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中人本问题的设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中的人本问题更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关注正在学习课文的学生本人的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导学案所有问题的设置,如问题的切入点、呈现的方式等,都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的习惯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等各方面的因素。人本问题的最大特点是既抓住文本又触动心灵。
  [关键词]人本问题;导学案;问题设计;触动心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1002
  导学案设计中,能抓住文本的重点,设计出一个能够“触动心灵”的文本问题,是一节精彩课堂的重要保证。
  一、传统提问方式及人本问题设计之比较
  1.注意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用1分钟记下这些字的读音,然后同桌互相考考)
  2.理解并识记下列词语。(为了便于积累,也可把这些词记录到笔记本中)
  1 和2是教学中常见的教师传达给学生的生字词学习指令,属于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干捞式”的拼音读写记。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方式是枯燥、无关紧要的,学习结果是不愿记、强记、忘得快。
  3.会读会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把你通过查字典认识的字和掌握的词写在下面。(温馨提示:会使用工具书是学习能力的体现)
  生字: 生词:
  4.确定叙述主题,运用课后生词,编写一段或者有情境或者有故事或者有意思的话,使用的词语越多越好,但是前提条件是正确使用。(温馨提示:你可以像老师一样,把你用到的课后生词用下划线标出)
  3和4的学习属于人本化学习,即让学生通过理解学会的内容,再进行自我创造,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样的学习不单纯是“颈部以上发生的”,还涉及人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意义,对人的自我发展作用是强大的。
  自从2013年开始进行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慢慢地我发觉,高中教学,心中有货就可以;低年级教学,仅仅是心中有货还不行,还必须有儿童的心态,少年的人格和情怀。
  二、人本问题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人本问题
  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合作课堂的“八大原则”中,是以“同理原则”“自主原则”和“合作原则”为主要体现的。综合这三个原则的要求设计出来的问题,称之为人本问题。与人本问题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文本问题。
  文本问题是以学习任务(知识)为中心的,关注的重心是文本;而人本问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关注的重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语文学科中的文本问题,呈现出来的是与课文的字、词、句、篇或与其中的人物、情境有关的问题,而人本问题则更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关注正在学习课文的学生本人的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
  与新课程改革之“三维目标”思想相对应,“文本”即“知识与技能”,“人本”则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人本问题的最大特点——既抓住文本又触动心灵
  人本问题的特点有:1.与学生个体有关,尽量使任务变得与学生本人有关;2.抓住文本重点;3.开放式问,指导学生对任务更投入,同时更多元地与他人合作,使知识学习任务与人关联;4.适合合作。
  导学案所有问题的设置,如问题的切入点、呈现的方式等,都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的习惯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等各方面的因素。(同理原则)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价值认识,提升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程度,导学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人本化原则”,即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把学习任务(比如定律、规则、字词句篇章等)的内容与学生个人(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以及当前的社会生活相关联起来。同时,导学问题应尽可能考虑全体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个体经验,设问应遵循学生的个性心理规律,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所触动的机会。(人本化原则)
  《牡丹的拒绝》(原人教版教材高中二年级课文)导学案共设计3个问题。以问题3为例:
  作者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华美的词句、独特的句式、得体的修辞等)来赞美牡丹的高贵品格,请你找到最有感触(最喜欢)的句段,用自己的理解去朗读,并和大家分享:
  (1)这些句段所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或独特的写法等);
  (2)这些句段表现出来的牡丹的品格;
  (3)你从中感受到的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你在阅读中的情感和思想。
  课堂中的展示提示:“请注意按以下步骤进行展示:说出句段—表现手法—牡丹品质特点—作者情感—你的阅读感受—朗读。”
  这样的人本问题几乎可以带动每一个学生,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请你找到最有感触(最喜欢)的句段,用自己的理解去朗读,并和大家分享”。无论哪一个学生,只要读了,总会有一句“最有感触”或“最喜欢”的,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坏……这样的设问,使学生获得触动心灵的机会,同时又获得分享的机会。
  从语文能力的训练来看,只有心灵触动了,说出来的才精彩,读起来才入神,写起来才真实。因此,这样的问题看似只适合课堂而不似“高考题”,可是,有经验的教师不难发现,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正是需要大量这样的课堂训练。
