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腐清筋术 中西医结合挽救糖尿病足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世界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足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非常严重的一种,从轻度的足部麻木,到严重的溃疡、感染,其“杀伤力”不容小觑。中医脉管病泰斗奚九一教授开创的“祛腐清筋术”,可以将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降至4%以下,是众多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近日,记者采访奚九一教授的弟子、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曹烨民教授,请他为我们详解——
  冬天晚上泡个热水脚,不仅能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可有这样一群人,泡脚不仅不能享受到舒适,稍不注意会被烫伤还会导致无尽的痛苦,他们就是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资料表明,最终有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足病,其中约40%的糖尿病足病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手术。为此,我国脉管病泰斗奚九一教授经过多年研究,采用“祛腐清筋”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将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降至4%以下。那么,这种治疗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腿疼烂脚丫或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因血管闭塞缺血,组织失去活力,导致神经病变、足部失去感觉,并且合并感染,由此而导致的坏疽。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造成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来自3个方面: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和感染。神经病变会使患者足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妨碍患者对一些不合适因素进行调整,如袜子过紧和鞋子过小、洗脚水过烫等,进而就会使足部受损,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足部肌肉萎缩,最终引发足部畸形、诱发坏疽;下肢缺血则会使已有的溃疡难以愈合、迁延反复,缺血本身又是造成皮肤溃疡的重要原因,双重作用下,极易诱发坏疽;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者,体质差、抵抗力弱,很容易就会被一些外源性的细菌、病毒侵袭,一旦发生感染,往往难以控制,最终也会导致坏疽的产生。此外,长期的高糖状态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等,都可能导致人体大小血管、神经、肌腱、筋膜等组织发生病变,足部组织代谢失调,循环、营养障碍,感觉迟钝或丧失,进而易于损伤或被细菌、霉菌等侵袭,最终形成糖尿病足坏疽。
  因此,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莫名的腿部抽筋,不要认为只是缺钙;走上几步就累,不要认为只是年老力衰……因为,对于有长期糖尿病史的患者而言,下肢麻木、疼痛、发凉或烧灼感,或触觉、痛觉、温度觉、震动觉减弱或消失,足部有水疱、皲裂或甲沟炎等,都有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前期症状。
  截肢后死亡率仍很高
  糖尿病足的危害甚广,针对此症的专科规范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曹烨民教授介绍说,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首先仍是要降糖,保证血糖控制理想,同时进行一些抗感染的治疗,并要做好多重危险因素控制,如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改善下肢供血、供氧等。主要是抗凝、溶栓、抗感染等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常用丹参片、川芎嗪、蝮蛇抗栓酶等药物,或进行血管外科手术。最后,如果还不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对于较严重的坏疽,常常就是采取高位截肢术。但截肢后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如何降低截肢率、死亡率、复发率,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关键。
  “祛腐清筋术”疗效显著
  1987年,全国著名脉管病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奚九一教授经过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足中,非缺血性肌腱变性坏死症发生率最高,占85%以上,其截肢率最高、危害最大。他率先提出了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奚氏糖尿病足筋疽”这一新的病理类型和命名。
  作为奚氏的得意门生,曹教授深得师傅真传。他介绍说,奚氏糖尿病足筋疽的临床表现为足背、足底、趾跖部红肿高突,按之可有波动感或已有溃破,腐筋外露,渗出物秽浊恶臭,引流不畅。奚氏认为,该病的病机为“久消气阴两耗,筋腱失养;高糖生湿,湿滞筋痹;郁而化热,筋腐成疽”,辨证属热证、阳证,治则为“急则清之”——急性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清法”治疗,清热祛湿解毒。
  “一般我们建议,清创越早越好。”曹教授表示,奚氏疗法主张采用独特的“祛腐清筋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变性坏死肌腱、筋膜;用“啄食法”清除病灶处肌腱、筋膜及周围已发生坏死的组织,消除积脓及臭秽分泌物,用双氧水或0.5%甲硝唑液冲洗创面;也使用二宝丹、三七丹等中药,沾于棉线条拔毒祛腐引流。这种外治方法,在保住患者肢体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经过10余年的临床探索和总结,“清法”的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截肢率降到4%以下,死亡率仅为1.5%。对患者远期随访2年,复发率为8.9%,重复治疗都仍有效。这项成果曾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防控糖尿病足4注意
  曹教授特别指出,正如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糖尿病足的神经和血管病变也是不可逆的,最好的方法还是在于日常预防、早期发现,尽早介入治疗。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护足保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不要吸烟。已有研究证实,吸烟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加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因此一定要戒除。
