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液体还是固体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kh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能够直观感受的都是很常见的物质形态——气态、液态、固态。但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正如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看上去或分析起来是液态的物质,也有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区别。比如,人的血液就是一种非牛顿流体。而事实上,非牛顿流体会在宏观上呈现出一定的固体性质。
  一、课程重点
  本课旨在带领学生研究非牛顿流体的特别之处。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同时可以学习物理知识,使用数学工具对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进行设想、测定和衡量。
  【涉及领域】物理、数学
  【建议年级】小学中年级
  【建议时间】120分钟
  二、课程任务
  首先让学生了解常规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然后给出非牛顿流体让学生直观感受与想象中的区别;之后通过精确量取,配制非牛顿流体,确立配方;配置成功后,学生要探索、记录和描述非牛顿流体的特殊性质,据此形成对溶液配比、体积、重量等综合运用的基本认识,提升总结归纳能力。
  三、课程步骤
  1.导入(10分钟)
  第一步,认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概念。简单说,牛顿流体一般是缺乏粘稠的小分子纯净物的液体或低速气体,非牛顿流体一般是较大分子物质的溶液、纯净物或高速流动的气体。
  第二步,各小组头脑风暴。教师向各小组导入大量的非牛顿流体的例子,如绝大多数生物流体,包括血液、淋巴液等,以及像细胞质那样的“半流体”;高分子聚合物的浓溶液和悬浮液等,如聚乙烯、石油、油漆等,食品工业中的番茄汁、酱油以及鱼糜、肉糜等各种糜状食品物料。
  第三步,观察非牛顿流体特殊性质。教师用两个较大的透明玻璃缸器皿,向其中一个倒入半瓶洗洁精,另一个倒入等量的水,用玻璃棒同时进行圆周运动的搅拌,让学生观察现象。(可观察到洗洁精,即非牛顿流体旋转时似乎被吸附在了搅拌棒上,形成凸面;而水似乎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凹面。)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2.宣布任务一及评价量规(10分钟)
  【宣布任务】要求配制一组非牛顿流体,这些溶液的浓度要求有较大差异。然后进行“试验”,体会非牛顿流体的性质随着溶液浓度变化有什么改变,试着总结出来(即总结出某种奇怪现象通过溶液浓度改变而变得不同的实例)。呈现评价量规(见表1)。材料:纸盘或较大的培养皿、纸杯、淀粉、水、勺子、搅拌棒、注射器。
  3.任务一的执行(20分钟)
  正式执行配制任务,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你们小组决定进行哪些测试?这些测试背后有什么猜测?为什么?
  (2)哪些测试可以徒手进行?哪些测试需要借助工具?需要借助什么工具?
  (3)这些测试,哪些可以量化?哪些暂时无法量化?如果要量化还需要什么?
  (4)通过所给器材能获得哪些提示?
  (5)非牛顿流体的黏性对你有哪些提示?
  4.任务一的总结和反思(25分钟)
  全部小组完成后,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各小组分别总结出了哪些特点?这些特点随着液体的浓度如何变化?
  (2)其他的哪些条件有可能会改变这些特点?(例如液体的流速、重力条件、光照、温度等)
  (3)高速流动的空气能变为非牛顿流体,魔幻小说中描述的透明空气墙能否变为现实?为什么?
  5.宣布任务二及评价量规(10分钟)
  【宣布任务】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点和各色食用色素作为添加材料,制作一个彩色的虹吸,要求虹吸临近原液面的管口要高于液面,越高越好。教师指导学生用洗洁精进行操作:使用一个装满洗洁精的烧杯和一个空烧杯,用装满洗洁精的玻璃弯管彼此连接,空烧杯侧的弯管出口要低于另一个烧杯中的洗洁精液面。之后换用水做同样的实验,观察有哪些不同。呈现评价量规(见表2)。材料:烧杯、玻璃弯管、洗洁精、水、尺子、食用色素、注射器。
  6.任务二的执行(20分钟)
  正式執行制作任务,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提高弯管位置而虹吸作用不停止?
  (2)为了提高弯管位置而虹吸作用不停止,是否需要进行一些前置试验?怎样完成?
  (3)如何保证弯管中装满洗洁精而没有气泡?
  (4)怎样利用食用色素和水做艺术性的设计?
  (5)非牛顿流体的黏性对你有哪些提示?
