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晶体中Mn2+与Fe3+杂质中心的缺陷结构研究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建立在强场图像和自旋 轨道耦合机理的高阶微扰公式研究了ZnO晶体中Mn2 +和Fe3 +杂质中心的零场分裂 .研究发现 :Mn2 +和Fe3 +离子不能占据准确的Zn2 +位置 ,而是沿c3 轴方向各自位移一段距离ΔR .这些位移及与此相关的缺陷结构也为Newman叠加模型所证实 . The zero-field splitting of Mn2 + and Fe3 + impurities centers in ZnO crystals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high-order perturbation formula based on the strong-field image and spin-orbit coupling mechanism. It was found that Mn2 + and Fe3 + ions could not occupy the accurate Zn2 + But shifted a distance ΔR each along the c3 axis.These displacements and the related defect structures were also confirmed by Newman’s superposition model.
其他文献
将磁性基质Co0 .5Fe2 .5O4与ZrO2 进行组装制备出磁性固体酸催化剂 ,采用TEM、DTA、XRD、FTIR等手段对Co0 .5Fe2 .5O4/ZrO2 磁性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研究了Al2 O3 担载的硫化CoMo催化剂上NO被H2 还原的规律 ,并考察了不同Mo含量的CoMo/Al2 O3 催化剂、单一的Mo/Al2 O3 和Co/Al2 O3 催化剂 ,以及原料气中H2 /NO比对反应活性
报道了掠入射软X光平面镜反射率标定实验.实验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B束线及反射率计靶室,在束流35 mA~110mA、贮存环电子能量2 GeV专用光运行模式下,在50 eV~850eV能
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了自由钒氧酞菁 (VOPc)和钒酞菁 (VPc)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图像 ,与实验观察结果相当符合 .理论STM图像都显示出亚分子内结构 ,外围呈四叶状 .
通过实验测定了黄原胶溶液在流变仪中的流变性、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变性和残余阻力系数 ,用不同的浓度、注入速率和岩心渗透率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随浓度增加 ,黄原胶溶液
报道了含有自由羧酸基的新型稀土金属离子YⅢ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测定.具体结果如下:分子式(NH4)3[YⅢ(ttha)]·5H2O(ttha=三乙四胺六乙酸),单斜晶
以二氧化碳为流动相,ODS柱为固定相,测定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容量因子。从宏观热力学出发,研究了溶质的超临界流体色谱
在 35 5nm的激光作用下 ,利用扩散分子束技术和四极质谱装置相结合研究了气相Si(CH3 ) 4分子多光子电离 (MPI)质谱分布。测量了Si(CH3 ) + 4,Si(CH3 ) + 3 ,Si(CH3 ) + 2 ,Si
用射频溅射法将立方氮化硼(C-BN)薄膜沉积在p型Si(100)衬底上,薄膜的成分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和X射线衍射谱标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工作气压对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YIG纳米晶粉体材料 ,分析了合成条件 (pH值、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以及热处理等影响材料合成的主要参数 ,利用DTA ,TGA ,XRD ,TEM等手段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