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湖南花鼓戏风格的二胡作品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湖南花鼓戏在2008年被录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胡曲《山乡邮递员》是由程辉庭所作。乐曲以湖南花鼓戏曲牌“采茶调”的前奏部分作为基本素材发展创作而成。全文将会以《山乡邮递员》为例分析带有湖南花鼓戏风格的二胡作品。
  关 键 词: 二胡;湖南花鼓戏;采茶调;《山乡邮递员》
  二胡始于唐朝,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湖南花鼓戏的兴起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地民间歌舞便是戏曲艺术的萌芽阶段,湖南花鼓戏在2008年被录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民族民间音乐风格融入二胡作品中的研究大有人在,但是将湖南花鼓戏音乐风格融入到二胡作品中的研究却较为罕见,将两者结合起来,完美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兼容性和对传统音乐的传承都十分有帮助,并有探究的价值[1]。
  湖南花鼓戏经历了草台班、半台班和专业班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草台班始于清代嘉庆年间,第一阶段的特点—“出名师,开基业”。19世纪60–90年代,第二阶段的特点—“出名角,创名派”——是由盛到衰的一个转折点。半台班(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指唱湘剧、汉剧等大剧,又唱花鼓戏。专业班社(清代末年—20世纪初)[2]。
  湖南花鼓戏曲调丰富,节奏明快活泼,旋律嘹亮高亢,取材大多是现实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湖南花鼓戏是由打锣腔、川调、民歌、丝弦、牌子组合而成。打锣腔与川调统称为正调;民歌和丝弦统称为小调。牌子是由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小调前加大过门,小过门作为断句。牌子分为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特点是锣鼓起腔、锣鼓断句。川调源于四川,是“梁山调”变化来的,主要结构形式是:单川、双川、数板。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大筒和唢呐[3]。
  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大筒和唢呐,大筒主要负责拖腔,唢呐吹奏过门,锣鼓烘托气氛,起到节奏节拍的作用。大筒作为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初期大筒”音宏带瓮声,“中期大筒”形似京胡,烤制竹筒,蒙以蛇皮,紫竹為杆,改软弓为硬弓。有腰弓,琴筒稍短而小,约长16公分。四横指内径,中期较明亮、粗犷[4]。“近期大筒”是省花鼓戏剧院改制的,八十年代定型,虽仍以竹筒蒙上菜花蛇皮为琴筒,但在大筒内加了一个小琴筒。琴杆、弦、弓等都采用现代二胡的筒类结构。“近期大筒”与二胡外形相似;大筒的琴筒略大于二胡,材质上二胡是以紫檀木或红木制作,二胡的蛇皮是以蟒蛇皮为主,高度相似。演奏姿势基本一致,均为站立式、坐姿、翘腿式。演奏技法上也有相似的地方。现有的二胡作品中也借鉴了湖南花鼓戏中大筒的演奏风格,将其融入到二胡的演奏手法中,使二胡能够演奏出带有湖南花鼓戏风格的旋律。
  《山乡邮递员》这首具有“采茶调”风格的作品。其曲调是区分各自不同地方戏的艺术风格最主要的标志之一。现流行的采茶歌一类的民歌小调,是劳动人民在劳作时所创造的劳动歌曲,情节简单。湖南境内也曾长期应用采茶歌,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记录了一首《衡山南岳采茶词》,其中一节是“沙弥新学唱皈依,板眼初清错字稀。贪听姨姨《采茶曲》……”描写一个小和尚因贪听附近山中村妇们所唱采茶歌而无心念经[5]。