  以上分析的是如何触动心灵的问题,实际上,真正能够触动心灵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与文本的重点有关,都是“开放式问”的,同时,也是“关注个体感受”的以及“适合合作”的。
  三、人本问题设计的方法
  1.“最”字法。尝试在文本中寻找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喜欢的,最容易记住的,最害怕的,最不愿意的,你认为最好的、最不好的、最能够理解的……如初中课文《猫》的学案设计:分析最美、最悲的句子和词语。
  2.比较法。包括方法、情感、感受及对文本的关注点,将自己和文中的人物作比较。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设计探究:谈成长。
  长大了是件好事,但是,成长需要付出代价,英子就是在失去父亲的痛苦中成长了。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成长经历?赖床、第一次独自寄钱……成长中遇到烦恼、挫折,你怎么解决?请以成长中遇到的一件小事(烦恼、挫折)为话题,写下并和大家分享。
  3.替代法。特别适用于与人物、事物有关的文本的学习。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设计探究:品父爱。
  以爸爸的角色,结合作者在文中对爸爸的回忆,谈谈爸爸当时的感受,他想对女儿说什么?(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你是否见过这样的父亲?简要谈谈。)
  4.直接关联法。《猫》的问题设计:透过这只悲楚的猫,看到了人性的恶。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对人性失望。反省,就是人性最灿烂的光辉。阅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发现的人性之善,并谈谈你有过与作者类似的经历吗?我们期待你的分享。
  5.人和方法关联法。問题设计目的是“问过程和方法”,“问你和他人的方法的相同点、不同点”,结合比较法进行。
  第1组:请将你们的方法和结果板书出来。
  第2组:请你们对第1组的板书进行口头展示,同时与本组的解题方法和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方法的评估和优选。
  第3组:请你们对第1组和第2组的展示进行比较、补充;如果本组有不同的方法(或结果),请注意将前两组与本组进行比较,并对各组的方法进行评估和优选。
  语文教学不仅是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的训练,而且与作者、学生、教师的精神、情怀、人格密不可分。所有的“人本”教育必须落实于每篇文章每个字的咀嚼,包括必要的训练。
  一切课堂的思考与创造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与努力,一个善于观察、思考与积累的教师,定能在课改之路上,设计出包含人本问题的导学案。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成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整合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在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巧用特值法研究这些函数的图像变化规律,对掌握这些函数的性质特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特值法;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图像[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2001301总结规律:幂函数y=xa(a是常数)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x=1右側的部分,随着指数a的增大,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依据,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显然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作用在于避免教与学的随意性和盲目
[摘要]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例子,探讨选修教材优化整合的方式。提出“主题整合”的教材处理设想,通过“主题整合——教师精讲——学生自读——拓展阅读——问题探究”的操作模式,达到优化选修教材使用方式的目的,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主题整合教材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战略思想和发展观念。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体育教学;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1-0053-01  中学体育教学思想的定位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个学生,能力与长处与生俱来就存在着差异性。一部分学生擅长于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比较好,理科学得好;一部分学生表达能力、形象思维和想象能
[摘要]对数据“取对数”可以将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将乘法运算转化为加法運算.恰当运用“取对数”,利用等价转化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可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生为熟的目的.[关键词]取对数;高中数学;解题;应用
三角函数应用题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转化能力、计算能力都能进行有效的考查.解这类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将已知的边、角条件尽可能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
基于生态环境脆弱、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水资源短缺的特殊区情,西北地区应选择生态经济型的城市化战略,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和可持续性的
[摘 要]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学办学的成败和可持续发展。如何积极稳妥地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基本功过硬、精通教育教学业务的高素质的农村青年教师,已成为农村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农村青年教师,要注重拜师结对,为青年教师快速成才搭建平台;集体备课,为青年教师插上腾飞的翅膀;教学竞赛,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激情。  [关键词]农村青年教师;培养方法;拜师结对;集体备课;教学竞赛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