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字之书 立报国之志

来源 :北京支部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要求:“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多读无字之书,立报国之志,学真知、悟真谛、练真功、长本领,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奋斗中绽放光彩。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要做到脚踏实地,就要从小事做起,深入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艰苦的插队生活,帮助习近平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7年中,尤其是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习近平带领党员、群众种烤烟,打吃水井、打坝淤地,办沼气、办磨坊、办铁业社、办代销店、办扫盲班等,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民、惠民、利民的好事。习近平后来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青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实践中培养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品格,这是青年人立大志、做大事必须打牢的思想品行基础。开山岛上的年轻人接过守岛接力棒,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扎根农村的扶贫干部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用坚定脚步丈量脱贫攻坚之路……各行各业的青年把理想和抱负熔铸于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注入正能量。
  敢于质疑  勇于创新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广大青年要勇于创新、真学实干,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祖国大地上。
  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研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2020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不到45岁……事实表明,青年是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培育人才第一资源、凝聚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力量。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宏大目标,肩负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要坚持钻研不懈怠,坐“冷板凳”不退缩,闯“无人区”不畏难,在打牢基础的同时锐意进取,把个人追求与祖国发展相联系、科研梦想与青春梦想相结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赢得不平凡的创新成就,以青年之力点亮国家未来。
  坚定理想信念  筑牢信仰之基
  百年党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也是中国青年的奋斗史。1921年7月,13位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人参加的那场意义非凡的會议,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征程的起点。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青年学史增信,增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的是对于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人生献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增的是以自己的青春奋斗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
  在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4.2万多名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临危受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西藏边境,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戍边战士用热血和青春筑起了巍峨界碑。年龄最小的“00后”战士陈祥榕牺牲时年仅19岁,“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他在日记里写下的战斗口号,饱含了他对祖国最深最真最纯的情感,令无数国人感动。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深情寄语:“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宁)
其他文献
9月中旬的北京,“秋老虎”还有些灼人。这天下午,西三环北路一带行人并不多,恩济西商圈一家武圣羊汤门店前,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党工委几名工作人员正精打细算地和店主议价。  “羊汤原价24元,我们给‘小哥套餐’报价15元。”  “能不能再便宜点?他们来吃饭,也给你们餐馆增加客流量啊。”  “14元,真的是成本价了。”  “咱们图个吉利,13.99元。”最终,街道党工委组织部部长李金玲拍板敲定了套餐定价,“
期刊
编者的话:  在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热潮中,有一个团队在为千年古都绽放“双奥”风采鼓与呼。他们就是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讲师团联合组建的北京冬奥宣讲團。  从2017年至今,宣讲员们通过自己亲历、亲为、亲闻的故事,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向社会各界介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进展情况,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知识。360余场宣讲,受到热烈欢迎,直接受众超过14万人次,《我与冬
期刊
2016年5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入驻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以下简称“首钢园区”)。同一天,我刚一上班,领导就通知我有了新岗位——为参观冬奥会筹办工作的来访者讲解首钢园区的故事。  接到通知,我放下手里的活儿,跑进书记办公室问:“书记,您没跟我开玩笑吧?这么重要的岗位,我一个天车工干得了吗?”书记说:“你是有什么困难吗?还是不愿意啊?”我说:“服务冬奥谁不愿意啊!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可
期刊
我叫刘超英,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一名退休干部。我和奥运结缘是在1991年,那一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30年过去了,我从一名军人转业成为一名体育文化工作者,再到如今退休在家,虽然身份在变,追逐奥运梦想的脚步却从没有停下。  抒写万米奥运邮票长城  至今,我仍然忘不了30年前,我在八达岭长城脚下一个部队军营的那个晚上。那晚,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纪录片,名叫《望长城》。我灵光一闪,
期刊
我叫侯琨,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副主席、高校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研究员、多次体育大赛的火炬手……但最让我自豪的,还是被称为“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  从2012年1月到今年1月,我用9年时间,走遍了所有举办过冬季奥运会、夏季奥运会和青奥会的26个国家的47个城市。推广奥林匹克文化,让我把爱好变成了事业。  做志愿者结缘奥林匹克   2007年6月,第13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在北京
期刊
我叫刘玉坤,原来是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得过22枚金牌,6次打破过世界纪录。因为在铁饼、铅球、标枪这三个项目上都获得过金牌,因此有媒体报道称我是赛场上的“三铁公主”。  “只要你不怕吃苦,我觉得你将来会是一个能让国旗升起来的人”  我从小就喜歡体育运动。18岁之前,我是学校篮球队的后卫,经常和男孩子一起踢足球、滑冰,还打冰球,体育给了我很多的快乐。19岁那年,我进工厂当了一名电焊工
期刊
我叫孙旭,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的一名医生。2018年,积水潭医院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我光荣地成为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中的一员。  中国滑雪医生一定能做得更好  我们的战场是延庆区小海陀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小海陀山主赛道全长2950米,从海陀之巅飞流直下,垂直落差894米。赛道上风向多变、光线忽明忽暗,难度名列世界前茅。速降比赛中,运动员最快的速度超过每小时1
期刊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倡导者,同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推广者,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
期刊
我叫王波,是东城区龙潭街道的一名社工,也是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的成员。“冰雪良缘”这四个字,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当中包含着我的很多偶遇,而这些偶遇正是我成为滑雪战队志愿者的起点。  冰雪带来的缘分  2016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几个朋友约我跟他们一起去滑雪。我小时候特喜欢滑冰,一听说要去滑雪,立马来了精神:“去哪儿滑呀,远不远?”“不远,就在平谷!”“嚯!平谷还不远啊,还是算了吧。”“你就跟我们
期刊
1 引言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ing)作为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发展的深层变量之一。目前,国外的家庭功能研究中以Olson的理论影响最大[1],研究者们根据以该理论为基础编制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均显示:家庭功能与个体的情绪、情感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