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倍”的经验 理解分数意义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数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学生而言,认识分数是对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分数的意义较为抽象且内涵十分丰富,所以,课程标准将分数内容的学习安排到两个学段中,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操作初步认识分数,第二学段需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第二学段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从生活过渡到数学现实,理解起来更为抽象。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从运算和倍比关系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教师一般会安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学习内容。这既是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运用,也是在引导学生从两个量之间倍比关系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因此,这个内容既是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是对分数意义的深化,教师要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巧搭梯子,激活对“倍”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建立了“倍”的概念,在学习小数乘法的时候还接触到了小数形式的倍数。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用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教师通过数据的变化,巧搭梯子,让学生感受到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并不局限于倍数大于1的情况。
  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先以复习的方式呈现一组求倍数关系的问题,激活学生对倍的学习经验(见下表)。第(1)题是基本的倍数关系,第(2)题算得的结果是小数,第(3)题是1倍。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倍”的概念:表示与标准量相同的部分就是1倍。
  [(1)
其他文献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想象,如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分析来获得数学模型,进行逻辑推理,如何让学生慢慢形成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能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维模式的能力,是初中教师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内容为例,谈谈几何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一、复习迁移,引入数学模型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角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格。为突破教学难点,笔者做了如下教学尝试。  一、复习检查,梳理文章脉络  笔者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了精简,降低了概括内容的难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先出示词语:“朱德、挑粮、战士、心疼、藏扁担、不料、不好意思”,让学生复习词语后,借助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
模型思想是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是数学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为例,谈谈模型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注重体验探究,经历建构过程。任何一种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掌握都离不开学习主体的自我体验和探索,而这种体验和探索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从问题情境的数学化即抽象出数学问题到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出发,再到验证和
李华平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國培专家、国培方案评审专家、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专家,兼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曾先后任教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近年来,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执教示范课200多次(节);其教育教学思想被录入《新世
不断强化教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潜江市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潜江电大”)和潜江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样的机构设置有利于形成统筹推进、协调互补的工作机制,为教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提供优质平台。多年来,依托这样的工作机制,潜江電大在学历教育方面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工作模式,在创新新时代学历教育工作方法、
思维导图能系统梳理零散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一定的逻辑框架记忆英语单词、句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单词  记不住、记不牢是学习英语单词时普遍出现的问题,而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能牢固地掌握单词,后续的学习就无法正常开展。思维导图逻辑清晰、要点明确、图示直观,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单词、记忆单词。  1.理清归属,记忆单词  英语单词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有
在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深度学习”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换句话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各种策略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向纵深发展。  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引领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需要教师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思想的引领  思想决定学生的学习品格,这既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基本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心理基础。深度学习不是教学模式,而是教学理念,并且首先
在小学阶段,“负数”的学习是对学生数感的一次提升。在认识负数以前,学生接触到的数大多表示“多”与“少”,而负数是有相对性的,它不仅表示“多”与“少”,还表示一种状态。下面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中《认识负数》为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负数的概念,丰富数感。  一、创设问题情境,感悟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中的数是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而产生的。教师让学生知道数产生的
不言湘、宝二人与警幻闲叙。再说林黛玉自从打发司棋夫妇去后,连日与尤三姐等往来贺谢,热闹了几天,因留迎春同祝这一日清晨起来,闲暇无事,正与迎春、香菱三人谈及宝钗寄书的话来,黛玉心中十分感念,意欲向香菱求借返魂香点了,要与宝钗梦中相会。香菱也要回家去看看薛姨妈并自己遗下的小孩子儿。惟有迎春心无挂碍,听见他二人如此计议,反倒笑道:“你们的牵连也太多了,知道点起香来灵验不灵验呢?”黛玉笑道:“二姐姐,你不
人际关系反映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际交往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如下适应困难: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以我为中心、不善合作、任性攻击。为帮助学生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应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待人处事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假如我是他》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