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菜,让对方把你放在心里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们喜欢吃什么?”“都可以啊?那有没有什么不吃的?”
  采访见面前,美食评论家胡天兰就是不和记者约在某个餐厅碰面,她坚持要开车接人坐上车,才开始边问边盘算,然后朝她脑中精选出的餐厅驶去。
  
  摸透对方肠胃,最贴心
  
  胡天兰的老爸是军人、也是台湾《青年战士报》的创办人,懂吃又好客。天性热情的胡天兰遗传了爸爸的基因,一年到头总喜欢带着朋友到处吃好料,然后老朋友又会介绍新朋友,“饭团”每天都在愈滚愈大。
  有人形容胡天兰:“她为人豪爽,如果活在古时候,她就是侠客。”胡天兰自己则认为好东西和好朋友分享是她人生一大乐事。“别的不敢讲,有我这个朋友,你一生嘴巴都会很开心。”她豪气地说。
  和初次见面的朋友吃饭。胡天兰会先问你爱吃什么,接着,曾写过星座美食书的她,会开始关心起你的星座。等到好菜上桌。大伙边吃着绝好美昧,边听胡天兰旁征博引各种盘子里的学问,真是一场味蕾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但在热闹之际,胡天兰总会细心记下每个人的口味。只要和胡天兰吃过饭,她就能把对方的喜好如数家珍:“蔡辰男喜欢吃麻油鸡的鸡肠子,唐湘龙不吃两只脚的东西,赵少康都不吃饭……”如果和她吃过三次饭,她更能把你的肠胃都摸透透。
  “食物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对食物与人都充满了浓厚兴趣的胡天兰分析道,“当对方觉得你对我的饮食这么关心,一定会觉得你很尊重他。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释出善意。”
  
  尝出关味的表情,一秒都值得
  
  对熟悉的朋友、同事,胡天兰更是以美食表达她的心意。好朋友过生日时,胡天兰会专门向熟悉的蛋糕师傅订做一个属于那个星座的生日蛋糕。甚至可能还会为朋友办一个以星座为名的party。
  与胡天兰相交20多年的好友、也是资深编辑的丘慧薇记得,多年前她在坐月子时,胡天兰自己从三重买了两只她认为最好的鸡,一路送到新生南路的丘慧薇家。“一般人都是送衣服、补品,她真的很真诚、很不一样,”丘慧薇多年后想起还是很感动,“这是自己妈妈才会做的事。”
  以前胡天兰在杂志社当主管时,每月截完稿总是开心地带着编辑们饮茶,过两天开会又带着大家吃早餐。有次周末和编辑们要到外地进行拍照工作,她亲手做了酸梅汤、苹果色拉,切好许多水果,让讨人厌的周末工作变得像郊游野餐。“我们那天的行程多快乐啊!你说他们这辈子会忘记吗?”胡天兰咧着嘴笑说。
  但对胡天兰来说,用心安排饭局并非出于功利,而是希望在和她共餐的人脸上,看到尝出美味时最真实的表情。
  “人对、食物对、心情对,你就可以看到人最自然的一面,那是很快乐的。”胡天兰说,如果菜真的很好吃,人一定会真情流露,哪怕只有短短的一下子,也都值得了。
  “一个人如果能在你面前表现出赤子的一面,他可能会永远记得你和你安排的这一餐,在这个社会上,也就多一个人投你一票。”胡天兰相信,只要用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食物,让对方把你放在心里。
  这正是胡天兰拥有这么多好朋友的终极原因。
  
