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六性,有效提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本文从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把握时机,注意参与性;激发兴趣,注意探究性;探源寻根,注意主动性;互动交流,注意启发性;认真评讲,注意鼓励性等方面探讨了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六性 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好的提问能帮助学生充分探究拓展思维。如果课堂提问被“师问生答”、“一问一答”、“分组问答”的陈旧模式所垄断,形成千人一面、约定俗成的固定模式,课堂提问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作用。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重新审视提问艺术,应做到根据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循序渐进地学好英语。
  
  一、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照顾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平时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人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一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兼顾优、中、差各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能承受的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
  如教师出示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及句型这类认知水平的提问一般适合用于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对比,如What’s the passage about?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此类问题一般适合提问中等或中上水平的学生;要求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交际,通过分析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等应用水平的提问,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或就课文话题开展拓展延伸讨论的活动一般先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
  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发展的机会,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学生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边际人”。这种教学对他们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和摧残。提问对有些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知识点掌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是学生平等发展权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这一点,切不可轻视提问对学生的意义,要通过提问塑造、保护学生。
  
  二、把握时机,注意参与性
  
  在整个班级参与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样使每个学生在有人回答问题之前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学生还未想好,教师就重复问题,或者重新组织问题,或者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这种做法似乎是一种控制时间的机智表现,但实际上,因为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之间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被提问的学生就会因来不及思考而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者懒于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减弱。特别是对待反应慢或者腼腆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避免仓促提问。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此时教师抛出引领性的问题,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让学生兴奋而又积极地投入课堂探究。
  
  三、激发兴趣,注意探究性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使学生注意教师提问的一个好方法就是问一些真正有趣味、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课堂上常见的诱导答案的问题,能泄露答案的问题,答案只有yes或no一个字的问题,其问题本身就索然无味。教师似乎是为了问而问,运用这类问题提问仿佛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却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学生渴望学习的兴趣,导致其养成不爱思考的习惯。“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提问。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或者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不要强迫他回答。严厉的强迫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容易把提问变为师生间的对抗,迫使他们放弃进一步思考的可能。有时因为缺少某些关键的信息,学生的回答是不全面的,模棱两可,或仅局限于一点,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进一步地提问并提供一些造成学生回答困难的缺失信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原问题,给出更综合的回答。通过提供补充信息帮助学生要比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好得多。
  例如,九年级Unit 14“He’s already visited the place where his ancestors lived”是一篇较难理解的阅读文章,在教学活动中,在学生阅读前我先提问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问What’s the purse of the program? 对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无法一下子准确回答,我进一步提问:
  What program is it?
  What does In Search of Roots mean?
  Who organized the program?
  When did the program start?
  Who do they organize the program for?
  What has the program done?
  What do they do during their jouney?
  连续提问之后,再回过头来提问:“What’s the purse of the program?”几乎没有学生再对此问题皱眉摇头显示疑惑了,我成功地拉回几个原本准备放弃思考的学生,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四、探源寻根,注意主动性
  
  有些教师只将目光盯在自己所确定的正确答案上,只要有学生能将这个答案答出,便对其他学生依然举着的手视而不见,继续进行自己的教学。这是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普遍做法,但如果细加分析,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些对问题还有自己看法的学生能否完全接受教师所给出的答案,令人怀疑。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会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长此以往,反而会造成一些其他的负面影响。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对问题适当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再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问题的答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去伪存真,学生能认识到正确思考问题的思路是什么,自己的观点错在什么地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观点,还能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问题应从什么角度思考研究。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时,学生的回答还可以对教师的答案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这是让学生的每一种观点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原因之一。
  
  五、互动交流,注意启发性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公正、科学的评价,这往往是很多教师经常忽略的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教老师在提问时往往只根据教材、教学参考或者自己的看法,确定答案,一旦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这个范围,教师就处理不好,要么直接批评学生,说学生回答错了,要么不了了之,应付过去,使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清。这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是很不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允许学生去发挥,正确的就大力表扬,不正确的要充分利用这种“错误”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语言互动交流的过程。当我们实施课堂提问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提问达到双方交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我们的提问使学生沉默不解,就可以改变问题的措辞方式,并给予学生鼓励信任的期待,这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改换措辞之后发问时,许多学生立即现出豁然开朗的神情,这样不仅学生原本知难而退的情绪冰消雪融,而且那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喜悦会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的发展。
  
  六、认真评讲,注意鼓励性
  
  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如果不是搭桥引导,而是另请高明,或者“恨铁不成钢”,语言中带有批评,语调上带有责备,情绪中带有烦躁等,就会使学生遭受失败的体验,从而情绪低落,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我们也常常发现:当学生尤其是“差生”答对问题受到表扬时,他们会激动不已,整堂课都会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教师,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课,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要耐心地铺路搭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愉悦的心情;当学生答对时,教师要适时表扬和鼓励。
  总之,提问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研究科学的提问艺术,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陈琳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正东.谈运用任务型教学的三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1).
  [3]杨志国.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任务型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2).
其他文献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山东省荣军医院(250000)张仲琪本文通过212例次肺心病人内生肌研清除率的计算,观察肺心病急性期肾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资料观察183例212例次肺心病
年终岁尾,在迎接圣诞和新年的时候,电影行业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季节。从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开始,北美各大年度电影奖项先后颁奖,当然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球奖和奥斯
心室假腱索39例临床分析浙江省建工医院康复科李如鸿浙江省建工医院超声室应鸣随着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普及,左心室假腿索国内外报道日渐增多。我院近年超声心动图检查习94例病人中,发
利用改进的可视化装置,研究了10°锥角的台锥型液相色谱柱内的谱带流型与柱参数变化的关系.将有机玻璃柱管加工成内圆台外方型的一体结构,选择折射率一致的色谱固定相硅胶和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被众多单位和企业所青睐,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能够增强档案的利用效率,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但是,虽然信息化档案
本文研究了57例常见先心病(PDA、VSD、ASD、TOF)患儿及60例正常儿童心导钠微分环(CADL).结果显示:先心病CADL环体缩小,形态无明显变异,C相、E相和总环体的面积及校正值较对照
The authors utilized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o rapidly and accurately type a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ly repeated loci (VNTR loci) of the 3’ flanking re
复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好复习课。本文列举了两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The review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
频域心电图对冠心病早期诊断价值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陶可胜,尚玉莲,朱俊清,朱效梅,赵秀云,许红玲频域心电图(rrequency—domaincorrela—tlv”CardiosraPhy,FCG)自1986年问世后,国内陆续报道。我院于1990年... Early detection of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文坛大师辛弃疾的千古名句,绘出了烟花爆竹菁华荟萃、灿若星辰的壮观与绚烂.然而,各地频频响起的惊天巨爆,几乎把这一古老而年轻的产业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