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 探究先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力课堂是一种全方位激发活力,全过程优化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最大限度实现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的教学理论体系。科学课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努力体现科学的本质,让科学课具有浓浓的科学味。
  关键词:科学探究; 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88-001
  活力课堂是一种全方位激发活力,全过程优化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最大限度实现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的教学理论体系。简言之,活力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活起来。课堂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场所,是教师教学构想与措施的实施阵地,唯有课堂的优质才有教育的优质。
  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了过去以系统的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明确了科学知识的学习应与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以“探究为核心”,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科学,将探究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如何在当今的活力课堂上,让探究先行一步呢?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的研究。而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他才想做、想识、想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蜗牛吃食的观察》一课中,上课老师说:“今天我给蜗牛带来了好多吃的东西,你们猜猜它会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呢?”学生踊跃发言,兴趣昂然。老师又说:“现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来验证一下谁猜的最准确。”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快就想出了各种办法去检验。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二、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
  1.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自行发现
  在低年级阶段进行观察力培养是教学重点。观察中,学生们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许多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这也是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如《各种各样的叶》,我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时,为学生提供了同一种树叶的分辨。一种树叶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让学生自己分出类来,并说出了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分出不同种类,并说明了理由。在观察中有的组的学生分错了,有的组分的非常好,通过交流学生充分感知了同一种树叶的特点。只要形状相同就是同一种树叶,发现了规律。
  2.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需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自然而然的参加诸如科学数据或资料等教学材料的组织和解释的活动,使之真正接触由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科学原理、科学定律,使之认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例如在《纸的秘密》一课中,让学生证明哪种纸吸水性强。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判断出面巾纸吸水性最强,其次是报纸的吸水性较强,最后是电光纸吸水性最差。在实验时让学生分别往纸上一滴一滴的滴水,统计三种纸的吸水的滴数,从而判断出准确的结果。在汇报时要让学生重点说得出结论的根据和实验中的现象,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充分挖掘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知识获得过程。
  3.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科学家在探究中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证据,并以此为基础解释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在科学课的探究中,事实和证据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例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创设一个问题,三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哪个多,哪个少。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见解。学生就想到了用一个统一的容器来测量,用带有刻度的器具去测量,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可以说,事实和数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关键所在。
  4.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主要包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而更多的表现在发散思维上。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特点。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小虫子、叶脉、边缘、叶柄粗细、长短、含水量、光滑、毛多少等不同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不同。学生找出了薄厚、叶尖、品种、气味、声响、味道等不同。从看、闻、听、摸、尝等各种方面来观察叶子。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5.重视合作式学习
  在科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等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同。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从而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得到发展。
  科学课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努力体现科学的本质,让科学课具有浓浓的科学味。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质疑精神、逻辑思维,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认识并有效内化科学的本质,只有对科学的本质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把“科学本质”教育细化渗透到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上,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星凯.试论科学观察和科学教育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
  [2]裴娣娜.关于我国科学教育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R]研究报告
  [3]路甬祥.关于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华文摘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教学之所以难,最主要难在学生缺乏构建作文的基础材料;难在学生缺乏自己独特的体验;难在教师缺乏长时间系统的训练。本文提出了作文教学应该采取“事、情、理——初中作文教学三部曲”来解决我们作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三部曲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37-001新课程标准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掉教学中传统式的照本宣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就必须积极改变观念,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尝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完善,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新课改; 教学理念;学生主体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本论文是对生物学综合考查的重点《减数分裂》的教学案例分析。关键词:生物教学; 减数分裂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47-002一、教材分析“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知识体系是按照逻辑线索构建的。其第一个逻辑起点就是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特别是这些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因此,《课程标准》安排了“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和“举例说明
摘 要:流行音乐为当代初中生所爱。初中音乐教育积极引进流行音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深沉的爱国热情,更为活跃的创造能力,使初中音乐课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帮助学生更好地成才成长,这是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关键词:正视现实; 积极引进; 拓展渠道; 初中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50-00119世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综合的能力,但学生文化鉴别、艺术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还不能和他现有的审美能力相匹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设计,细致地预设,在预设中把握生成,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关键词:预设; 生成; 顺应思维; 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串讲式”流程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那么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益。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文本理解问题化以及学习任务精细化,能够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落实字词理解的掌握,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的主体真正地还给学生,教者的主导地位也能得以体现。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流程; 理解问题化; 任务精细化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笔者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坚持一个“趣”字,让学生悦读;抓住一个“博”字,促学生多读;突出一个“悟”字,教学生会读;讲究一个“熟”字,帮孩子读好。共享课外阅读的乐趣,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的目标。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指导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7
摘 要: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调查发现,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想举手,是因为有时心情不好,所以心里知道答案也不想举。探究表明,情绪良好的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度高,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思维活跃,上课举手发言积极,表达清晰,创造力强。好心情撬开了爱生的金口,课堂上不再为自己唱独脚戏而尴尬,也不再担心有外校教师到班上来上公开课。数学课堂上,学生金口常开,笑口常在。关键词:小学生; 不爱发言; 对策探究中图分类号:
摘 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人,保护师生的人格尊严。表扬与批评是学校管理中卓有成效的“常规武器”,坚持“表扬在大庭广众中,批评在掩人耳目处”,在学校管理中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尊重人,关注师生的尊严”,能给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带来蓬勃的活力,促进学校更和谐更稳健地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 尊重人; 保护人格尊严; 大庭广众; 表扬; 掩人耳目; 批评; 促进; 和谐; 稳健; 发展中图分类号:C451
摘 要: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本文对实施活动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着重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组织丰富性、多样性、情趣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并作了叙述。关键词:活动化; 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