大作用的外部必备条件。
  再来谈谈放大电路中电阻的作用:Rb叫做基极回路电阻,它的作用就是和 VCC共同确定一个合适的IB。Rc叫做集电极电阻,在整个电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三极管里iC的变化量(也就是ΔiC)或者是一个交流的ic通过Rc电阻转换成为一个电压值,也就是说Rc电阻的作用,就是将电流的变化量,转化成为电压的变化量。
  接着来谈谈放大电路中电容的作用:C1、C2叫耦合电容,在电子线路里面,把连接叫做耦合,所以耦合电容的意思,也就是连接电容的意思。C1是把信号源和放大器连接起来,它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C2是把放大器和负载电阻RL连接起来,是输出端的耦合电容。这两个电容,应该选取容量非常大的电容,一方面,由于电容对于直流量呈现出的容抗是无穷大的,所以C1这个电容把信号源和放大器之间的直流信号隔断,另一方面,当C1容量选取很大的时候,它对于信号的频率所呈现出来的电抗是非常小的,换一句话说,当有交流信号输入的时候,C1电容上没有交流压降,或者说交流的压降非常小,是可以忽略的,当然前提是这个电容的容量要非常大。同样由于C2电容的容量是非常大的,那么当有交流信号的时候,C2的交流压降可以近似为0,也就是说,当 c、e产生一个变化量的时候,输出(或者说负载电阻两端)完全得到这种变化量,因为C2上没有压降。因而C1、C2的作用人们通常称之为“隔直通交”。
  最后来谈谈ui和uo:当有ui信号输入的时候,这个输入信号就会通过电容给三级管的基极,可是我们也看到了,即使没有ui信号输入,这个三极管的基极也是有电流的,这是由于直流电压VCC的作用。也就是说,ui输入信号是在一个直流信号的基础上的一个动态信号,进而得到了一个变化的iB(称ΔiB),一个变化的iC(称ΔiC),变化的iC通过Rc转换成一个变化的电压,这个变化的电压,在C2上没有压降,直接送到输出。这时候,输出端就可以得到一个uo,输出电压uo比输入电压ui大得多,这样我们就达到了电路放大的目的。
  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到这样一点,即使输入的电压ui=0的时候,三极管还有电流存在,而这个电流是由于VCC的作用而产生的。那么当ui=0的时候,产生了这样一些直流信号,我们称之为这个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下面我们来谈谈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
  二、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
  要想知道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静态工作点。所谓的静态工作点,就是当ui=0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发射结电压UBE、管压降UCE称为静态工作点。这四个物理量,为了区别于动态信号引起的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常常将IB写成IBQ,IC写成ICQ,UBE写成UBEQ,UCE写成UCEQ,这个Q就是静态工作点,我们也将这个静态工作点称为Q点。在这四个物理量中,经常认为发射结电压UBEQ是已知的。
  通过对三极管的输入特性进行研究,可以看到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有着相同的样子,它也有一个死区电压,而且当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增大的时候,它的电流也是按照指数曲线来变化的。而由于材料不同,这个死区电压的大小是不同的,一般我们认为三级管导通以后,硅管UBEQ为 0.6~0.8V 之间,锗管UBEQ为 0.1~0.3V 之间,所以在计算中,通常取它们的中间值,硅管UBEQ=0.7V,锗管UBEQ=0.2V。
  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呢?为什么当ui=0的时候,还要让三极管有一定的直流的IBQ、ICQ,有一定的电压UBEQ、UCE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图 2 所示的电路。这个电路图与图 1 相比较,它没有从VCC到基极b的通路,因此当ui=0的时候,三极管基极电流IBQ=0,由于IBQ=0,那么必然使集电极的电流ICQ=0,从图中可知,集電极的电流ICQ=0,也就是通过Rc上的电流,所以Rc上的电压为0,那么这时c、e 之间的电压就是VCC,即IBQ=0,IBQ=0,则UCEQ=VCC。   若给ui一个正弦的动态信号,而且电容C1容量足够大,C1上可以认为没有交流压降,这时 b、e 之间的电压就是所加的正弦电压。当正弦电压处于正半轴的时候,三极管 b、e 之间加的是正向电压,当UBEQ大于死区电压时,这时可能产生iB;当正弦电压处于负半轴的时候,三极管 b、e 之间加的是反向电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正弦电压只有当处于正半轴而且这个赋值要足够大(大于死区电压)的时候,三极管才导通,其余的时候三极管都处于截止状态。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图2电路中,当ui是一个动态的正弦信号时,三极管的iB电流不是一个正弦波,那么它的iC电流也不可能是一个正弦波,输出电压也不可能是正弦波,所以输出电压uo肯定失真。一个电路如果产生失真,那么它就谈不上放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在输入电压的整个周期内,三极管都工作在放大状态,输出电压才不会产生失真。所以在放大电路里,首先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才会不失真?在图 2 的电路中,我们看到不失真是不可能的。
  下面来看一下图3的电路,当ui=0时,有一个直流的信号流过三极管,形成了一个直流回路,产生了IB电流,从而产生了一个βΔIB,也就是IC电流,这样Rc上就形成了一个压降,即IcRc,那么 c、e 之间也就得到了一个压降,即UCE。这个时候,输入的耦合电容C1的电压,一端接在基极上,另一端接在“地”上,所以C1的电压就是UBEQ,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得到C2的电压,它的一端是接在集电极上,另一端是通过RL接在“地”上,因而它两端的电压就是 c、e 两端的直流电压UCEQ。
  当有输入信号的时候,这时 b、e 两端的电压,就是C1的电压加上动态的ui,从而在直流的基础上,叠加上一个交流的ib,如果能够保证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状态,那么就得到了βΔiB,也就是得到了一个动态的iC,从而Rc上也有一个动态的压降,c、e 上也得到了一个动态的压降。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理解这样一点,只有在直流信号的基础上,驮载着一个交流信号,这个三极管才有可能始终放大工作,也就是说,电路才不会产生失真。