  找对食物,瞬间拉近距离
  
  工作上的重要饭局。我建议要花心思安排对方会喜欢吃的餐厅。食物好吃。对方和你在一起会特别开心、舒服。最起码不会让对方觉得和你吃饭是在浪费时间,你也不会对他有亏欠感。
  从年龄、籍贯,可以猜出对方的喜好。如果他是受日式教育的老人家,我就会安排他去吃传统的日本料理或传统的台式饭桌菜。然后带特殊的茶叶请店家冲泡,老人家就会很开心;如果是接受度很高、喜欢作怪的年轻人,我就会带他们去吃比较有国际感的食物。
  也可以直接打电话问对方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如果时方说都可以,我就会问他吃不吃海鲜,因为台湾人非常喜欢吃海鲜。当你询问时。他会感觉到你的慎重,知道你为与他吃一顿饭做过精心的准备。
  就算是对吃没有兴趣的人,也有他从小家里吃的母食,只要找时食物,即使只是一个臭豆腐。也可能是大老板以前穷的时候吃的东西,勾起回忆,你就能让他吃到情绪决堤,感动不已。
  如果要拉近彼此距离。我会尽量安排在下午茶或晚餐,因为在晚餐时间,男生可以把领带打开了和你一起吃饭,而女生可以把车上很漂亮的凉鞋拿出来穿,你还可以邀请他的另一半一起出席,他就会觉得和你吃饭很轻松。
  平常与人在办公室碰面,顶多是倒一杯茶,然后坐在位子上讲话,而与人吃饭,是给你更多的时间。表现你的诚意和热情。
  在餐桌碰到好吃的菜,不妨和对方说:“这个好好吃,你多吃一点。“表现你的真诚和热忱。在吃东西时,可以把汤里面最好的料,盛到对方的碗里,不需要讲肉麻的话,你小小的动作就能说明一切。
  饮食的时尚是餐桌上最好的话题,很少人对吃没有兴趣的。尤其建议年轻人可以多学饮料的知识,学怎么煮咖啡、泡荼、怎么分辨酒,一辈子只要懂这些东西,在社交圈永远不会落于人后,
  胡天兰就是这么交朋友的。她是舌头锐利、下笔刚正不阿的食评家,与人交往却总能用美食传达出言语外的细腻。也因为如此,她不但在厨师界、饭店业、媒体圈有一大票朋友,连台湾名主持人于美人、赵薇、唐湘龙、谢震武、王伟忠等名人,都是她的好饭友。
  “学习饮食是关心别人的开始。”胡天兰说,与人吃饭,就像是开一扇大门的钥匙,开了大门后,接下能走到玄关、厅堂、还是走进内室?就看你有没有打动对方的心了。
其他文献
香港虽小,但富豪密集,还是美食之都,消费昂贵的高级餐厅与富豪相生相捧,造就了特有的“富豪饭堂”文化。根据香港人的定义,菜色要够高贵、客人要够有钱、而且出入要够频繁,才称得上“富豪饭堂”。    何谓“富豪饭堂”? 香港洲际酒店副理倪之兰认为,消费要够贵、够有钱的人出入才称得上是富豪饭堂;新同乐总经理仇溢兴分析,不计代价用最好食材、最好手工与厨艺所做出来的美食,价格自然不斐,进而吸引有消费能力的富
为了给艾滋病人募集善款。杰尔姆·利奥伊德神甫豁出去了!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4日报道,这位没有经受过任何杂技训练的天主教神甫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艾滋病人福利事业而走上钢丝,与专业杂技演员一起为观众献上25米高空走钢丝表演。  根据原计划,杂技演员奇科·马林霍斯应该背着利奥伊德神甫表演走钢丝节目,无奈准备上场时才发现,马林霍斯背着神甫根本就站不稳,手拿平衡棒也不行。于是他们二人合计后决定,让利奥伊
台湾旅游业已全面投入准备迎接祖国大陆旅行团,三万多家观光饭店正摩拳擦掌争食这块大饼。政府及业者积极提升品质,各地推出简体字版说明;桃园县“出卖两蒋”、台北县以邓丽君为号召。    祖国大陆观光客即将全面开放赴台,7月4日,赴台游客首发团从北京、上海、厦门等五个航点搭机前往台湾,这是台湾1987年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后,两岸互动的新里程碑。台湾各地方政府及业者各出其谋,争夺预估一年高达600亿元台
