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对鞋子就好了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刚到天清寺时,每次看见同龄的小香客来寺院游玩,穿着洁白、有弹性的旅游鞋,心里就非常羡慕。我曾央求师父给我买双旅游鞋,师父说:“僧人以自然为本,是不能穿戴皮革类材料制造的东西的。”我起初还很不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喜欢上了僧人的布鞋。它鞋底较软,鞋面素净,透气性好,穿在脚上,走路轻快。
  我见过一个穿高跟鞋的女香客。她来到寺院参观,直叫累人。女香客的母亲说她不该穿高跟鞋上山,她却抱怨山路太难走,怪路不好。母女俩为此争执不休。女香客还对母亲说,她穿着的裙装只有与高跟鞋搭配,才能凸显身材,走起路来才有气质。母亲说:“你们年轻人啊,就只要风度,不管舒适度。你要穿高跟鞋上山,也是自作自受。”两人还是各执己见,矛盾似乎有激化的趋势。
  静坐在一旁的师父笑了笑,对她们说:“世上的路都不平坦,关键是看我们穿什么样的鞋,走什么样的路。我们的寺院坐落在深山,山路高低不平,坡路多,石子多,所以我們僧人穿平底布鞋走山路会很轻快,不累。而城市里多是平坦的马路,穿高跟鞋既美观,又比较符合城市特色,并且人们一般要走的路程不是很远,所以高跟鞋在城市里穿比较合适。”
  女香客自明其理,于是脸上的怨气消散了许多,对母亲笑了笑。
  事物总是有对应的选择。你选对了,路就好走;你选错了,路就不好走。人世间的道理有时就这么简单。如果总是抱怨,不寻找自身选择的原因,那么再简单的道理也会被我们复杂化。(摘自《从前有座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怜南)
其他文献
大舅前些年经常来兰州,他第一次来时正逢我娶老婆。大舅来贺,对我来说待遇极高了。在父母家中,父母好酒好肉招待了大舅。那天我老婆陪大舅喝酒,或许是高兴吧,大舅只顾自己喝,也全然不顾老婆用水相陪,还一个劲地夸赞:“这娃能喝得很呀!”  大舅阅历丰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天文地理、医药、养生饮食,凡其种种,都有涉猎。有一次他来兰州时,正好我习惯性肠炎犯了,大舅让我连吃半月去疼片,没想到竟彻底治好了我的病。
期刊
我今年83岁了,退休赋闲在家。原来我还能栽花椒树、摘花椒,下地干活,后来渐渐地感觉身体不那么利索了,在孩子们的一致要求下,我不再下地干活。雖然每年也要在孩子家住几天,但我身体尚好,更愿意一个人在老家住。老伴2002年就不在了,我又没什么爱好,打麻将、下象棋都不会,难免有些孤独。  长子松龄担心我在家闲坐闷出病来,就鼓励我写点以前的东西,说一来可以给大家留点故事,二来可以活泛活泛脑筋,对身体有好处。
期刊
第一次见她,是在她们家附近的餐馆,八岁多的她一看见我,赶紧躲到饭桌底下。她妈妈喊了一分多钟,她才害羞地坐上椅子,轻轻地叫了我一聲“叔叔”。  我和她妈妈结婚后,她有时还喊我叔叔,然后自己赶紧纠正。我同学的孩子基本都跟她一般大,我们经常组织聚会让孩子们一起玩。每次出去,她都跟在我身后,同学都说我运气好,白捡了个这么大的女儿。  我渐渐发现她有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早上老是要外婆喊十多遍才起床;经常忘记带
期刊
我妈脾气不好,我脾气也不好。小时候,我姥爷常说:“这几个孩子,老大最有脾气,我最喜欢。”  我想他们都误会了,以为脾气和个性是一回事。误会太深,导致我从来不觉得坏脾气是个事儿,于是我整个青春期,我们母女间的相处状态就是对抗。  那时我的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一日邻居阿姨来串门,疑惑为什么已是盛夏,我却不穿裙子。事实上,我连短袖T恤都不穿,长裤长衫将我的胳膊和腿捂得严严实实。我妈斜我一眼:“你问她!
期刊
众所周知,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话未必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倒未必是他的错,很可能他也没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某日深夜,一对父子在高速公路上驰骋,爸爸开车,儿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很不幸,他们遭遇车祸,救护车赶到后,当即判断父亲已经死亡。儿子虽然重伤,但还有救,于是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医院的主任医师急忙赶到手术室,手术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这时救护车已把病人送到。
期刊
有一个网站的经营思路是:你付给他们5美元,写下你讨厌之人的名字,网站便会写信给那些人,告诉他们有人讨厌他们。  今天,我收到了这样一封仇恨信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他们所提供的产品耐人寻味。花5美元的人能从发泄仇恨的行为中获得益处吗?还是说收件人一方发現他人对自己的憎恨之深所感受到的(或真或假的)痛楚能带来益处?  对于这位主动对我表示憎恨的人来说,唯有第一种途径才能让他心满意足。对于堆积如山的
期刊
一天,我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她在亚利桑那州开了一家印度珠宝店,最近碰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她手里有一批绿宝石首饰。当时正是旅游高峰期,绿宝石首饰的质量着实对得住她开的价钱,可就是卖不出去。我的朋友尝试了若干种销售技巧:把它们放到更显眼的展示区,试图唤起人们的注意力,没用;让销售人员使劲推销,也没用。  她要出城采购新的商品了。出发前一晚,她给负责的售货员潦草地写了一张字条:“本柜所有物品
期刊
中国人把股票交易形象地称为“炒股”,也就是说投资股票要像炒菜一样来回翻炒,否则不是糊了就是焦了。那么股票交易真的需要不停地“炒”吗?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两位经济学家布莱德·巴博和特伦斯·奥丁对数万名投资者进行了连续若干年的调查,得到的结论是“股票越炒越亏”。  巴博和奥丁调查了1991年到1996年中的78000名投资者,结果发现年交易量越高的投资者,其实际投资收益率也越低。那些交易最频繁的个人
期刊
我是六个孩子中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虽然我们分开生活,但每个月都会出去旅行一次,或者一起去爬山。别人都很羡慕我们之间的关系,可相处久了怎么可能不吵架呢?我们之间也会有过节,有时候是我这个做姐姐的不对,有时候是弟弟妹妹们不对。  有一次,我们姐妹四个人聚在一起看了场电影,又吃了午饭。吃饭的时候,我看到小妹的项链没有光泽。那条项链是我跟她一起去商店买的,记得那时候还闪闪发光,于是我随口问了
期刊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商业广告:一个当红明星在电视上用新产品表演一番,既没有价格,也没有关于售货地点的介绍,除了显示一下商标之外,完全没有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说明。  为什么这种广告既无产品的价格信息,又無售货地点信息,而只有明星的表演呢?  A公司准备推出一种很有前景的女性美容饮料。B公司也准备向市场推出一种女性美容饮料,只是品质低劣。两个企业都会向公众宣布其产品是如何之好。  生产优质饮料的A公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