  《山乡邮递员》这首二胡曲由程辉庭作曲,乐曲以湖南花鼓戏曲牌“采茶调”的前奏部分作为基本素材发展创作而成。音乐情绪较欢快且形象生动,以传统的音调素材表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为人民服务的事业的崭新精神面貌。
  如下图例,此曲选用的是F调和C调,而在大筒中常演奏的调式中F调和C调也涵盖其中,湖南花鼓戏的曲调用的是羽调式,而此曲恰好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全曲都是采用“la-do-mi-sol-la”是很明显的民族五声羽调式。“湘羽”调式,又被称为“湖南特性羽调式”、“湘中特性羽调式”、“湖南汉族羽调式”或“四分音五声调式”,广泛流传于湘中及湘南、湘东部分地区。因“湘羽”调式特性旋律音调特色鲜明、地方特点突出,曾引起较多专家关注。通过对“湘羽”调式特性旋律音调的简要分析,发现具有其特点:la-do-mi-sol四个三度关系的音级为骨干;音调中存在微升徵、徵升商两个特殊音级;以mi-sol-la三个音为基础构成具有标识性质的特性三音列;三度音程是该音调的主体;音调内形成羽、宫调的对置、衔接关系[6]。曲艺音乐中的“湘羽”十分罕见,主要在湖南花鼓戏的“地花鼓”音乐中出现。湘中地区的地花鼓,“sol”音较有自身其特点。在演唱或演奏时,“sol”音一般是升高半音的浮动,使其曲调特点具有其特色。如《采茶调》等。在器乐曲中,la-do-mi-sol、mi-sol-mi-la、mi-la-do-mi、mi-sol-la-do相互交错进行。
  此曲的开头是偏欢快的,一开始就用到四个小节的连续颤音,节奏较明快,随后紧接四个十六的节奏,然后在第15小节的时候力度由中弱到强,16、17又紧接一个由弱到强的力度,旋律起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氛围,更加给人一种进入主题、更加欢快的气氛。《山乡邮递员》在第三次转调的时候(C调)情绪发生了变化,由开始的欢快变到如歌地情绪,其旋律节奏型也是由紧凑变得疏松。随之在最后一段回原速的时候,情绪又变回欢快。其特征起到前后呼应,回归主题的音响效果。
  在乐曲第一段和第三段中的“sol”音,按指应该比原位的“sol”要偏高,这里的偏高并非是十二平均律的“升sol”,压弦较重,要产生一种较强烈的音乐感觉,而恰好就是符合湖南花鼓戏中大筒的演奏风格,也符合花鼓戏演员的唱腔的风格特点。明显的湘羽特征的徵音升高半音即“升sol”。
  在第二次转C调之前,情绪是偏欢快的,节奏多以四个十六为主,节奏较密集给人轻快活泼的音乐感觉。
  在第二次转C调之时,节奏型明显变成长音符为主,多以长附点、二分音符为主,节奏舒缓,情绪如歌。而紧接着最后一次转为主调F的时候,节奏又变为十六分音符为主,节奏密集,情绪欢快活泼。在最后一段的第22小节开始,变成散板,较自由,主要由演奏者自由演奏;紧接着用主音6引回原速原节奏;最后进入收尾,在进入尾声的时候力度是以强为主在三把位6出现一次重强,在三把位6的前面和后面分别出现一次由弱到强的力度变化,最后是打音结束全曲。在最后一段的结尾处节奏型多为四个十六的节奏型、节奏紧凑、欢快的结束全曲[7]。
  在第一部分多处换把出现滑音以丰富花鼓戏曲调风格,在第二段如歌的这一部分多次出现压揉、在长音符时值出现迟到揉弦等都是以丰富乐曲的表演情绪。全曲的主旋律围绕民族五声羽调式展开,湖南花鼓戏风味的采茶调贯穿整个曲目,花鼓戏曲调浓郁。《山乡邮递员》的节奏大多以16分音符为主,节奏紧凑,突出欢快的气氛。在第一段中第五小节开始就是以四个十六的节奏型为主,而且每个两个小节的第一个音都出现了重音记号,更加凸显出了湖南花鼓戏欢快的气氛。在转C调的时候首先伴奏就是以do-mi-sol-la四个音为主要旋律进行伴奏采茶调的风格一下突显了。紧接着二胡也是12356为主旋律。而后接了四个小节的拨奏用以表现湖南花鼓戏中的锣鼓的形式。全曲拨奏出现两次,而拨奏后面接的都是F调开始的661653、353653,很有湖南花鼓戏的韵味。
  这首具有湖南花鼓戏风味的《山乡邮递员》属于“正调”作品,具有浓郁的花鼓戏音调色彩。类似于《山乡邮递员》这样的湖南花鼓戏风格的研究较为罕见,笔者也是在吸收借鉴中总结经验,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家乡的湖南花鼓戏能被更多人所认知并为此出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2]朱智琴.湖南花鼓戏音乐在二胡乐曲中的应用与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7.
