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一批倒霉的货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我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她在亚利桑那州开了一家印度珠宝店,最近碰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她手里有一批绿宝石首饰。当时正是旅游高峰期,绿宝石首饰的质量着实对得住她开的价钱,可就是卖不出去。我的朋友尝试了若干种销售技巧:把它们放到更显眼的展示区,试图唤起人们的注意力,没用;让销售人员使劲推销,也没用。
  她要出城采购新的商品了。出发前一晚,她给负责的售货员潦草地写了一张字条:“本柜所有物品的价格乘以1/2。”她想着,哪怕亏本,也得把这批倒霉的货卖出去。
  几天后,她回来了,发现所有的东西都销售一空。当然了,本来她并不吃惊,可随即发现,由于自己的字迹太过潦草,雇员把“1/2”误当成了“2”,所有首饰都是按原价的两倍卖出去的!
  她彻底惊讶了,给我打来了电话。我想我知道原因,但我告诉她,要解释清楚这件事,她得听我讲一个故事,但这不是关于我的故事,而是关于雌火鸡的。
  雌火鸡会花很多时间照料小火鸡,做好保暖和清洁工作,把小火鸡收拢在羽翼底下。可上述一切的母爱行为几乎都靠一样东西触发:小火鸡的叽叽声。小火鸡的其他特点,比如气味、相貌等都扮演着极其次要的角色。
  动物学家福克斯(M. W. Fox)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用到了一只雌火鸡和一个臭鼬充气玩具。对雌火鸡来说,臭鼬是天敌,只要臭鼬充气玩具一出现,雌火鸡就会大叫,用喙啄它。然而,要是臭鼬充气玩具里装一台小型录音机,播放火鸡宝宝发出的叽叽声,雌火鸡不光会接受臭鼬玩具,还会把它收拢到自己的翅膀底下。录音机一关掉,臭鼬充气玩具就又会遭到猛烈的攻击。
  动物行为学家已经确认了大量物种有盲目而机械的规律性行为模式这一说法。
  哈佛社会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通过一个实验,巧妙地揭示了人类与动物相似的自动反应模式。我们在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要是能给出一个理由,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因为人就是单纯地喜欢做事有个理由。
  兰格这样来证明:人们在图书馆里排队用复印机,她说:“真不好意思,我有五页纸要复印。因为时间很急,我可以先用复印机吗?”94%的人答应让她排在自己前面。她也试过只提要求:“真不好意思,我有五页纸要印。我可以先用复印机吗?”结果只有60%的人同意了她的请求。兰格又尝试了第三种请求,说:“不好意思,我有五页纸要印。我能先用复印机吗?因为我必须印点儿东西。”结果,93%的人都同意了。正如小火鸡的叽叽声触发了雌火鸡的自动哺育反应,“因为”这个词触发了受试者们的自动顺从反应,哪怕兰格根本没有给他们一个说得通的理由。
  那些买绿宝石的顾客大多是生活富裕的度假客,对绿宝石认识不多,习惯用一个原则来指导自己买东西: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因此,想买“好”珠宝的度假客一看到绿宝石价格涨了上去,就觉得它们更贵重,更值得擁有。
  (摘自《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亓寂)
其他文献
儿子快两岁时就能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出来,尽管只能算是些单音节词,却也让我欣慰不已。可能是他要表达的思想很丰富,所掌握的词汇又太少的缘故,往往“一词多义”。  有一次,他坐在我的怀里,忽然嘴里嘟囔着“Baba”,开始我很高兴,以为他叫我“爸爸”了,但一看他自我陶醉的样子,我就紧张起来,莫非他说的是“拉屎”?于是我忙唤妻子准备便盆,叫保姆调配洗屁屁用的温水。  一切张罗妥当,儿子却没有拉屎的迹象。善解
期刊
儿子又在敲打英文。我一边整理家务,一边猜测那都是些什么字,是感谢对方接受他的入学申请吗?  除非得到他的允许,否则做母亲的我不能偷窥他的信件。这种规矩原是孩子还不懂事的时候,我教给他们的,但是现在我按捺不住好奇心。  儿子已大学毕业,又于去年秋天服完兵役,他在仔细思考之后选择了继续深造。这是他的决定,我和他的父亲都没有干预。于是自从去年秋天以来,这事便积极地进行着。  我常见他对着一张地图,似乎在
期刊
