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理论的现代造船企业研究

来源 :船海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供应链环境下的现代造船企业的特点,分析了造船企业在供应链环境里的作用,提出了造船企业生产系统及其特点。
  关键词:造船;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953(2009)03000403
  
  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 Porter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理论是物流管理与系统论等其他相关学科相融合发展的新兴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其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终用户到最初供应商的所有为客户及其他投资人提供价值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关键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
  
  1现代造船模式的供应链管理
  
  现代造船企业已经从万能厂逐渐演变为总装装配厂,企业不再像以往一样关注船舶上各零配件的生产过程而专注自身的专长职能,这种情况使得造船企业更加依赖于其各种供应商。更何况像机械制造业、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等其他工业界创立的先进制造技术理论,值得船舶工业借鉴。虽然造船有其自身特点,但也无非是兼具了制造业和建造业的生产方式,与兄弟工业仍有许多相似性。特别是船舶制造技术发展史证明,正是引进了其他行业的焊接技术,成组技术和信息技术,使船舶工业产生飞跃,导致了巨大的技术进步。
  所以,从技术上看,现代造船模式的实质内容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向导,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在空间上分道,在时间上有序,组织、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的总装造船。
  从造船企业的经营来看,其经营的特点是“以销定产”,按照不同客户、不同航线、不同载重量、不同的入级等要求,进行设计、建造,所以说船舶属于单件、多品种订货型产品。
  从造船企业的生产过程来看,船舶的设计方案,需根据每一条船而定,即使批量船,也需根据船东的要求做具体的变动,有时因为船东对主机要求的变化将导致机舱段设计改动;设备的采购也是根据船东要求针对具体船而定;对于主要材料如钢材、型材、板材的采购,一般造船企业习惯以单船量为基准分批采购。因此造船企业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建立在离散化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基础上的连续生产过程。
  现代造船模式的实现需要更好的系统管理方式,由现代造船模式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系统管理方式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而供应链管理可以很好地将这些管理内容整合起来并且发挥出应有的效用。造船业具有订单式生产的特点,属于牵引式供应链。生产的驱动力来自于最终用户——船东。船厂根据船东订单要求进行造船设计,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向配套企业订购配套产品,向协作单位提出协作要求,经过逐级制造和装配,最终完成船舶产品的生产,并将船舶交到船东手中。在此过程中,船厂和有关单位的生产活动均要符合船级社和船东的要求。现行造船模式形成的造船供应链乃是以船厂为核心,从原材料采购开始,通过主机、辅机、仪器仪表等配套企业的产品配套,经由某些协作厂的相关合作,最后由船厂组装成船舶,并将其直接交给船东的过程。
  
  2供应链环境下的造船企业
  
  由上可见,完成船舶组装任务的造船企业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而其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和配套企业的供应能力是整条供应链能否高效运行的基础。一条船所需要的原材料费和设备购置费用在总船价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有的船型如游轮高达75%以上。因此降低采购成本、简化采购步骤、实行准时采购并和整个造船生产体系结合是达到降低造船成本、缩短建造周期、提高质量的重要因数。
  在造船供应链里,造船企业充当企业群体的核心,通过某种共同利益所产生的凝聚力把相关企业节点企业吸引在自己周围,构成一个价值网链。造船企业作为总装工厂起到了一个协调造船行业内部相关企业、研究院所、船级社和最终用户船东的作用。实践表明,供应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影响力。
  


  


  造船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各企业之间没有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他们之间的体系的构成不靠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而是通过某种共同利益所产生的凝聚力把众多企业联系起来。造船行业中的原材料供应商、配套商、协作厂均属于节点企业。
  船舶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一种最典型的供应链组织结构模式。船舶工业按照本身的生产与市场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行业独特的体系结构,即船舶工业的从船舶订单签订、原材料供应、部件加工、零部件配套、协作件合作、船舶总装乃至售后服务的一整套供应一制造一销售一售后服务的供应链体系结构。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言,各企业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相互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因此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协调运作需要依靠核心企业来驱动。基于船厂为核心企业的船舶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其结构模型图可见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看出,在这种供应链管理模式中,船舶企业是供应链的物流调度与管理中心,适时向供应商发出需求指令,确保各个环节的企业都能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合适品质、合适数量与合适规模型号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又不发生库存积压,并使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同时,造船企业又是供应链的信息集成与交互中心、协调控制中心,制造企业除了能创造特定价值,长期控制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核心业务外,还要负责各业务流程的协调与控制,各功能与环节的协调与控制,各节点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协调与控制,以及供应链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控制,以保证供应链发挥整体最优效果。
  所以,在这种模式下,造船企业能对供应物流、制造物流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能够掌握第一手的客户反馈信息,充分改善客户服务。同时,由于船舶制造企业,特别是大型造船集团,在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可以拉动上游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所以,船舶制造企业具备船舶行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特点,它具有一定核心能力,在供应链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因此,它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造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核心企业。
  
  3造船企业在供应链环境里的作用
  
  船厂作为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供应链的成员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和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供应链运行的绩效改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具体来说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有如下几点作用:
  
