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创造思维培养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s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是紧迫而又艰巨的课题,是我们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大力参与、积极研究、努力实践。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思维;特点;培养途径
  
  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在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一、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特点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特点,具体包括:(1)创造力不再象小学生那样带有虚幻的、超脱现实的色彩,而更多地带有现实性,更多地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激发的。(2)创造力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问题。(3)创造力比较小学阶段更为成熟,更加强烈。(4)他们的创造力不如成人那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足够的科学价值。但是又不象成人那样受思维定势和固化认识的影响而思路狭窄、僵化,而是思路开阔、敏捷。灵活。他们热情奔放、充满对新世界、新事物的好奇,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从上所述不难看出:对中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是具备心理发展基础和可能性的。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
  
  1、营造氛围,培养热情和兴趣。
  热情是做事的启动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又依赖于传授知识时的氛围。所以,构造良好的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首要的条件。心理研究表明: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有益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的产生。
  (1)要营造好培养创造思维的“启迪”氛围。可以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秩事、成功经验等等。如古代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现实生活中长江抗洪抢险的中“用黄豆谷物堵涌洞”等,这些打破常规、富于创造性的构想,能活跃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动,勾起对创造思维的欲望。
  (2)要营造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氛围。让学生在创造性实践中体验和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时要特别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思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认识,将不同的表面上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提到一起进行认识。例如:有灯泡a“110v、100w”,灯泡b“110v、40w”,滑动变阻器若干及足够数量的导线,将它们接入220v电压的电路中去,并使a、b均能正常发光,试组成一个最合适的电路?
  (3)是在课堂教学上要营造开放性的探索氛围,课堂教学过程绝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过程,也不只是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过程,而应成为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合作的关系,以一种具有合作、对话和情感交流等特点的态度,努力保持交流渠道的畅通,建立起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性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处在随时能激发起创造欲望的氛围中。
  2、着眼创造,培养思维品格。
  注意创造思维的敏感性特点,养成学生对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的敏感性,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更有新意义的信息。还要善于迅速综合各方面的智慧,用于新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要注意:(1)联系教材讲一点物理学发展史,使学生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如讲惯性定律时,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等。(2)加强教学中的方法教学和训练。如物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是:观察实验、积累资料、提出假设、实验检验等。(3)增强提问的启发性,如质量和速度可以组合成动能,也可以组合成动量,为什么要引人动量和动能呢?等等。(4)保护学生质疑、探索的创造积极性,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十分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保护。(5)培养学生的推测、想象等直觉思维能力。如提出:世界没有摩擦力;或地球没有引力,世界将是怎样的?(6)提倡一题多解、多题归一、一题多变,培养创造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
  3、注重创造,培养思维素质。
  创造是思维活动的直接结果,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性思维的能动性特点,培养学生勇于更新旧有的观念,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和发现,勇于超越一般的逻辑思维,大胆地、灵活机动地进行联想、想象、猜测,甚至是幻想。
  4、重视实验,培养迁移能力。
  思维的独特性反映思维能否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实际问题,用前所末有的新观点、新角度认识事物,提出不同凡响、异于他人的独特见解。许多实验通常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原理、寻找器材、装配仪器、操作观察和排除故障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锐意创新、立志超群的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敢想敢干的创造精神。教材中,有的设计性小实验安排在习题之中,如“设计一个测纸与桌面间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有条件的话,请实际测一测”。还有的以“小实验”的形式在教材中单独列出,如自制电笔;自制杆秤、自制电池这些小实验,方法灵活,取材容易,教学中应好好挖掘。要依据教材内容,安排一些家庭实验,让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和废旧物资,因地制宜,各显神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比如:玩具移用。可以直接移用玩具来形象直观地显示物理现象;“海狮顶球”可演示重心、稳度、平衡、磁力等现象;玩具电动小车演示反冲、非纯电阻电路等;玩具转碟颜色的复合;废旧物资巧用可使学生实验的兴趣盎然,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用放大镜、易拉罐、硬纸盒等制作土照相机;用废平玻璃片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等等;家用电器的妙用,用电子琴做有关声学实验;用袖珍收音机做静电实验和屏蔽实验等;观察洗衣机脱水时的振动,验证共振现象;日常观察。如:观察人体的杠杆作用,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分析自行车中用到的知识,象采用滚动轴承减少摩擦等,这样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总之,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性课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这是素质教育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光荣的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勇于探究,大胆改革,倡导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究,扬长避短,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自主.合作.探究”为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画龙点睛的教学作用,为课堂上锦上添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正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
期刊
在教学中,我特别倡导情景教学。教师要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下面我结合《瀑布》一诗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
期刊
一、让学生从“为什么”中思考动作技术原理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动作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运动技术、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术的规律,这应该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倾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使得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与那样做的区别在哪里?我为什么要这样学?体育中的一些现象,我们该怎样去解释?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起跳空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难题,尤其是物理这门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提出高中物理课堂引入时常用的激趣导入方法,并结合实际教学,举例说明各导入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心理;实验;兴趣;多媒体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促进教育任务的完成。“好的开
期刊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语文教学必须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意义;方法    创新能力是社会主义新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
期刊
新课程教学法阐明:“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入到他们所熟悉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
期刊
练习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必须注意基础性、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确保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
期刊
摘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物理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关于思维的概念、特征以及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思
期刊
有些教师认为,品德与生活课内容简单,道理浅显,容易说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果教学收效甚微。而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孩子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开设品德与生活课就是要让孩子们理解观点、明白道理,养成一种良好行为,以逐步形成习惯,内化为素质。如果能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动之以情    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