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期坐诊老中医 夏睿明 1924年生,早年拜师于名老中医杨植樨、唐阳春门下学习歧黄之术,1958年始担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及中医教研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从教三十余载,行医七十个春秋。现虽已近九旬高龄,但仍精神矍铄,坚持每周坐诊4个半天,风雨不懈。擅长内、妇、儿、皮肤等科之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反复腹泻伴腹痛抽搐 案例:患者女,56岁。1年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腹泻,经医治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坐诊老中医 夏睿明
1924年生,早年拜师于名老中医杨植樨、唐阳春门下学习歧黄之术,1958年始担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及中医教研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从教三十余载,行医七十个春秋。现虽已近九旬高龄,但仍精神矍铄,坚持每周坐诊4个半天,风雨不懈。擅长内、妇、儿、皮肤等科之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反复腹泻伴腹痛抽搐
案例:患者女,56岁。1年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腹泻,经医治后时好时发。腹泻时大便呈稀溏便或稀水便,好时每天大便2~3次,差时每日大便5~6次,伴恶心或呕吐,甚或出现腹痛,腹痛甚时则出现短暂昏倒或抽搐,昏倒时似有短暂之意识不清。西医诊为慢性痉挛性癫痫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就诊时,面色少华,舌稍红,白薄苔,脉缓。
方子:先服乌梅丸5剂,无效,且患者无口渴之症。遂用肉桂10克,制附片、炙甘草、大枣、蝉衣、僵蚕、诃子各15克,党参、乌梅各30克,白术20克,干姜12克,焦槟榔6克,水煎服。连续服用1月,泻止,腹痛昏倒抽搐均未再现。
方解:该案为久泻伤阴之象,非乌梅丸所宜。《伤寒论》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患者之腹泻、昏倒或伴抽搐之病皆因于寒。盖久泻者,脾阳不足,寒从内生,至脾运失司而泻,而脾阳有赖于命门之火温养,病久及肾,需脾肾同治。于是用理中温脾阳,附桂复命火,使脾运复职,水湿自运。辅乌梅养阴制燥,诃子收酸止泻,槟榔止痛止泻,蝉衣僵蚕解痉,药中病机,得以治愈。
其他文献
冬季气候干燥,粉尘较大,眼部容易疲劳,是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预防。急性过敏性结膜炎一般会伴有眼睛奇痒,有多量黏丝样的分泌物,眼睑可见滤泡和乳头增生,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角膜溃疡,甚至影响视力。 如果出现眼睛发痒、红肿,且暂时不能就医,可采用眼睛局部冷敷或冰敷方式,可短暂止痒“救急”,同时应尽快就医,排除容易与过敏混淆的其他眼病。具体做法为:用冰冷的毛巾或纱布敷于双眼,时间为每次15~2
全世界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足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非常严重的一种,从轻度的足部麻木,到严重的溃疡、感染,其“杀伤力”不容小觑。中医脉管病泰斗奚九一教授开创的“祛腐清筋术”,可以将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降至4%以下,是众多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近日,记者采访奚九一教授的弟子、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曹烨民教授,请他为我们详解—— 冬天晚上泡个热水脚,不仅能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促进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痛彻骨, 病程缠绵难愈,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性疾病,其致残率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就连美国纽约一家著名医院院长也坦言:“凡病程2年以上者多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一旦患了类风关,很多患者就心怀恐惧,认为患了“死不了的癌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只要突破治疗中的“4大壁垒”,类风湿关节炎并非“不死的癌症”。请看本期名医谈病—— 类
吃药要靠喝水来送服的常识大家都懂,但就有些“忙人”为了图省事直接干吞药片,也有些“猛士”为了显示自己的吞咽本领高强而这么干。在他们看来,一吞一咽就能把药片吃进去,至于药片是否到了应该起作用的位置,他们可没想这么多。事实上,干吞药片,最容易使药片粘在食管壁上,一些对食管黏膜具有刺激性的药物(例如氯化钾、双磷酸盐等)长时间滞留食管,可能会造成胸骨后疼痛、烧灼等不适,严重时还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和食管
“四君子汤”是中医经典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良药苦口利于病,不过并非一定要吃药才行。在身体里,有组穴位,正好可起到“四君子汤”类似的功效。组合按摩对应穴位,对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效果很好。 人参对应肚脐下两指处的气海穴,能补气健脾养胃。用掌心在穴区小范围快速摩动,使热力渗透下去。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对应足三里和阴陵泉,可用点揉法。炙甘草补气健脾,对应的按摩是“开四关”:点揉双
每分钟120步,锻炼效果最好 专家指出,步行锻炼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健身方法,对身体大有好处,不但低碳环保,而且健身祛病。清代名医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说:“坐久则络脉滞,步则舒筋而体健,从容展步,则精神足,力倍加爽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健步走都是值得推广的廉价处方。 那么健步走是不是我们平常的步行呢?其实两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因为健步走是一项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讲求姿势、速
祖国医学认为,舌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常练“舌功”,可使邪火不生,五脏平安,气血顺畅,祛病强身。 练“舌功”有以下诸法:(1)先平心静气,而后将舌在口中不停地搅动,此谓之赤龙搅海。使口中唾液不断增生,待唾液满口时,分三口徐徐咽下。明代医家龚居中对此评价说:“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2)每晚睡觉之前,舌抵上腭,目视头顶百会穴,提缩肛门,咽津漱
怎样才算是个好医生?技术好,医德高?这当然都很重要,但我认为,好医生首先应是个好“农民”。 什么是好“农民” 小时候,父亲带我去地里干活,有两次经历让我至今难忘。 一次是去棉花地里除草,父亲给我分配了一块地,告诉我要把棉花苗周围的杂草除掉,否则它们会分食土里的营养,使棉花苗无法长大。我又拔又锄,不到半天,活干完了,虽然很累,但心里美滋滋的,就等着父亲表扬。3天后,父亲从地里回来,脸色很难看,
小病小症,看看外国医生怎么做 面对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一些紧急情况,很多人会一时间束手无策,不妨看看英国医学专家们是如何应对的。 晚饭吃得太晚宜左侧卧位睡觉 如果晚饭吃得太晚导致消化不良怎么办?伦敦诊所的胃肠病专家彼得·费尔克拉夫建议,左侧卧位睡觉。他解释:“晚饭过晚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睡觉时胃酸反流。由于胃体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左侧,如果左侧卧位睡觉,胃酸就会积滞在胃部而不容易反流进食管里。”
●本期坐诊老中医 潘文昭 潘文昭,香港注册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本刊编委。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逾50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及尿路结石等。 镇静安神新组方 方药及用法 元胡、甘草各12克,牡丹皮10克,苏木9克,郁金13克,远志8克。加水1000毫升,煎沸后改用文火(即小火)煮40分钟,分2次温服。其中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