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老太”李红沁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过40不学艺。四川有位高手,54岁却学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绝技:吃火吐火、螺丝刀穿大脑,舌头定住飞速旋转的风扇……
  
  李红沁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在兄妹5人中排行老大。李红沁打小就很懂事,帮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深得父母及邻居的喜爱。
   院子里有位练武术的叔叔,经常带着她一起练武。日久天长,李红沁的身体比同龄女孩强壮得多。
   李红沁小时候喜欢音乐、舞蹈等,但那时没有什么培训班。李红沁看了别人的表演,就自己去模仿。11岁时,她就开始写歌了。时隔近半个世纪,那时写的《六把扇子》、《三八红旗手》等歌,她仍能随口唱出来。
  1957年,父亲被打成了“右派”,李红沁的命运随之转折。高中毕业后,她通过了峨嵋电影制片厂电影演员考试,可因为父亲的“右派”身份,最终被拒之门外。后来,李红沁又通过了四川川剧团的考试,可因为同样的原因,再次被拒。
   22岁那年,李红沁来到了四川广元一个偏僻的乡村修建储木场。在这里,李红沁被安排干男人一样的重活。运水泥,别人一次扛一包,李红沁一次扛两包。由于力气大又吃得苦,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女铁人!”
  储木场修好后,表现出色的李红沁被调到了甘肃省一个更加偏僻的大森林里当了一名伐木工人。在这个几天都走不出去的大森林里,李红沁每天都干着伐木、抬木的重活,但她丝毫没有悲观情绪。
  在大森林里,李红沁收获了爱情。1969年,他们返城后结了婚。几年后,李红沁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成都定居,生活其乐融融。
  改革开放后,李红沁大胆地下了海,一家小书店让她成了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后来由于丈夫背着她和别的女人来往,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李红沁一咬牙离了婚。
  
  天命之年学绝技
  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并没有让李红沁失去追求幸福的勇气。1988年,她认识了在成都人民商场开车的何道学,何道学比她大10多岁,妻子病故,两人很谈得来,并于当年年底结了婚。不久,他们借钱买了一辆中巴车跑客运,一个驾驶,一个卖票,生意红火。
  随着两人年龄增长,干起客运来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夫妻俩商量把车卖了。可忙惯了的李红沁有些不适应。她想起了自己从小钟爱的艺术,联系了多家艺术团体,但人家都以她年龄大、长得胖为由拒绝了她。这让李红沁很伤心,也激起了她更大的好胜心。没多久,她自己组织了一个文艺团体——红沁民间艺术团。
   2000年夏天,李红沁带艺术团到徐州演出,碰上了一个“变脸”小伙,李红沁觉得神奇,当即跪在地上给小伙子磕了三个响头拜了师。小伙子一看李红沁当了真,却说自己是在开玩笑呢,你这么大年纪不适合学这门绝技。但没想到的是,李红沁却从此“缠”上了他。
  经过半年“软磨硬泡”,“变脸”小伙被感化了,终于收下了这个高龄徒弟。每天天刚蒙蒙亮,李红沁就开始起床练功,有时由于练得太猛,手臂累得都抬不起来了。老伴给她泼冷水:“我看还是算了,你这把年纪如果能学成,我就用手掌给你煎鱼吃!”然而半年后,她学会了13张脸谱的变脸方法。
  “赵丽蓉60多岁才出道,和她比,我还有年龄优势呢!”这成了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次演出的结尾,李红沁突发灵感,想试试自己的“变脸”绝活。加演的节目大受追捧,走穴也变成了驻店表演。
  一次在路边看人表演空口叼自行车。回去之后,李红沁找了辆自行车便又练开了,练得满口牙齿都松动也不言弃。后来,李红沁一下子竟能叨起两辆自行车。
  两项绝活到手,李红沁并不满足。有一次,她无意间在地摊上淘到一本《魔术杂技揭秘》,她如获至宝。
  
