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场白:如果说建立“两个体系”离不开实现“两个转变”,那么“服务先行”是否也离不开编制、经费、设备等诸多软硬件的先行?而当编制、经费、设备等诸多软硬件的提升还需要一定时间时,“服务先行”是否也需要同步等待?等到编制、经费、设备等诸多软硬件提升后,再抓“服务先行”,这样的“服务先行”还算“先行”吗?请大家发表意见。
吉文善:据我所知,2009年10月30日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杨冬权局长在讲话开头就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档案馆工作,推动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由此可知,建立“两个体系”在提出后的两年中,尽管在具体阐述上,有些微小的差异,但它始终是和实现“两个转变”连在一起的。并且强调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曾祥志:可我总感觉:在具体工作中,档案部门谈建立“两个体系”多,讲实现“两个转变”少。而这两个方面又是密切联系,谁也离不开谁的。在这里,无疑实现“两个转变”是建立“两个体系”的前提,如果不能实现“两个转变”,或者实现的不彻底,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两个体系”。如此,建立“两个体系”最多只是一句动听的口号、好听的空话。
杜伟功:都说建立“两个体系”不易,我倒觉得实现“两个转变”更难。就以“改变过去重单位、轻个人,重业务、轻民生的档案利用观念”为例,如果领导机关提出双休日要到档案馆检查工作,我敢肯定:档案人都会二话不说,坚决照办;相反,如果公众提出双休日要到档案馆查阅档案,我也敢肯定:档案人都会说,双休日不办公,周一再来吧。领导的事当然不能拖,而且谁也不敢拖;公众的事则能拖就拖,因为拖也无妨。对领导的态度一个样,对公众的态度又一个样,这就是观念上的差距,要转变观念也难。其实,态度不一样的部门,又何止档案一家。
李修明:对上述说法,我深有感触,体会颇深。去年,某协会与某档案馆半个月前就联系好参观事宜,不料前一天,该档案馆竟以次日有领导要去视察为由,取消了这次参观。搞得协会领导手忙脚乱,无奈之下,赶忙通知有关人员取消此次活动。面对突然的取消,我同样感到一种茫然,一丝无奈。其实,领导视察与公众参观并无矛盾,稍微错开一点时间,或者在空间上拉开一些距离就可以了。我甚至这样想过,即便领导碰上参观的公众,也不是什么坏事,也许这更能在领导面前体现档案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更能彰显档案馆已非往日的门庭冷落。
吉韶辉:杨冬权局长在谈到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战略时曾讲:服务先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最近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工作会议上,他依然把“服务先行”摆在首位。这说明服务不仅是档案事业的出发点,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那种为了接待一个领导,宁肯失信数十公众的做法,是有违“服务先行”的。
钱轶强:说到“服务先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说:“这里的人民群众,指的是所有的城乡居民,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既包括了官,也包括了民;既包括了市民,也包括了村民;既包括了名人,也包括了凡人,是没有身份地位之别和高低贵贱之分的。”
张开慧:实现“两个转变”也好,“服务先行”、“以人为本”也好,贵在落实在行动上,就以双休日接待公众而言,我曾向某学者宣传过某档案馆的新举措,即只要事先预约,档案馆将留人接待。你猜这学者怎么说,“我能这样做吗?这不是找骂吗?”
何焕民:对双休日档案馆该不该接待利用者,档案馆的说法是,双休日不会有人来,理由有二:一是平时从无“人满为患”的现象;二是已出台双休日提前预约的举措,鲜见有人响应。故双休日接待利用者,纯属浪费资源。而利用者的说法则是,平日你开馆我没时间,双休日我有时间你闭馆,至于提前预约纯系内部掌握,鲜为人知,更怕麻烦别人,自讨没趣。
李利成:面对档案馆和利用者对双休日档案馆该不该接待利用者,所持的根本不同说法,我倒觉得问题的症结: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在于档案馆的编制就是按五天工作制配备的。因此,要实现观念上的两个转变,做到服务先行,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乃至硬件配备,是否也能先行呢?
吉文善:据我所知,2009年10月30日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杨冬权局长在讲话开头就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档案馆工作,推动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由此可知,建立“两个体系”在提出后的两年中,尽管在具体阐述上,有些微小的差异,但它始终是和实现“两个转变”连在一起的。并且强调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曾祥志:可我总感觉:在具体工作中,档案部门谈建立“两个体系”多,讲实现“两个转变”少。而这两个方面又是密切联系,谁也离不开谁的。在这里,无疑实现“两个转变”是建立“两个体系”的前提,如果不能实现“两个转变”,或者实现的不彻底,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两个体系”。如此,建立“两个体系”最多只是一句动听的口号、好听的空话。
杜伟功:都说建立“两个体系”不易,我倒觉得实现“两个转变”更难。就以“改变过去重单位、轻个人,重业务、轻民生的档案利用观念”为例,如果领导机关提出双休日要到档案馆检查工作,我敢肯定:档案人都会二话不说,坚决照办;相反,如果公众提出双休日要到档案馆查阅档案,我也敢肯定:档案人都会说,双休日不办公,周一再来吧。领导的事当然不能拖,而且谁也不敢拖;公众的事则能拖就拖,因为拖也无妨。对领导的态度一个样,对公众的态度又一个样,这就是观念上的差距,要转变观念也难。其实,态度不一样的部门,又何止档案一家。
李修明:对上述说法,我深有感触,体会颇深。去年,某协会与某档案馆半个月前就联系好参观事宜,不料前一天,该档案馆竟以次日有领导要去视察为由,取消了这次参观。搞得协会领导手忙脚乱,无奈之下,赶忙通知有关人员取消此次活动。面对突然的取消,我同样感到一种茫然,一丝无奈。其实,领导视察与公众参观并无矛盾,稍微错开一点时间,或者在空间上拉开一些距离就可以了。我甚至这样想过,即便领导碰上参观的公众,也不是什么坏事,也许这更能在领导面前体现档案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更能彰显档案馆已非往日的门庭冷落。
吉韶辉:杨冬权局长在谈到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战略时曾讲:服务先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最近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工作会议上,他依然把“服务先行”摆在首位。这说明服务不仅是档案事业的出发点,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那种为了接待一个领导,宁肯失信数十公众的做法,是有违“服务先行”的。
钱轶强:说到“服务先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说:“这里的人民群众,指的是所有的城乡居民,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既包括了官,也包括了民;既包括了市民,也包括了村民;既包括了名人,也包括了凡人,是没有身份地位之别和高低贵贱之分的。”
张开慧:实现“两个转变”也好,“服务先行”、“以人为本”也好,贵在落实在行动上,就以双休日接待公众而言,我曾向某学者宣传过某档案馆的新举措,即只要事先预约,档案馆将留人接待。你猜这学者怎么说,“我能这样做吗?这不是找骂吗?”
何焕民:对双休日档案馆该不该接待利用者,档案馆的说法是,双休日不会有人来,理由有二:一是平时从无“人满为患”的现象;二是已出台双休日提前预约的举措,鲜见有人响应。故双休日接待利用者,纯属浪费资源。而利用者的说法则是,平日你开馆我没时间,双休日我有时间你闭馆,至于提前预约纯系内部掌握,鲜为人知,更怕麻烦别人,自讨没趣。
李利成:面对档案馆和利用者对双休日档案馆该不该接待利用者,所持的根本不同说法,我倒觉得问题的症结: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在于档案馆的编制就是按五天工作制配备的。因此,要实现观念上的两个转变,做到服务先行,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乃至硬件配备,是否也能先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