  7.任务二的总结和反思(25分钟)
  全部小组完成后,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结合各组的结果,估计用洗洁精进行虹吸作用,弯管可以高于液面的极限是多少?这个值和其他哪些因素相关?(如弯管的直径)
  (2)其他哪些条件可能会改变这些特点?(如液体的流速、重力条件、光照、温度等)
  (3)换用水做同样的实验,结果有哪些不同?(一是弯管取水端的下缘无法高过液面,二是食用色素会很快在虹吸作用中混合在一起而无法保持清晰的纯色色域。)
  【拓展问题】在宇宙中,如果用搅拌机搅拌出一个非牛顿流体的液球,突然对这个悬空的液球击打一拳,会发生什么现象?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个别化探索活动是幼儿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结合幼儿兴趣需要、发展水平等,提供适应幼儿不同能力的区域内容和多种富有价值的、趣味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采用独立思考或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和创造性表现。在个别化探索活动中,幼儿能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产生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  然而,在组织幼儿区域活动时,教师经常会局限于区域的空间和内容。有时教师准备了很多丰富的材料让幼儿
[编者按]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一起庆祝教师节,在和师生代表座谈时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习总书记的讲
[摘 要]教师研究共同体是异于纵向科层的一种组织形态,具有共同愿景、平等合作、共享机制、对话氛围的群体表征。教师研究共同体超越了“专业个人主义”的藩篱,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团队合作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共同体;教师成长;策略  教师的发展不是个体式、孤僻式的自我修炼,而是与校本环境中的教师群体息息相关。研究发现,教师群体对于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营
美国天才教育的专家称,数十年来,有关天才教育的迷思严重妨碍了国家为高学力儿童提供合格的教育。这些迷思影响了天才教育的各个层面,又反过来导致了人们对天才学生课堂需求的误解以及对天才学生能为国家带来何种贡献的不当认识。  固执的看法与随之而来对天才教育迷思的态度回应,导致了学校对高学力学生既不关注也未提供有挑战性课程的整体局面。因此,天才教育项目资金匮乏,学业成就差距持续扩大。许多本应拥有不同教育质量
绘本是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它色彩丰富,画面生动,语言简练,情节有趣,非常贴近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是培养儿童成长的“好伙伴”,是我们开展启蒙教育与语言教学的“好助手”。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存在诸多“学习障碍”:有些学生缺乏兴趣与耐心,扫过一遍,就觉得没意思;有的学生缺乏信心,觉得语篇太长,太难;有的学生缺乏想象力,能一字一顿地读但无法声情并茂地 “说”,限制了语篇在语言实践与创造中的积
新西兰学前教育的对象是从出生到小学入学之前的儿童。儿童从一出生就被视为学习者,这是新西兰教育的第一层次。新西兰学前教育服务机构超过4000所,包括幼儿园和各类托儿所。  新西兰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有各种不同的管理结构、教学理念和附属机构,其办学形式可以是全日式、半日式或周期式。一些学前教育中心由注册教师任教,另一些由父母、家人或是护理者担任教育任务,也有一些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是以家庭为基础,在私人家中
[摘 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议题。以上海市为例,作为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前不宜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而是更应该为打造世界一流的义务教育而努力,将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树立示范,为上海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延长义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理论依据和科学规划。  [关键词]义务教育,延长年限,上海  2016年3月,时任教育部长的袁贵仁同志曾公开
广义的平衡在生活中很广泛,如很多人都在寻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运动和饮食的平衡等。而狭义的平衡,是指事物的平衡状态,各项参数明确,容易界定。对于学生而言,在研究力学平衡现象的数学关系之前,直观地构造一个物体的平衡状态,并基于此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课程重点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构建平衡的过程中直观地认识众多物理概念(如重力、力臂等)、实验器材(如杠杆尺、钩码等)、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
一、实验背景  为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安徽省合肥市自2002年起,在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改革。经过11年的探索,学校综合评价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2013年,开始对学科检测和考试后简单公布分数甚至排名的做法深入剖析,进行《合肥市中小学学生学业成就报告单》(以下简称《学业成就报告单》)实验研究工作。前期选择了4所小学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  二、研究目标  《学业
江苏省南通市二甲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56年的农村完中,在南通这个教育竞争比较激烈的环境中,生源、师资、区域经济差异等方面的压力不可回避,这既造成了学校在发展上的困境,也促使学校面对现实,寻求新的发展。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者关系的处理上,学校把重心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通过发展教师来促成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校本培训、落实课题研究等扎实有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