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真理而斗争

来源 :北京支部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思想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学说学派、思想体系,但没有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如马克思主义那样,以其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和鲜明的革命性实践性品格,对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此奋斗终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激荡着信仰的力量,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与坚守。
  上下求索  坚定对真理的追求
  上个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人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是一时的感情用事,不是追求时髦,而是经过艰苦思想洗礼后作出的郑重、神圣的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编年史上,用中国人民的屈辱和泪水记录着割地、赔款、战乱、饥荒的历史,百姓啼饥号寒。民族危亡关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上下求索,孜孜不倦地寻找救民于水火的良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而列宁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鼓舞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历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许多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深思熟虑,通过不同的途径,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引导青年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方面,李大钊和陈独秀起到了关键作用。早在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革命学生邓中夏等19人联名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继而全国多地效仿成立了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
  为追求真理,不少中国青年人远赴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深深地被马克思主义吸引,手不释卷,如痴如醉地“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写信给毛泽东:“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我愿你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乃是一个唯一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此时,毛泽东结合斗争实践,认真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英国人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三本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他于1921年1月复信蔡和森,赞同蔡和森的意见,表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即便被捕入狱,信仰马克思学说的青年人依然矢志不移,不忘学习研究马克思的学说。青年周恩来曾在被捕入狱状态下坚持组织读书会和演讲会,学习研究马克思事业生平和学说,给难友们介绍历史上经济组织的变迁、马克思传记、唯物史观的总论和阶级竞争史、经济论中的余工余值说(即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和资产集中说。周恩来后来在以化名伍豪致衫逸、衫峙的信中谈及自己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时说:“思想是颤动于狱中。”他还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写下这样的诗句:“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那(哪)有这类便宜事?”这诗句表达了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执着的信仰,为宣传真理奔走而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
  矢志不渝  坚守对真理的信仰
  共产主义的目标,崇高而美好,但绝不是敲锣打鼓哼着小曲轻松愉快地就可以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路途曲折漫长、跌宕起伏。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坚信马克思主義改变中国,在民主革命时期,既创造了轰轰烈烈的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也遭遇过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等,在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三大革命政策,制造了惨烈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据统计,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中共党员人数由近6万人锐减到1万人,基层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白色恐怖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一定会在中华大地上获取胜利。监牢、酷刑、镣铐、绞刑架,改变不了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真理的坚守。夏明翰烈士临刑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仅存的忠诚的共产党员们,在共产主义信念的鼓舞下,“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中国共产党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建立革命根据地,保存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1930年至1934年,历经国民党反动势力五次残酷的“围剿”,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红军队伍里,有不少将士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依照他们的出身,可以毫不费力地过上“出有车、食有鱼”的富贵生活。但是,为了拯救遭受苦难的民众,他们和其他红军战士一样甘愿忍饥挨饿、抛洒热血,“万水千山只等闲”。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项英和陈毅等人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凶险程度不亚于长征的艰难。他们坚持斗争,永不言弃,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共产主义真理的坚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粟裕回忆起在浙南开展游击战争的经历时,常对人说:“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不管形势怎样险恶,鼓舞我们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是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念,相信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总是要胜利的,革命前途是光明的。这个信念,推动着我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接受教训,推动着我们在斗争中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发展。”   守正创新  坚持发展真理
  党的优秀儿女,胸有远大目标,境界高远,能够超越眼前的荣辱和得失成败。他们将毁誉、进退乃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对真理的忠诚始终如一。
  1956年9月10日,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曾历数自己遭到的多次错误处分。在个人遭遇不公正待遇时、遭到错误打击时,毛泽东同志不在乎个人荣辱,依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忍辱负重地积极为党工作,最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他曾经对美国记者斯诺说,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后,马克思的观点“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在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了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逆境之中,相当多的共产党员无论挨批斗、受折磨,始终坚持说真话,坚持对真理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追求和堅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党铸就了百年党史的辉煌。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奋进新征程,更需要追求和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我们党就一定能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作者:王传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梦欣,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宁)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倡导者,同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推广者,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
期刊
我叫王波,是东城区龙潭街道的一名社工,也是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的成员。“冰雪良缘”这四个字,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当中包含着我的很多偶遇,而这些偶遇正是我成为滑雪战队志愿者的起点。  冰雪带来的缘分  2016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几个朋友约我跟他们一起去滑雪。我小时候特喜欢滑冰,一听说要去滑雪,立马来了精神:“去哪儿滑呀,远不远?”“不远,就在平谷!”“嚯!平谷还不远啊,还是算了吧。”“你就跟我们
期刊
1 引言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ing)作为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发展的深层变量之一。目前,国外的家庭功能研究中以Olson的理论影响最大[1],研究者们根据以该理论为基础编制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均显示:家庭功能与个体的情绪、情感特点
期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要求:“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在2021年秋
期刊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3日至14日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百
期刊
先农坛位于西城区东经路21号,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天坛隔路相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举行亲耕耤田典礼的场所。先农坛始建于600年前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山川坛,明嘉靖年间名神祇坛,明万历四年(1576年)正名为先农坛。坛为一层、方形,周长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  “开镰喽!”2021年8月30日,先农坛举办了一场以“岁稔年丰黍稷香·重农固本国运昌”为主题的秋收开镰仪式。开镰仪式上
期刊
“我们终于拿到了新一轮投资,感谢科委的关怀与帮助。”2021年8月3日,北京众星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企业获得数百万元融资、公司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后发出由衷感慨。  就在一个月前,该公司负责人还在为企业的资金缺口奔波。得知企业遇到融资难问题后,大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区科委”)负责人带领科室人员上门服务,根据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境,马上着手联系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最终,企业资
期刊
我叫张嘉,是中国联通的一名员工,现任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冬奥会办公室主任。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幸经历了北京申奥、举办夏季奥运会、筹办冬季奥运会的全过程。  说起奥运会,很多人会想到金牌、冠军、世界纪录。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奥运梦想,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运动员一样走上赛场。我认为,只要能够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同样可以实现奥运梦想。  努力钻研 实现“宽带奥运”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
期刊
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社区建成于1999年,居民中老人多、孩子多、流动人口多。为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由多方参与的“社区议事厅”,并组建了“阳光管家”经费使用小组、“龙之声”共建共享小组、“魅力龙泽”楼门长小组三个居民自治小组。  “通过‘一厅三组’,我们打造出一个熟人社会,实现了柔性治理,也让居民对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越来越满意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说。  “议事厅”里能人
期刊
人物简介  李久林,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和领导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昆明新机场等多项重大工程施工建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际焊接学会Ugo Guerrera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国家级工法3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