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副词“亦”探源——从《论语》《孟子》看疑问副词“亦”的来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其他文献
引言  吕叔湘先生是语言学大师,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吕叔湘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的赞词充分说明了先生在现代语言学界的地位:“今日获颁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者,是一位语文结构与匡正文句通病之专家。英语世界中,英文之用字造句法度遇有争议,常以佛勒之意见为准。在中文领域中,我们则惯于以吕叔湘先生之意见为依归。”(香港《普通话》1987年第三期转载)①吕叔湘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
本文秉承索绪尔先生的语言研究指向,认为《言语的语言学导论》是一本消除语言学界对索绪尔学说的误解、语言学将来发展指明方向的书;在述评全书内容的基础上指出该书有三大特点
摘要:本文对灵宝市境内故县镇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描写,主要从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描写,并对人称代词中的感染作用和用内部屈折来表示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故县方言 人称代词 感染作用 内部屈折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带,属中原官话汾河片。灵宝方言内部语音、词汇、语法稍有不同,可分为以城关镇方言为代表的东部和以故县镇方言为代表的西部。本文所讨论的主要
现代汉语中的“好不好”实际上有三个,以下分别记为“好不好1”“好不好2”和“好不好3”。  “好不好1”在句中做谓语,它所在的小句表示征求对方意见,例如:  ① 你说这样做好不好啊?  例句中表示说话人向听话人征求对所做(或者打算做)事情的意见或者评价。  “好不好2”只出现在祈使句中,例如:  ② 咱们去看电影吧,好不好?  ③ 你跟老师去拿材料吧,好不好?  用在祈使句中的“好不好2”还是表示
文字训诂是一门古老即又不断发展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学中适量的训诂知识教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本文从训诂学的部分概念入手,结合语文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语言文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