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教育是进行所有的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如果基础教育没有进行好的话,那么势必会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所以说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就自然的不言而喻了。而且,在小学时期的教育中,数学又是一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的课程,所以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教育手段的选择,小学教育机构和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慎之又慎了。本文将针对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进行比较详尽的阐述和解读。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學数学;能力培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90-01
  前言
  根据一定量的调研结果和专家的意见来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果可以进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不仅可以使得小学的数学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甚至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都能够变得更加的便利,所以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小学教育机构还是小学教师都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重视起来。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对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一定阐述和介绍,并在之后对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提出一定的意见和策略。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涵义
  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工作中,数学思维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能力了,如果可以拥有这项思维能力就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或者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或者思维化作在头脑中的图形变化,使得抽象而且比较难的数学题目或者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对于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是大有裨益的。而且这种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在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的物理科目以及地理科目等等。而且,根据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进行培养的结果来看,这项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项基本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因为其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思维能力[1]。
  二、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式方法
  1.将数学思维自抽象到具象的一种引导。
  众所周知,在小学时期的教育工作当中,数学的教育工作是比较难以进行的,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小学数学的教育困难重重。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要善于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抽象到具象进行引导,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具象的意象可以更加的容易理解。为此,在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进行教学,但其中的实物不一定要完全的符合教学的数学思维,只要有一定的契合点便可以进行教学,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利用的实物,这一实物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较的常见。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对实物的分析中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小学生便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将数学思维从抽象到具象进行想象了[2]。
  2.用数学知识的关键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课本中几乎都是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而如果想把这种数学知识教学得当,就要学会进行关键点的教学模式,点连成线,线连成面,这样学生便能将课堂的数学知识都学习下来了。但是对于数学中的关键点来说,其也是学生比较难以进行理解的点,其教学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师可以针对一个数学的关键知识点设置有趣且简单的问题,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再回答,使得关键点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多次,以加深学生对于关键点知识的印象。而且,一个数学章节的教学中往往具有多个教学关键点,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进行总结,并不断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3.以日常生活经验来进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在其日常的生活中是可以时时刻刻的接触到数学知识的,而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备课,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仅使得小学的课堂有了非常多的趣味性,这样的备课过程还能让数学知识更容易的被学生所理解。
  4.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智力发育程度的不同其实也影响着其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程度都是有限的。为此,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灌输自主学习的概念,而且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而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对数学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使其养成自主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
  结论
  综上所述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的培养方式了,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往往其理解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因此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件工作。教师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变为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这样便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慢慢的形成了。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J].速读(下旬),2018,(12):40.
  [2]姜卫平.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70.
  [3]刘洪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8,(84):86.
  作者简介:黄彩琦(1982.10-),女,本科,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水口镇沙冈小学,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激发幼儿对自制体育器械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制体育器械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巧妙利用家长资源,利用废旧材料精心制作体育器械,着力挖掘自制体育器械多样化资源,让幼儿晨间锻炼有丰富多彩。  【关键词】自制体育器械;幼儿晨间锻炼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30-01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体育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随着不断的进步。我国作为教育大国,对我国的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十分重视的。本文将通过探讨小学院校中对数学教学实现创新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以简略的分析,来影射我国现阶段教育总体的创新教育水平的情况。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21
【摘 要】课堂是一个小社会,是师生表演的舞台,而主角只属于学生。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学生来进行。学生扮演着各种角色,参与各种活动,体验各种经历,感受各种情感,各种有利因素共同促进着学生的个人成长。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师生活动是否融洽,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学生能力能否得到锻炼,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创设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搭建參与数学活动的平台,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47-01  我们都知道,艺术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形体舞蹈教育又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当今的幼儿教育已逐渐让舞蹈教育不再成为少数舞蹈特长生的专利,而让每一位幼儿都能感受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近三年来,我园掀起了音乐形体课教学的盖头,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现谈谈心得。  一、当前幼儿形体课的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不断扩展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该从中学开始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的抽象与枯燥、高中实验室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分析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的改革建议,对于提高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与原有的听话说话教学相比,口语交际教学更具有时代适应性。尽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非常明显.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