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心理距离说”理论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是语文的阅读教学。本文主要从“心理距离说”的核心概念“心理距离”入手,阐述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心理距离”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 艺术鉴赏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52-02
  “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是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的,他指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即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从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在这一理论中,布洛详细阐述了核心概念“心理距离”的内涵和特征,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心理距离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上颇有启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建立适当的心理距离实际上就是平衡好在欣赏课文中“出”与“入”的关系。防止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过近,而将作品与现实生活混淆起来,适当的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这样的“心理距离”的理论作为指导,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起适当的心理距离。
  一、阅读教学的“入”
  1.回归背景情景——拉近
  有一部分语文课文与学生所在的地域文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时代有较远的距离甚至很陌生的感觉,往往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在接触这一类作品时,就需要首先回归到作品的相关背景,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柳叶儿》一文,学生们对于三年自然灾害那一段时期的历史是很陌生的,因而很难代入情感去理解蕴含在作者心目中柳叶儿的“苦”,甚至无法想象作者文章中为了填饱肚子抢柳叶儿这样的情节。因此,在教授此课文时,可以先布置一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回家听长辈们讲述那一段时期“苦乐相依”的故事,先从身边的亲人那里得到对过去那些岁月的间接了解,然后教师再在正式上课时提供一些照片和背景资料让学生能最直观的感知那一时期的情况,从而加深对文本中“苦乐相依”情感的理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背景资料的应用应该是灵活多变的,而不是传统教学程式化、填鸭式的全部灌输给学生,限制学生的想象和思考,而应该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多层次多面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理解力,为达到最佳的心理距离而起铺路架桥的作用。
  2.创设真实场景——体验
  对于一些较为陌生的作品,单纯地介绍背景知识对于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还是不够的。对于一些情节性、对话性比较强的作品,可以采用表演、朗诵等方式,更为生动有趣地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例如童话《皇帝的新衣》、小说《变色龙》等,都可以充分采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在表演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人物此时的心情,剧情的发展方向甚至是人物的性格特点等。那么这些陌生的作品自然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开始一步步与学生拉近了距离,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3.探究艺术手法——品味
  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说是从内容和人物方面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是我们拉近距离并且充分达到阅读的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语文课文的魅力一部分来源于它的艺术手法,这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这些艺术手法也是我们阅读的障碍之一。细致地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于理解课文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朱自清 《春》 一文中“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所谓通感,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运用通感可以更深刻的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在描写时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从不同的感官去理解艺术形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是,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并没有接触过“通感”,因而对于句子的分析就会很不到位。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若能详细的解释,并举多种例子渗透其中,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己试写几个例子,不仅就能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春”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能较早的掌握“通感”这种艺术手法,在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道路上先行一步。事实上,探究艺术手法最重要的就是举一反三,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和品味这些艺术手法的习惯,对其语文素养和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阅读教学的“出”
  1.追求多变的形式——出新
  让学生跳出作品中来,与作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用多变新颖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熟悉的、固定不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做出改变,就可以使学生与作品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产生新奇和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阅读兴趣。例如,讲解一个单元的课文时不面面俱到,而是每节课、每篇课文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侧重一个角度来分析;再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最后交还给学生进行讨论,对一个单元的文章进行整理和总结;或者让学生改写、续写和重新创作等都是一些值得采用的方法。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人物形象的教学,虽然整个单元都是描写的人物,但是每篇课文描写人物的角度是不同的,那么在教学时,侧重每篇课文的重点进行教学:或是侧重人物的其中一个特点,或是通过多条线索多件事情来全面的展现人物……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失去对写人文章的新鲜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又能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每一种写作角度和方式描写人物的好处,最后再利用随笔作业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掌握深化、内化。
  2.激发联想和想象——渲染
  在欣赏语文课文时,调试形成适当的心理距离,就必须“跳出来”,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太近就容易影响美感。如何拉远与作品的距离呢?想象和联想是一个易于学生接受和运用的方法。例如讲解《诗经·蒹葭》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果与作品的距离太近,去追究这位“伊人”到底在何处,诗人最后是否真的与她邂逅这些问题时,诗歌的美感就被破坏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激发学生去想象那样的场景:蒹葭、白露、河水、美人。想象出这样一个迷蒙的场景,让人的身心从琐碎的世俗中暂時脱离出来,那么美感就自然得以渲染,教学效果也就真正达到了。
  三、结语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作品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需要教师运用“心理距离说”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做指导和提示,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欣赏的过程中建立起这样若即若离的“心理距离”,如此才能真正本着“审美”的本性,陶冶情操,体验人生。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M].转引自《美学译文》(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王先霈.《文艺心理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5]彭志勇.《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与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6]张彦.《浅析布洛的美学理论“心理距离说”》[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陈群,何潇东.《心理距离与读写指导》[J].《语文教改先锋》2008年第5期.
  [8]叶继奋.《“心理距离说”在文学鉴赏教育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2002年23期.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近代测试技术选讲课程中的問题,为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获得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有效改善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方法 近代测试技术选讲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54-01  “近代测试技术选讲”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专业课。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认识,以及计算机专业应用的实验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更快地投入应用项目,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的棘手问题。在构建学习环境和内容的同时,一定要以创新为理念,并在此环境下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实验内容。教育需要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如何教?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思维指导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能够真正
期刊
【摘要】《外贸跟单实务》是基于对外贸跟单员的岗位需求,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员为目标的实践性课程。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缺乏实践操作训练,难以凝聚学生兴趣、提升教学和学习效果等问题。通过利用SimOs平台的工作环境案例进行实训与课程授课结合,对现有教学方式和体系进行改革,建立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需要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课程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外贸跟单实务 SimOs平台
期刊
【摘要】根据潘懋元教授的观点,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精英教育,两者朝不同的方向发展,都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现状为研究起点,阐明在高校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生干部进行精英化培养的重要价值,在分析当前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干部精英化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学地位提升,教师也认识到了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并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将对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探究,以期可以为思想品德教师提供良好建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学生核心素养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对于金融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针对金融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与日俱增。立足于我国金融技能型人才,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然后分析了金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对金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也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升技能型金融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创设条件。  【关
期刊
【摘要】在教育中,课外阅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课外阅读是落实课程标准,丰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重要的语文实践形式,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课外阅读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53-02  目前,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以多种学习方式帮助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学习效果测试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测试题的命制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试题命制是教师的一项专业技能。  【关键词】教学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51-01  测试的目的性,是决定试题命制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在基础教育阶段,根据测试的目的
期刊
【摘要】通过对网络统考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结合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的具体做法尝试构建网络统考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基本模式,规范、完善、细化各项服务,形成服务标准、运作机制,可以通过较好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来指导安徽省其它统考考点,发挥安徽电大在网络教育统考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提高安徽省统考工作的支持服务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网络教育 统考 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著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需求的不断增强,当前初中阶段课外阅读作为实现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综合文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分析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方式,本文主要从重视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开发、通过师生互助阅读的方式树立阅读兴趣以及强化阅读引导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提升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