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的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保护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机 构】
: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白城市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02),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黔省专合字(2011)46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的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保护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选取了生境质量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为评价参数,来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再借助空间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了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结果显示,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总面积达37 662.6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37%,涵盖了582种指示物种,占全部指示物种数目的94.0%。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共有6个,分别是:黔东北—梵净山、佛顶山为中心的高中山、中山山地;黔北大娄山区及赤水河、习水河河谷;黔东南雷公山、月亮山区及都柳江河谷;荔波—独山喀斯特低中山地;黔西北威宁草海高原湖泊;黔西南南盘江、北盘江及红水河谷。通过分析结果,建议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全面调查和长期动态监测,并利用3S技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信息数据库,以便更好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研究服务。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现阶段,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及其在计算机应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实践能力 培养 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20-02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技术如此
通过对渭河流域1813—2017年旱涝灾害资料的收集整理,重建旱涝等级以及指数序列,采用滑动t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近200年来旱涝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0年来
为揭示黄土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耦合关系,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格局,利用GIS、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软
● 课程现状与问题 1.学科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基础模块,是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现状等;另一方面为职业模块,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 2.学生学习现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初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和社会青年为主,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各
本文认为,小班化及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比较符合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规律。“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培养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能胜任岗位需求。传统的大班教学,虽然
前言: 利用一个教学APP(在这里是一种广义的APP概念,即前端应用的意思)及其背后的平台构建一个课程空间,用以支持一种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建设,已经有了很多尝试,从最早的博客、论坛,到教育主题网站的搭建,利用QQ空间、微信等公共即时通信平台,利用Quip、印象笔记等带有协作功能的APP,还有利用带有分享、沟通功能的校讯通网络平台等,特别是在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有通用授课系统设计思路的网络活动课程平台
摘要: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物联网技术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当前教师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讲解信息技术内容存在的不足,改进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基于物联网技术框架,笔者以一个信息流程为指引,设计了六个分项实验项目和一个综合课程设计项目,使得学生在循序渐进掌握物联网技术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系统地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管理活动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实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