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疑展评”绘本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践和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語教育学专家黄源深曾说:“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不能再局限于单纯的听说练习,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方面的能力。作为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积累有限,英语绘本故事中生动的图画、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更能激发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也避免了纯英文产生的阅读恐惧。因此,英语绘本教学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种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它不仅可以在教学上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提取文本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思维能力,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近年来,我校在“疑展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笔者也在“疑展评”课堂教学的摸索中,结合英语绘本故事教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有一些见解。
  【关键词】英语绘本;思维导图;课堂运用
  一、什么是“疑展评”课堂
  “疑”指的是设疑、质疑和解疑;“展”指的是发挥、展示;“评”指的是测评、评价和评比。“疑展评”课堂教学模式的环节主要有:课前设疑、探究释疑、课堂展示、课后练兵、多元评价。在课堂中,学生面对新知识的“疑”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开始。通过“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引起学习的兴趣;“展”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展示。在展示和解疑中掌握和巩固新知识;“评”是指评价,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展现自己、不断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二、“疑展评”绘本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阅读习惯也尚未形成,对英语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有一定难度,很难在阅读中形成明晰的思路,思维较为混乱。思维导图作为故事情节的简单“缩影”,能够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情节走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使学生对绘本的阅读更加深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思维品质方面的养成。于是,在“疑展评”课堂教学中,以“疑”作为学生“思”之开始,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学生的“疑”,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疑展评”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及具体运用
  1.理清脉络,清晰明了
  小学阶段的英语绘本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篇幅也相对简短。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整体语篇的感知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较弱,很难准确地把握故事中的中心思想,对英语绘本故事大意的准确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对故事的复述以及表达能力也比较欠缺,很难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授绘本故事的同时,要结合思维导图对故事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使绘本的故事情节清晰、结构简明。
  以下是笔者在教授攀登英语Level 2 Unit 11 Seasons Everyday English的案例:
  本单元以季节为主题,重点讲的是一年四季,要求学生能掌握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I like…因为教材中的话轮较少、内容单一、对话缺乏完整性,没有真实的情景,在教学设计上,可整合的空间很大。因此,笔者结合《攀登英语分级阅读》第二级的绘本“Four Seasons”进行与绘本故事教学的整合。通过教授英语绘本阅读中一年四季的单词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象、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一年四季的特点,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引出重点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I like…
  通过思维导图(图1)的方式,将故事的情节梳理出来,使故事的脉络更加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们一目了然。
  图1
  2.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在英语绘本故事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时间通常比较短、注意过程不稳定、容易因为周围细小的影响而导致注意力分散,给教学设计带来更大的挑战。
  教师如果将故事阅读中的重要关键词提炼出来,配上有趣的图片或者简笔画进行整理,运用图式的形式将复杂的故事情节提炼出来, 给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把握阅读文本的内容。这样,一篇本来枯燥的阅读就变得简单明了。图文并茂也能更好地使学生关注焦点,使精神的集中时间更长,学习起来更高效。
  3.提供支架,掌握方法
  小学阶段的英语绘本故事,绝大多数都是围绕故事主题、有一定情节,是一种集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要素为一体的阅读材料,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不但有人、物、活动,还包括了词、句、段等内容。因此,怎样帮助学生清晰地提炼出文本的框架、理清故事命脉和思路尤为关键。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整合文本内容,结合思维导图板书设计,把故事情节的逻辑顺序和关键点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故事的主线,清晰故事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以及所表达内涵。
  在教授《攀登英语有趣的字母》绘本故事“The Pig’s Backpack”中,笔者使用了如下的思维导图板书设计(图2)。
  图2
  对于只学了一年多英语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掌握的英语词汇量较少。学生虽然对英语故事的(下转第12版)
其他文献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开展英语教学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一直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不少教师担任三、四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或者是担任两个班的英语和一个班的语文或数学教学任务。现在,虽然“班班通”和多媒体教学普遍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比较多,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家长的管教,更谈不上在英语学习上进行指导了。学生在学校一周三节的
【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性格体现、习惯养成、成长发育、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基础的自我思考、自我辨知能力,但同时也正处于敏感叛逆的萌芽期。此敏感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则需要更为细心和格外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并积极凸显自身在班级理管理的能力和作用。教师在实际管理中,需要重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以及生活习惯问题,力求从多角度、多方向地扭正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以及行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的学科。小学阶段也是学生道德养成与修为的关键时期,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周末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中《周末巧安排》一课为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安排周末的生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生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品味生活;周末巧安排  一、小学生“周末安排”存在的问题  小学
【摘要】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超过150万字,但是实际情况是小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少,所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课外阅读很重要。老师,恰恰是兴趣培养的直接因素之一,把文字读活是一门艺术,把文字读懂读透,更是一种责任。在现代教学中,更应当以兴趣为媒,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探究的就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阅读能力;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需要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指导小学生读懂数学问题,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多个层面具体阐述有效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教学策略  小学生处于学习生活的起步阶段,知识储备少,认知能力弱,数学思维能力有待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即便知识基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部编版教材中的古诗词篇数从原来的69篇上升至129篇,但在阅读量中古诗很难达到课标要求。那么,如何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质量,增加诗词的积累?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1 X”式古诗词阅读教学实践,有效地将教材内与课外古诗词衔接起来,拓宽了学生古诗词的阅读范围,丰厚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1 X”古诗词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指围绕教材内的一首古诗词,即文本“1
【摘要】当下,多动症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教育难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个教育难题,会对教师的教学造成影响,也会影响教师对整个班级的管理。如果多动症儿童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并得不到及时干预,那么,多动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并且难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干预策略  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小学、初中为多发
杨柳春,潜心耕耘教坛23年,荣获“全国优秀艺术教育者”“(全国)先进实验工作者”“佛山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佛山市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顺德区先进教师”“容桂教育名师”“容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殊荣,现任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学校长。  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讲有质量、有趣味的课程,育有信仰、有素质的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 践行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这是他从教生涯的生动写照。  他坚守初心、笃志教育、痴迷
【摘要】在音乐课堂上设立了“评价鼓励计划”,以表扬鼓励性评价语言为主,帮助学生实践体会他们所做的课堂学习活动的价值。  【关键词】鼓励赞赏;交流沟通;增强自信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音乐课是集感受体验、审美模仿、创造创新、表演表现欲的艺术学科。学习音乐课程也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感觉, 所以各类体验活动以及创造表现是不可少的,有些学生不习惯在大家的面前表现自己,情绪放不开。针对这种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计算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任务,既要求学生算得正确,又要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计算方法。为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通过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计算兴趣;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算理及算法;掌握计算方法,灵活应用简便方法;给予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关键词】计算能力;提升策略;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