我在自家客厅的电视机前,一坐竟坐进了电视屏幕里,坐到了《艺术人生》的演播现场,还恰巧成为了本期嘉宾。  观众的掌声像潮水一样起了又落,暖场完毕,主持人朱军气定神闲地举起话筒:“请问你觉得自己凭什么嫁给朱军?”  我就一幕幕地回忆着。  那一年团里去新疆汇演,一场演出,几件小事,他把自己的心意展露得一览无余。  那次演出,他被借调到歌舞团里面,从前的“小飘逸”修剪成了干脆利落的短发。  大巴车上,我
期刊
我最近看到一个统计,说有85%的人退休以后依然住在原来的地方,15%的人退休以后换了住处。  某日,一位做房地产的朋友说很多北方人在海南三亚购了房,本打算退休后住过去养老,但是两三年后却把房子卖了,搬到更靠近子女和朋友的地方去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退休时没有做好规划。许多人认为退休之后就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了,比如旅游、弹钢琴、跳舞、写作、画画、写毛笔字等,这样想没错,但就是没
期刊
大舅前些年经常来兰州,他第一次来时正逢我娶老婆。大舅来贺,对我来说待遇极高了。在父母家中,父母好酒好肉招待了大舅。那天我老婆陪大舅喝酒,或许是高兴吧,大舅只顾自己喝,也全然不顾老婆用水相陪,还一个劲地夸赞:“这娃能喝得很呀!”  大舅阅历丰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天文地理、医药、养生饮食,凡其种种,都有涉猎。有一次他来兰州时,正好我习惯性肠炎犯了,大舅让我连吃半月去疼片,没想到竟彻底治好了我的病。
期刊
我今年83岁了,退休赋闲在家。原来我还能栽花椒树、摘花椒,下地干活,后来渐渐地感觉身体不那么利索了,在孩子们的一致要求下,我不再下地干活。雖然每年也要在孩子家住几天,但我身体尚好,更愿意一个人在老家住。老伴2002年就不在了,我又没什么爱好,打麻将、下象棋都不会,难免有些孤独。  长子松龄担心我在家闲坐闷出病来,就鼓励我写点以前的东西,说一来可以给大家留点故事,二来可以活泛活泛脑筋,对身体有好处。
期刊
第一次见她,是在她们家附近的餐馆,八岁多的她一看见我,赶紧躲到饭桌底下。她妈妈喊了一分多钟,她才害羞地坐上椅子,轻轻地叫了我一聲“叔叔”。  我和她妈妈结婚后,她有时还喊我叔叔,然后自己赶紧纠正。我同学的孩子基本都跟她一般大,我们经常组织聚会让孩子们一起玩。每次出去,她都跟在我身后,同学都说我运气好,白捡了个这么大的女儿。  我渐渐发现她有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早上老是要外婆喊十多遍才起床;经常忘记带
期刊
我妈脾气不好,我脾气也不好。小时候,我姥爷常说:“这几个孩子,老大最有脾气,我最喜欢。”  我想他们都误会了,以为脾气和个性是一回事。误会太深,导致我从来不觉得坏脾气是个事儿,于是我整个青春期,我们母女间的相处状态就是对抗。  那时我的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一日邻居阿姨来串门,疑惑为什么已是盛夏,我却不穿裙子。事实上,我连短袖T恤都不穿,长裤长衫将我的胳膊和腿捂得严严实实。我妈斜我一眼:“你问她!
期刊
众所周知,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话未必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倒未必是他的错,很可能他也没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某日深夜,一对父子在高速公路上驰骋,爸爸开车,儿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很不幸,他们遭遇车祸,救护车赶到后,当即判断父亲已经死亡。儿子虽然重伤,但还有救,于是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医院的主任医师急忙赶到手术室,手术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这时救护车已把病人送到。
期刊
有一个网站的经营思路是:你付给他们5美元,写下你讨厌之人的名字,网站便会写信给那些人,告诉他们有人讨厌他们。  今天,我收到了这样一封仇恨信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他们所提供的产品耐人寻味。花5美元的人能从发泄仇恨的行为中获得益处吗?还是说收件人一方发現他人对自己的憎恨之深所感受到的(或真或假的)痛楚能带来益处?  对于这位主动对我表示憎恨的人来说,唯有第一种途径才能让他心满意足。对于堆积如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