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远教资源、优化小学识字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使农村的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远教资源已成为当今教学的一大趋势,它使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远教资源使课堂教学不再"寂寞",学生们不仅限于以书本去认识生字,而是可根据优质的远教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识字教学中利用远教资源不仅创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远教资源 识字教学 应用
  在教育薄弱的农村学校,长期以来教师们的教学都是“一张嘴,一支粉笔”。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闭塞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狭隘的见识,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随着全国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共享”。使识字教学不在是教师口头教、学生口头学的传统模式,而是可以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
  一、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识字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紧扣优化识字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有效服务于语文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用好、用实和用巧现代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1、 巧用远教资源联系实际生活识字
  新课标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小学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学生将不堪重负。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这么庞大的识字量呢?本人认为要联系生活实际,用形象化动画帮助学生记忆。如,“休”字,学生最容易写成“体”,不仅要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的生字书写指导笔画、笔顺,而且为了给学生加深记忆,可以让学生想人在野外累的时候想这么办呢?这时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想靠在木头上休息。就不会再写成“体”字了。
  2、生动、形象的课件资源教学识字
  动画教学课件的运用,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及配乐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如学习“鸟”字时,一只正在树上叫的鸟的画面形象的变成“鸟”字。动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鸟”联系在一起。这样教学识字,学生容易掌握字的音、形、义的形象性、准确性,同时又能减少写错别字。
  二、利用动画创设学习情景、激发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们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喜欢识字,主动识字,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识字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利用远教资源中的动画资源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动画资源,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蜜蜂引路》一课,用动听的音乐,抓住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并学会蜂、因、附、近这几个汉字。教学中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将学生引入情景,让学生对画面有初步的感知,当画面出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时引出对“蜂”字的认识,同时让学喜欢学汉字,并觉得学汉字不但容易而且有趣。再让学生看图说话,从看图学文自然过度到识字,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利用视频教学生正确识字书写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小学生是通过事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学习指导中的flash动画视频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易于理解笔画、结构、字义的解释、拼音的示读、组词等特点,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普通话,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诱发识字兴趣。一般生字学生都可以用字典等工具掌握,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远教资源视频教学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乌”字则可以用这样的一段教学视频:一只鸟的眼睛瞎了,看不见了,然后这只鸟的具体形状慢慢变化到这个“乌”字。如“喝、渴”等相似的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又如一些易写错字,flash动画可以闪动笔画或偏旁,加以提示和加强刺激。
  四、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网络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能够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及时更新;网络可以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能够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利用远教资源会空前扩展师生的信息资源,可以直接访问各种资源库,获得相关的素材和资料。通过远教资源,农村教师可以获得学科的相关信息,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远教资源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对“雪”字的教学,本人是这样教学的,上课时并没有下雪,就利用视频教学让学生观察下雪的情景,理解“雪”的意思及记住它的写法。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三》,利用原有的教学经验,加之这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对子歌,为了吸引学生,让学生们有浓厚的兴趣,有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我采用了视频播放的方法,把课文中的美景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他们在画面欣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新的知识。简单的资源利用,将单纯的文字变成鲜明生动的画面,将复杂的东西一下子简单化了,这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这种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一下子就能熟悉并掌握课文内容和生字,这正是远程教育资源的巧妙运用,将学生由听讲者引向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前台,教师也由讲解者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从而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总之,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的优化了识字课堂教学,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为学生识字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进而使学生获取最多的知识,使识字教学课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波.趣味识字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重视朗读训练,这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实际操作中,效果仍是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等问题。在此,本人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历,略谈一下有关学生朗读训练方面的一些方法: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准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锻炼 交际能力  说到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氛围 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
会议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爱读书、勤积累的习惯;培养学生练口的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因此,语文教师要指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在持续的冲击,全球所有的汽车厂商都被推上了风暴的浪尖,度过危机的彼岸在哪里,众多企业不约而同都把目光盯在了中国,希望也许就在那里.自主品牌的中国企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应当而且必须把朗读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篇好好的课文整体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上,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