  大器晚成去追梦
  按照《魔术杂技揭秘》介绍的方法,李红沁开始练习“吃火吐火”。开始时,她一闻到菜油、煤油、汽油等混合油的气味,就禁不住呕吐。两周后,她渐渐觉得油不难闻了,便开始了她的第二步练习——把油喷高、喷远、喷集中。由于吃火吐火稍不留神,火就会扑面而来,把眉毛、头发烧得精光。为了不让老伴担心,李红沁常常晚上等他睡觉后,才偷偷到院子里练习。
  练习“吃火吐火”,受伤是免不了的事儿。在半年时间里,李红沁被火烧伤了好几次。一次,她在成都青龙场演出,由于经验不足,对场地内的风向没有判断准确,她将一条火龙喷出去时,正好迎面吹来一股风,风助火势,吹出去的火龙正好被风迎面吹回来,李红沁的眉毛顿时被烧个精光。
  有了这次教训,李红沁领悟到喷火时一定要注意风向。此后,她的点火、喝油、喷火、吐火总是一气呵成。
  学习用“舌头定电风扇”绝技,书上介绍的方法是:集中注意力,将舌头飞速伸到正在旋转的扇叶上方,随后头部猛往前一伸,舌尖正好抵至扇叶的中心,电风扇便会停止转动。为了练习这一绝技,李红沁找来一台没有防护罩的电风扇,等电风扇接通电源,扇叶飞速转动起来,试着舌头往前伸。刚开始,李红沁心里很紧张,根本不敢把舌头往扇叶里伸。试过几次后,她的胆子渐渐大起来,只见她把舌头往扇叶里面一伸,风扇立即停了下来。这一次的成功,让李红沁激动万分。但当她练习到第八次的时候,李红沁的舌头被飞速旋转的扇叶削出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李红沁赶忙到医院救治,医生为她的舌头缝了20针。养伤期间,李红沁总结了“血的教训”——表演“舌头定风扇”绝技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不能分神。
  舌头受伤后,李红沁并没有选择休息,她又开始练习“赤脚踩亮着的电灯泡”绝技。当时,她的体重已超过90千克,老伴说你这样的体重,去踩小小的灯泡,踩不坏才怪呢!李红沁不信,决定先从练习踩鸡蛋开始。起初,她的脚刚踩上鸡蛋,鸡蛋便碎了。
  后来,她总结出经验:踩鸡蛋的要诀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在付出了踩碎无数个鸡蛋的代价后,李红沁终于可以做到稳稳地站在小小的鸡蛋上面了,老伴这下对她心服口服了。脚踩鸡蛋成功后,李红沁很快学会了“赤脚踩亮着的电灯泡”绝技。空手踩灯泡成功后,李红沁又自加难度,后来,她可以稳稳地提着两桶水站在灯泡上面。
  待李红沁舌头上的伤口痊愈。经过三个月的反复练习,李红沁终于可以娴熟地表演这一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头定电风扇”绝技了。
  有了这些绝活,李红沁开始到处巡演,名气也越来越大,所到之处,人们无不被她的绝活倾倒。外出表演之余,她凭着一身硬气功,学会了“手臂上切菜”、“赤脚踩刀口”“赤脚踩钢针”、“刀尖上跳舞”、“钢钻钻手心”等多种神功绝技。无论是站在刀尖上还是钢针上,身体肥胖的她总能做到如履平地。接着,她又学会了“钢筋锁喉”、“钢筋缠颈”、“脚踩到灯泡上耳朵拉车”、“赤脚踩在刀口上牙齿叨两辆自行车”等等绝活。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苦练绝技,几年来,李红沁的舌头、颈部、腿部、脚底等处,都留下了累累伤痕。学习口叨自行车时,由于自行车没有捆好,她的牙齿还被扯掉了两颗。
  幸运的是,绝技表演等挑战类节目很受观众欢迎,为李红沁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新舞台。湖南、江苏、河北、河南等省卫视都纷纷邀请她去录制节目,为观众当场献上绝活。有时,李红沁一周要赶好几个省份录制节目哩。
  李红沁红了,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记住了这个乐观开朗、矮矮胖胖却身怀绝技的老太太。李红沁走在街上,认出她的观众会拥上来索要签名。面对追星族们如火的热情,李红沁来者不拒,有时竟签到手发软。后来,每逢粉丝们索要签名,她干脆就把名片派发给大家。
  如今,这位身怀绝技的“千变老太”又有了新的目标:拍电视剧。她想演喜剧性的角色,因为她天性乐观。另外,她还想演一部武打片,让更多的观众能见识到她的真功夫。
  采访到最后,李红沁乐呵呵地说,现在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她虽然年过花甲,但她相信自己会拥有一个崭新的人生。
其他文献
“1208”西瓜是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西瓜育种室,在西瓜抗枯萎病和炭疽病抗性鉴定筛选及其遗传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优良经济性状互补的,具有较强抗病性的两个自交系,于1990年配制而成的
This paper described a new assay for real-time investig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 and photosensitizer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using a quartz
广东天海拍卖行有限公司将于2010年9月26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时间为9月24日和25日。本次拍卖会将隆重推出:一、徐伯郊先生旧藏“诗外簃藏张大千书”专
近年来,我们推广日光温室番茄全年一茬连续摘心换头栽培技术,取得了平均667米2产超万公斤、产值1.6万元,最高667米2产1.7万公斤、产值3.5万元的良好效果。具体措施如下:一、栽培时期与品种选择日光
4甜樱桃保护地栽培樱桃果实色泽鲜艳,味美可口,为落叶果树中成熟期最早的树种,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采用保护地栽培,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成熟期早的优势,提早上市,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笔者通过对现已发表的涉及“干针”的中文文献进行整理,观察到现有文章或是侧重“干针与针灸之争”的热点报道,或着眼“肌筋膜理论”探讨“干针”的作用机制或临床应用,但尚
卡介苗接种是控制结核病的有效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我县卡介苗的接种成功率,推断儿童接种卡介苗的保护效果,1989年我们采用结核菌素试验对68名2岁以下儿童卡介苗接种效果观
本文结合县级广播电视播出的实际,从吴江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的方案确定到系统实施,就视频服务器的性能对比、整个系统的表现以及系统的潜在改进项目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如何结
芦芸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多浆草本植物,叶可食用。汁液具抑菌、促进伤口愈合、抗癌、美容功效。市场上含有芦荟的化妆美容品较多,有的大商场还将鲜叶在化妆品柜台出售。它
本文基于我国债权人保护程度较弱的现实,以2000~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银行能否利用债务期限应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发现银行无法整体上识别企业的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