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有感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母情深》本来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在备课时就深有体会,我们每一位母亲都这样深爱着我们,可是,今天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体会到。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为了能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使学生要有效的接受,感染和内化,学会感恩母亲,我准备了大量的备课工作后,把它当做一篇重点课文来教。执教完《慈母情深》一课后,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不仅陶冶了学生,也感动了我自己,让我再次感谢我母亲对我几十年的养育之恩。
  一、结合我自己生活实际娓娓道来,深深地渲染了情感
  我用柔和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讲述小时候母亲对我的故事,结合课文中母亲的描写,渲染母爱,真诚声音的力量始终有一种感动在教室的空气中汩汩流淌。教学多年,我平生第一次感觉,语言的机智,充满了鼓励很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以情生情,以情促知。我非常清楚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思,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非常丰富,每个孩子的眼睛里流露着一种幸福的心灵体验,让我深情的体会情感教育的快乐。
  二、逐句深入咀嚼,不断地丰满人物形象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如环境描写中“烤”,人物描写中“瘦弱、龟裂”等,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想象、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让学生主动发言,例举母亲为自己做过的感人实例,我也与同学分享母亲曾经为我所做的实例,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的同学在讲述故事中感动的哭了,我也哭了。然后我们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感悟慈母情深。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了慈爱母亲这一人物形象,还渗透了写作方法,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分角色反复有感情朗读,细细地品词悟句
  分角色反复 朗读,让学生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母爱。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正是以“有感情朗读”为突破口,将“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比如,在学习重点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一句时,不仅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去体会文字,而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写法,比较写法的表达效果,这样由学生自然生发出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疲惫和艰辛后,进行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了体现母亲辛劳的其他句子后,再度挑选重点句、段练习朗读,体现了读、悟的层次性。巧妙渗透着语文意识,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无私的、伟大、值得敬仰的。
  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无疑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从教学完后的学生作文《我也有位慈母》来看,我的教学引导使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同时,又学习作者的写法,思想得到了教育。特别让我快乐的是上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后,他们因为听到我对自己母亲的亲爱与崇邦,更加尊敬我,亲近我。这篇课文的教学留给学生的是内心的跌宕起伏情感。也在思想、写作上引起了重大作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领悟和感动,学生情动而辞发,受到感染并与作者梁晓声产生共鸣,对自己母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也受到启发,同时,我也在思考,我自己在备课时就对文本敏锐的解读能力,是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的一种积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更具艺术性,做个快乐的、让学生欣赏的教育艺术家。
  思想、方法以及感人的故事,因而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把潜科学融入课堂教学,追溯科学思想系统发育的历史,揭示科学胚胎演变的规律,对学科知识成果的演进历史作出必要的阐述,作到史论结合,思想和方法结合,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孕育中的科学新思想、新观点的识别能力和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目前,基础物理教学,很少论及理论形成的过程及其建立前的潜科学形态,因而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研究中需要的科学洞察力和识别力。为弥补现有教学的这种缺陷,在物理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渗透潜科学思想,对涉及到的物理理论进行潜科学分析, 可以使学生知晓孕育时期的一些物理概念、规律或结论,了解重要的规律(结论)、重要实验等问题中孕育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的探索创造性思维、逻辑思辨能力和科学的成败观和人才观;开阔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全面性,拓宽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视野,养成对问题的潜意识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问、猜想、探究等能力。
  因此,从潜科学的功能与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物理学的潜科学分析》罗绍凯、王明泉等著
  [2]《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廖伯琴主编,杜明荣、赵逸 副主编
  [3]《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4]《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关文信、毕凤祥、韩艳华著结合实情
其他文献
活跃语文课课堂气氛,是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活跃本节课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使学生洋溢在微笑的课堂中,感到课堂上教师的可亲可敬;能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积极性。语文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语文课堂气氛,使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问题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随着新课标改革以来常规课堂教学经常出现教学中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投入课堂的精力与获得的回报不成正比。且课堂教学激情不高、课堂教学气氛不浓致使课堂的有效性提出成为必要。虽然有效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有研究对有效教学的意义、概念、特征、策略、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期刊
“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作为2l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要求基础教育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而幼儿教育又是整个学校系统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开端。学者佩克利斯断言:“人类发展过程中,目前受到的限制完全不是天资不足,而在于不能尽早地为天资创造最佳条件。”对幼儿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我谈几点建议:  一、树立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的幼教观  教育的任何变革最终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引起教师行为的最直接因
期刊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中国曾是一个诗的国度,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如何让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小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验证明:运用多媒体展现古诗中多重艺术含量,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产生与诗人本意相默契的艺术境界,使之获得丰富而持久的美感。教师寓知识于感染中,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互相提问、切
期刊
一、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融洽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学生做朋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在学习生活中都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教师任由他们恣意妄为,不可批评他们,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目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事更重要。因此,批评学生要讲求方式方法
期刊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该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通过展示物理学科在概念形成、结论得出、规律发现的孕育、演变、直到得出科学结论发展的大体过程,使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知识的远处,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而潜科学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正是展现形成科学结论之前的一些潜在的科学问题、思想、方法和经验,让学生深刻的了解科学结论形成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转变学生的物理
期刊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所以,对教师而言,我们上得最好的课可能永远是“下一节”,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教学又是一个不断总结的艺术,十几年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我边实践,边反思总结,有一些收获,自谓“四得”  一、重视实验教学,真正把实验落到实处  初中物理学科几乎所有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搞好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吻合全国教育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格局。要以政策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把创新与创效统一起来,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创新目标。  [关键词]学校管理;管理体制;激励制度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快速步伐,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种日益激烈的长期存在的竞争决定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需从小抓起,教育是建起一座坚固的育人参天大楼
期刊
[摘要]导学案课前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预习,这样教师讲授起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比以前好;导学案的设计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中的拓展延伸环节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语文教师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案教学”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学案教学;方
期刊
在英国奇切斯特大学三个月的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了教授们的教育与教学理念超前于我们。英国的学校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每个学生都重要”,“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并扎扎实实地贯彻到每位教师的实际工作之中并始终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只有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实情,勇于实践,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洋教”我用,提高效率  英国的教育并非十全十美,许多思路和做法不可生搬硬套,结合国情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