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棒体系索塔锚固区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世界桥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w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传统钢绞线预应力体系存在布设复杂、预应力分布不均匀、锚下应力集中等问题,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棒体系索塔锚固区的力学特性开展了研究。以洛溪大桥拓宽工程主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了该桥预应力钢棒体系及传统钢绞线预应力体系索塔锚固区节段有限元模型,对比了2种预应力体系索塔锚固区在2种荷载工况下(完成预应力张拉但未张拉斜拉索和斜拉索张拉后)混凝土塔壁横桥向应力、顺桥向应力、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结果表明:2种荷载工况下,无粘结预应力钢棒体系具有足够的压应力储备;与传统钢绞线预应力体系相比,无粘结预应力钢棒体系锚固区的应力水平较低,混凝土塔柱的应力水平沿高度方向更为均匀,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棒体系索塔锚固区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复杂现代性境遇中,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自主发展与全球化之间、民族国家认同与人类共同体认同之间、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复兴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张力与挑战。为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思维创新以应对面临的张力与挑战,既强调某些思维方式的协调与并重,即自主思维与融入思维相协调、综合性思维与责任思维并重
期刊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思想体系的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话语和话语体系的内涵、把握现代化与话语体系的关系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对话语体系的现实需求,有利于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原则,进而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理念、把握实践和经验的思维方式、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强化话语体系人才队伍培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
期刊
报纸
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政治文明的生成逻辑及其价值,需要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核,彰显政治文明的可能性、现实性、发展性和开放性。对政治文明的剖析可以从三重维度的辩证视域中审视:从理论溯源与生成脉络出发把握政治文明“由何而来”,从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出发考察政治文明“以何而成”,从价值意蕴与文明超越出发探析政治文明“意旨何在”。
期刊
教材学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提高其编写质量有利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的活页式、工作页式教材学材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编写而成,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企业的最新技术,形成能够灵活应变的教材学材。要将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的工艺规范、质量意识及效能等元素融入到教材学材的开发中,突
期刊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别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现代化的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从马克思对现代化的解读来看,其物质生产、价值旨向、领导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全面性为特征、和平发展为原则的持续深化的过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来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
期刊
玉米作为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作物类型之一,保障玉米产量与质量、优化玉米栽培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文章阐述了玉米种子包衣技术优势及其技术要点,分析了玉米种子包衣配套栽培技术的主要流程,包括优良品种选定、明确播种时间与方式、科学开展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新型活页式教材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为例,通过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论、基于岗位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职业能力清单、教材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工作任务的精细设计以及学习情境开发等路径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使用该教材时应注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教材的开发使用可为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提供案例。
期刊
本文基于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阐述了其在数控加工专业“简单零件数控铣床加工”课程的应用。从课程内容设置、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的角度分析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旨在提高该课程一体化教学效率和水平,提高学生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通过回顾2009年以来各地技工院校进行的三轮工学一体化课程与教材的创新改革,分析梳理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并建构了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体系,总结了其特点。同时,提出了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时的注意事项,旨在更好地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