  通过上面的电路分析我们知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选取直接影响放大电路的性能,Q点太高可能饱和失真,Q点太低容易截止失真,另外合适的工作点可以使最大不失真幅度变得最大。三极管在交流放大电路中,输入的交流信号是强弱不等的,在交流较弱或信号间隙时,较低的工作点可以满足需要,当信号比较强时,超过了三极管的动态电流,这样输出就会失真,我们称为大信号阻塞。因此,需要给三极管一个合适的工作点,理论上是越大越好,但太大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耗电,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根据需要,选择一个电流,这就是静态工作点。
  再来看一下图 3 电路静态工作点是什么呢?首先由于C1、C2对于直流信号呈现出无穷大的电抗,那么在VCC作用下,C1、C2相当于开路,那么就可以计算出,由VCC作用下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以及它的管压降UCE,我们可以列出它的回路方程。
  基极回路方程:VCC=IBQRb UBEQ
  集电极回路方程:VCC=ICQRc UCEQ
  从基极回路方程里,可以看到,VCC、Rb、UBEQ是已知的,因而可以得到IBQ,以及ICQ=βΔIBQ,从集电极回路方程中,可以求出UCEQ。
  综上所述,对于单管放大电路Q点的估算公式为:
  IBQ=(VCC-UBEQ)Rb
  这是由基极回路方程得到的。
  ICQ=βΔIBQ 前提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域,而且认为三极管是理想的三极管,也就是说三极管的直流的β和它交流的β是相等的,三极管具有理想的输出特性。
  UCEQ=VCC-ICQRc
  用这三个方程,就可以解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而且在这个电路里,可以看到,IBQ确定合适了,就可以得到合适的ICQ,从输出回路里,如果Rc选取合适了,就可以得到合适的UCEQ,应该指出Q点的设置,是要VCC和Rb、Rc以及β相互配合才能够得到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有了这样一些基础知識,就可进一步分析三极管在放大电路里各点的波形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就不展开阐述了。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A passively Q-switched mode-locked Nd:GdYVO4 laser i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by using a piece of GaAs crystal grown at low temperature as the passively satur
笔者有幸在企业实践时目睹了维修师傅对一辆标志307汽车ABS系统故障维修的全过程。维修师傅通过查阅手册,虽然最终找到并解决了该车左后轮速传感器电源线路短路的故障,但对该车轮速传感器内阻为何无法检测以及在测量ECU到轮速传感器正极端子的电压时为何不能拔下连接器直接测量引脚电压的原因有所困惑。这些引发笔者思考,进而写了这篇论文。 一、标志307汽车轮速传感器安装方式  如圖1、图2,因受前后轮结构影响
“学分制”是基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管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与活动,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素质行为的教育管理覆盖学期正课授课时间外的学习、生活全程,从原来的大量评定式考核
要构建和谐的企业员工队伍,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引导员工树立一元为主、尊重多元的价值导向;注重完善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全面激发员工队伍的积极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科学地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
在新形势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广大党员必须要始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
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协会的建立,有效缓解了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了扶贫资金的有偿、循环使用,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组织架构不健全、外部监督缺失、
在物业管理基础课程学习中采用活动教学法,通过活动的实施开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计各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及操作流程,学生通过开展舞台秀,借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活动汇报的学习方式,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把课堂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任务,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从而了解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一、活动教学法的概念  活动教学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大庆油田路桥公司党委结合市场拓展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围绕市场抓教育,服务市场固堡垒,适应市场提素质,贴近市场送温暖,拓展市场促发展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积极创设生动的、有效的、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景中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以达到对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深刻认识。导入作为新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以新课改的理念加以认识和实践,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在创设有效数学情境导入新课的几点做法:  一、设置的数学情境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