  [3]许洁.湖南花鼓戏润腔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吴成祥.“湘羽”调式特性旋律音调的结构分析及溯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7.
  [5]蔡霞.二胡演奏对大筒演奏技艺给予的借鉴和表现[D].中国音乐学院,2017.
  [6]李姗珊.长沙花鼓戏唱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李姗珊.湖南花鼓戏唱腔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06):148-149.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熟悉的中国文化已渗透于我们的血液和灵魂中,在言语交流时,我们会按自己的文化所投射的价值观行事,在与English-speaking people交流中,必然会有culture shock现象。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内容中渗透了英语文化,以求在语言学习中潜移默化接受英语文化知识并感受文化氛围。因此,我们的英语教育必须要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来了解文化,形成一定的文化品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
例如插排,亮哥买到一个插排,第一件事便是拆开看一看。“国产的插排很多质量都不合格”,亮哥说前两天给朋友修了个插排,“里面的线才头发丝那么细。”他还说电工装的电路有些是反的,说“俺10月份装修,准备查遍电路,把不合格的都换了。”  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往往显露出一个人对生活的认真态度。亮哥说:“原来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年学习一样感兴趣的东西,机械、电子、木工、手电,现在在学皮艺。”他说,手电DIY其
前段时间,有两位女生过来找我做心理辅导。其中一位怀疑自己有“病”,不敢直视别人,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有一位化了妆,说自己化妆的原因是很自卑,别人的看法尤其是负面的评价对她的影响很大,直接决定心情。两位女生的心理困扰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她们对自我的认识完全由别人的评价来决定,别人说好,她就是一个好人;别人说坏,她就一无是处。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十多年来,这样的学生还真不少,都是被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教育环境当中,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呈现出全新变化。政治教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而是在素质教学思想支撑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微课视频,从而展开高中政治课堂翻转性教学,实现高中政治教学深入改革与创新。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应用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微课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具体应用  前言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
时代的发展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级管理的对象——学生也对班级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如果班主任还沿用以前的旧有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手段来管理九零后或者零零后的少男少女,一定要准备充分,要有被“焦头烂额”的心理准备。尽管时代在变,但管理学生的根本还是不会有大的改变,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最基础的还是先要和学生拉近距离,班主任和学生的情感距离拉近了,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了,学生从心底里认可班
贫寒的家庭    1974年3月,刘小芳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地区一个农民家庭里。老实巴交的父亲,靠自己的双手,在土地里翻找一家的温饱。刘小芳还有个哥哥。家里再穷,也要让哥哥读书。刘小芳小学毕业后,父亲就不让她读书了。刘小芳知道自己的学生生涯结束了。哭了几天后,为了补贴贫寒的家,刘小芳听从父亲的话,和同村的几个姐妹来到广州市打工。由于刘小芳没有多少文化,只能在工厂里做一名普通的工人。看着别人衣着光鲜,吃
心静,心才净,才有力气反观、丰盈自己  中午,回城的班车上人不多,都在闭目养神,车厢里显得异常安静。半路,上来一位漂亮女子,和同伴谈笑着。人们有了小小的骚动,忍不住抬头看看这位美女,但也仅仅是片刻而已。车继续前行,那漂亮女子继续说着,从上班吃饭,到公婆邻居,话语忽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渐渐地,车厢里有人故意干咳了一下,或者动动身子看她一眼,大概是示意她安静下来吧。  呜呼,刚刚的欣赏一下子变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理念成为教学行为的关键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确定好有效教学因子。有效教学因子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效益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与确定,对教学契机的把握,对自身行为的精益求精,可以让有效教学因子更多地出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因子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其存在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一线教师更关心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才有效!这显然是一个操作层
摘 要: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叙事视野的调整,艺术设计的视点逐渐放回到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一批传统匠人得以被重新理解和重视,其中,随之而来的有对各种匠人制作中工具本身的关注——令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器物的形成以及匠心的表达过程。传统手工艺中的工具锻造及使用与工匠改造性思维相贴切。工具是人和物交流的场所,其中蕴含着工匠的智慧,也存有材料的基本属性。本文主要通过传统工艺中工具的角
长期以来,课堂效率最大化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称得上是高效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会、能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标准?如果教师一堂课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一点都没学会,这不算是好课堂;如果一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完不成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堂。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