  3.1造船企业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交换中心
  来自最终顾客船东的需求信息通过不同层次和不同渠道传递到造船企业,造船企业经过处理,再把分解后的需求信息订单等发送给上游供应商。一批订单完成后,再依相反的方向从上游企业生产商将供货信息反馈给造船企业,经过造船企业处理后,再反馈给船东。于是,造船企业就成了供应链上的信息交换中心,供、需信息在此交融,经过处理后产生的各类信息传递到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由于供应链的运作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中信息交换的质量,因此,要想通过信息共享达到物流顺畅、产品增值的目的,就必须提高供应链上的信息传递质量,核心企业在这方面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造船企业是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中心
  供应商按订单将半成品或产成品送达造船企业的配送中心后,造船企业按照生产计划执行检验、加工等操作,并将加工好的分段产品在船坞或船台上组装,同时进行舾装、涂装工作,整船下水建好以后交付给最终用户船东,这样便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集散中心的物流系统。在这里,造船企业扮演着对物流集散、配送进行调度的角色向供应商适时发出物流需求指令,以保证各个节点都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数量的零配件或产成品,既不造成缺货,又不造成库存积压,把对供应链总成本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
  
  3.3造船企业是供应链的结算中心
  造船企业在供应链的资金结算中同样也处于核心地位。造船企业在签订船舶订单时只能收到少部分船舶定款,所以在船舶开工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向供应商采购所需的资金都需要船厂垫付,涉及到所有的船厂供应商,还包括船东向某些特定设备厂定制设备时,船厂也需要参与,比如船用主机等。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几个大节点来临时,按照合同约定,船东会缴纳剩余的款项,所以在造船供应链中所涉及到资金流都有船厂的身影。在这里,造船企业作为结算中心的地位能够保障资金在供应链的各节点中通畅流动,进而推动物流的无阻性。
  
  3.4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协调中心
  供应链包含一个由建立、运行、解散构成的完整的生命周期历程,从建立时的组织发起工作、运行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工作直到解体后的善后处理工作,造船企业都起着连接和协调的作用。造船企业必须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以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在追求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个体企业利益遭受损失,某些个体企业利益增加的情况,这就要求造船企业必须将利润在整条供应链中进行合理分配,以维护供应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并能有效激励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下去。
  
  4 造船企业生产系统
  
  在造船供应链环境下,造船企业逐步从传统模式下的万能厂通过剥离与核心业务不相关的产业,强化核心竞争优势转变为现代造船模式下的船舶总装厂。由于船舶制造行业涉及企业所开发生产的产品不同,产品生产工艺过程迥异,所涉及的企业多少不一,其生产系统构成模式比较复杂。根据造船供应链企业的特征和对供应链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分析,造船供应链企业生产系统可由下图2表示。
  其生产过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1)船舶设计的重要性
  船舶建造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船东的认可及船级社(船检)部门的审核,特别是设计阶段,只有方案通过方能进行生产,所以船舶设计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船舶设计是生产设计、船舶建造工程管理的基础,船舶设计还直接影响到船舶建造的成本、质量和周期。
  
  2)建造过程的复杂性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有些船还需要进行相关制造技术的开发;同其他相近的制造业而比,船舶建造中手工作业的比重较大,即使在日、韩先进造船企业中,机械化的比重也只有40%左右,要远低于汽车制造业的80%;建造过程中,即使是批量船,也会因船东的不同要求,使得生产方式各异。以上特点都表明了船舶建造的复杂性。
  3)生产管理的难度大
  船用物资设备的采购成本和及时供货对船舶建造进度及制造总成本的影响非常大。长期以来,船舶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只是基于某一艘船舶的临时合作关系,因产品质量问题、供货期的延迟等外界原因导致的船厂生产不连续的现象非常普遍,已构成船厂库存增加、船舶交付期后延、总体制造费用增高等的一个主要因素。船舶建造过程设计的舾装件及舾装设备数量繁多,需要以托盘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送到规定的场地,材料的到场需要根据建造进度的需要、资金、场地等情况共同决定,这使得材料及托盘的库存与发送管理极为复杂。因此,在外场的生产易受天气影响,内场的生产易受材料到货的影响,所以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生产计划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这些都表明了船舶建造的生产管理难度大。
  4)企业自身、船东及船级社(船检)共同参与建造过程的监督
  船舶建造中,企业自身无疑会对建造的质量进行控制。此外,船东也会对船舶提出各种要求并对船舶建造质量进行监控。船舶还涉及到入级问题,船级社会按照自己的规范对JP3船舶的建造进行控制。所以船舶建造是三方面共同监控的过程。
  
  5 结束语
  
  研究供应链环境下的现代造船企业,分析造船企业在供应链环境里的作用,在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有利于降低造船成本、缩短造船周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船舶产品质量、JP3增强船舶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杨家其. 供应链管理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张光明,宁宣熙.造船供应链的结构和特点研究[J].造船技术,2004,(6)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的认识,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重新诠释了特有民族符号的形式和含义,也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一闪亮点.本文阐述了儒家道家佛家对于自然阐释的影响,通过比较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的城市更加需要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呈现
在不定度量所引导的洛仑兹空间E31中,对此空间下的曲线进行分类,并对其是否为贝特朗曲线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同时给出了其为贝特朗曲线的充分必要条件.
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威胁,在保证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人们更加注重园林景观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朝着生态节约
【摘 要】主要介绍螺旋桨叶片的木模制作方法,由于螺旋桨叶片都是由曲面连接而成,不好制作,我们采用分割法制作。结果表明,采用分割法制作不仅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周期,而且此次桨叶制作成功为公司节省了大量外购资金,同时也为机床出展赢得了时间。  【关键词】螺旋桨 木模制作 造型  螺旋桨结构及造型原理  螺旋桨是典型的复杂曲面零件,要对其进行造型,首先要清楚它的几何特点。  螺旋桨的几何结构  螺旋桨
在十九大会议上,党和国家提出了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的宏美愿景.虽然生态理念这个词语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市政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生态理念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