日剧大炒料理风     继《将太的寿司》、《大胃王侦探》(暂译)后,日本电视台再度开拍关于料理题材的连续剧《妙手小厨师》。故事改编自80年代的同名经典漫画,讲述年幼丧父的中学生味吉阳一,在课业之余协助母亲经营父亲留下来的饭馆子。某日,一位知名料理师到他们的饭馆子吃饭,吃到味吉阳一的“排骨烩饭”,因此感动得决定把他拉拔到自己的店里去学料理。在“味皇”料理店里,味吉阳一以“意大利面”的手艺与大厨子决胜
难度最高、价格最贵的蛋糕    推开“糖艺术工房”的门,空气中一股淡淡的甜香袭来,穿着围裙的吴熏贻正将粉红色的糖膏球轻轻压薄,印出花片,再用圆头棒在边缘滚一圈,薄如蝉翼的花瓣成型;她小心翼翼如施胭脂,从蕊芯开始浅浅刷上一抹桃红。不一会儿,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盛开了。  这朵娇艳欲滴的百花之王,仿佛吴熏贻的幸运物,不但让她在“日本东京蛋糕博览会”初试啼声,即拿到比金牌还厉害的大会会长奖;也在2004年
新加坡艺人李铭顺与范文芳的世纪婚礼晚宴,9月29日晚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宴开90席,除了双方亲戚朋友、目前电视台工作的同事,许多离开电视台的老朋友也到场祝贺。  穿着印度结婚礼服的一对新人,大约晚上8时40分进入布置得华丽舒服的宴客厅,马上引起大家拿相机竞拍,因为顺哥帅,芳妹娇媚,全场惊艳。  在主持人周崇庆和洪爱玲的逼供下,铭顺说结婚是他这一生人最重要的事,他也感到刺激、紧张、压力和兴奋。文芳则
本刊2007年10月刊登了《是怪癖,还是怪病?》一文后,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再度证明我们身边怪人多。不过,你不必担心:怪癖乃人性也。当然,不是所有怪癖都很可爱,某种行为到底有害无害,常常很难判断。本文是心理专家对读者来函的评析,请他们来判断信中的行为哪些纯属有趣,哪些则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问:我不喜欢说话。我害怕别人会觉得我说的话很愚蠢,有时无来由地就觉得害怕。我从来不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
周日晚间,一向人潮聚集的台北松山慈佑宫前万头攒动,好久不见的庙前歌仔戏开锣了。但这天既非酬神,也不是大拜拜,突然搭起的大戏棚,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名为《樱花空笑梦》的戏码一开演,台下的观众逐渐露出会心的笑容。夹杂着近、现代装扮的演员,用歌仔戏的唱腔,演出一段“豪门争产、大儿子遭逐、三娘夺产”的故事,台下观众私下耳语着:“这不是王永庆的故事吗?”    戏博同情计出汪笨湖    2个小时的歌仔戏结
在国内办大型婚礼派对不够看,印度富豪近来流行砸大钱到海外举行超豪华婚礼,澳门和曼谷成了印度富商举办婚礼的热门地点。  印度富豪桑尼尔·穆沙(Suniel Mutha)当年选在妻子的家乡清奈完成终身大事,婚礼整整持续3天,邀请了逾900名宾客。这回换桑尼尔的子女成亲,为了让孩子有与众不同的婚礼,穆沙家族搭上了出国结婚的最新潮流,桑尼尔的儿子西达斯去年在澳门举行豪华婚礼,掌上明珠席薇塔今年7月选在曼谷
有个人在写了10多年日记后,产生一个深刻的体会;“回头看当时使我愤恨不已,振笔疾书的事,除了一页页白纸黑字,其实我几乎想不起对手的长相。所以我渐渐不再花力气烦心琐事。”  我们常为了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而怒不可遏,反复舔着伤口,到处诉说自己的不愉快,直到周围的人都受不了而纷纷逃离,还不自知。  人生数十寒暑,何必为小事抓狂?“谁记得谁痛苦”,何妨放开一些,健忘一些,不如意自能随风而逝。    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