  2.每天检查足部。除了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每天进行足的自我检查,可在清洁足部后观察双足包括足底有无红肿、水疱、伤口、裂口以及其他创伤等,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隐患,及早到医院诊治,避免病情加重。同时,还应戒除不良的穿鞋习惯,避免赤足在室内外行走或赤足穿鞋,减少足损伤的发生。
  3.避免足部受伤。冬天要避免使用热水袋、热水壶等给脚部取暖。洗脚时水温一般不要超过37℃,洗之前可以用手或肘测试水温,如果用温度计则更好;洗脚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面、趾间缝擦干;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糖尿病患者由于泌汗神经损伤致出汗减少,容易导致足部皲裂,可在清洁双脚后使用适当的润滑剂或乳膏以保持足部皮肤润滑,但不要在脚趾间应用。
  4.正确处理足病。不要自行用剪刀或在浴室里处理鸡眼及老茧,也不要用化学药物、强腐蚀液治疗,应去医院找专业人员处理。如果有足癣要及时治疗,以免足癣诱发足部感染。同时,日常修剪趾甲也要非常当心。趾甲不要剪得过深或过短,否则易引起甲沟炎;应横剪趾甲,不要将趾甲的边缘修成圆形或有角度,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
其他文献
中医认为,人体的精气神是人体活动的根本,古人称为“三宝”。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统帅,思想意识及一切生命活动都由神来指挥。《素问》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步入老年,要诊惜“三宝”,更要激发神的功能。为此,可对身体中心穴位,即“五心”,经常按摩,可以养神健体。  顶心:即头顶中心的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用中指按摩揉压2~3分钟,可醒脑提神,振奋精神。  胸心:即膻中穴,位
取橘红3~6克,绿茶5克,开水冲泡20分钟,每天1剂,随时饮用,具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之症。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橘红,又称化橘红,其味苦,性辛、温,有化痰止咳、理气健脾、消食等功效,常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吐痞闷等。橘红为理气化痰之要药,研究表明,橘红有显著的镇咳、祛痰、抗炎、抑菌作用,还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但橘红药性偏温,更适用于
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刻,还好脑卒中不像脑肿瘤病因不明,该病完全可防可治,只要记住5句话并践行,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句1:8个高危因素,高血压排第一  脑血管病的病因相对明确,主要有8个高危因素,分别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吸烟、肥胖或超重、缺乏运动和卒中家族史。如果具备3个或3个以上因素,即属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即为中危人群
上期《腿上的动脉也硬化》一文,我们知道了刘老师的腿痛是由于下肢动脉硬化、腿上肌肉缺血引起的。那么,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该怎么治疗呢?  刘老师到了血管外科就诊后,我根据症状初步判断了他的腿痛原因,然后,通过测量脚踝部的血压与上臂的血压比值(称为踝/臂比),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安排刘老师住院后,我在他腿上的血管内放了一枚支架,刘老师的腿痛很快就好了,脚也不凉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根据患者病
我患有IgA肾病,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后,尿蛋白水平恢复正常了,但肌酐指标还是偏高,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山西 王先生  王先生:  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可以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如果是慢性肾损伤的患者,肾脏实质受损的部分会比较多,受损程度也会比较严重,肾脏排出肌酐的能力也会
肩井穴 缓解腰酸背痛  主要手法是捏,即将拇指放在肩井穴的位置,其余四指放在对侧,前后对应用力,向上做提捏的动作,每提捏一次后稍做休息,再次提捏。也可以自颈至肩、由内而外做提捏动作,还可以拍一拍、搓一搓,动作要轻柔缓和,切忌用暴力,反复操作10次即可通畅局部气血,缓解肩背部的肌肉痉挛。按摩后人会感觉很舒服,很放松,没事可以跟家人互相按按。  合谷穴 预防便秘通肠道  轻度的便秘,揉揉手上的合谷穴,
我儿子今年6岁,活泼好动,面色红润,身体很好。但他每隔20多天就会出现腹痛,有时伴呕吐,多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请问他腹痛的病因是什么?应如何诊治?生活中有何需注意之处?  广西百色 黄家乐    黄家乐读者:  腹痛病因很多,其轻重、缓急不同,提示的病变也不相同。急性腹痛伴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便血、面色苍白、意识改变,病因可能是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过敏性紫癜、胃肠
核酸是生物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体内,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们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的核心物质,因为呈酸性,科学家称其为核酸。  核酸是细胞内极其重要的核心物质,虽然它只占细胞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作用却很大。它支配着蛋白质的合成,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变异等一切重大生命活动,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生命在于运动,但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高强度运动不仅有损关节,对心脏来说负荷也过重了。下面3种简单易学的低强度运动,老年人不妨学一学,对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猫弓腰式伸展  具体做法:全程四肢着地,手与肩膀垂直,膝盖与臀部垂直;需要缓冲的人可在膝盖下面垫上毛巾。起始时背部保持平直,然后将背部向上弯起,臀部保持向下的姿势,坚持此姿势10秒钟;之后扩展胸部,使背部向下陷,坚持10秒钟。按此方式上下
冬季气候干燥,粉尘较大,眼部容易疲劳,是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预防。急性过敏性结膜炎一般会伴有眼睛奇痒,有多量黏丝样的分泌物,眼睑可见滤泡和乳头增生,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角膜溃疡,甚至影响视力。  如果出现眼睛发痒、红肿,且暂时不能就医,可采用眼睛局部冷敷或冰敷方式,可短暂止痒“救急”,同时应尽快就医,排除容易与过敏混淆的其他眼病。具体做法为:用冰冷的毛巾或纱布敷于双眼,时间为每次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