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西路军精神 筑牢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九军、第三十军、第五军及骑兵师、妇女先锋团等部队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随后,因战局变化,又根据军委命令组成西路军,转赴河西,独立开展创建河西根据地并打通与苏联国际通道的战略任务。虽然西路军西征终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缺粮少弹、任务多变等因素归于失败,但西路军21800多名将士,在极端艰难困苦条件下,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等部十余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历时5个多月,激战百余次,纵横千余里,歼敌2.5万余人,重创了西北反动势力马家军的有生力量,策应了河东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的战略行动,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河西的影响,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
  西路军的历史,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惨痛的失败,但是,失败是成功的基石,承认其失败,并不影响我们从中总结宝贵的经验教训,更不影响我们从中汲取鲜血所凝结的不竭的精神营养。西路军广大官兵在极端艰难、身临绝境的情况下,同6倍于己的国民党反动军阀进行了视死如归的的浴血奋战,以非凡的壮举、巨大的牺牲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壮歌。他们在艰难绝境中所迸发出来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正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核心价值的一次集中的鲜明的体现,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培育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要学习西路军矢志不移的坚定理想信念。 西路军之所以能够在生死绝境中保持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血战到底的坚强意志、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最根本的在于他们胸怀伟大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这是西路军革命精神的灵魂。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西路军将士是一支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成长、经过血与火考验的英雄部队,他们有为民族独立解放而战斗的坚定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在西征途中,他们的理想信念经受了最为严峻的考验。他们孤军深入,面对的斗争形势复杂多变,时时面临着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屡屡陷入孤立无援的险恶处境,一路遭受惨重的伤亡,没有后援,没有粮食,缺医少药,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们的理想信念。董振堂、杨克明等近3千名红5军将士与高台共存亡;9军政委陈海松在梨园口身先士卒,为顽强阻击马家军的疯狂进攻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军长孙玉清被俘后因拒绝投降而被杀害;刘瑞龙、魏传统等不幸被俘后在张掖狱中组成地下党支部与敌斗争;西路军部分电台人员拒绝马家军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归陕北——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始终坚信,他们所拥护和从事的事业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是值得为之牺牲生命而在所不惜的。正是由于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坚定理想和信念,西路军失败后,西路军左支队才在绝境中不溃散,在祁连雪山中跋涉40多天,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冲破马家军围追堵截,胜利到达新疆;失散和被俘的近5千名西路军将士,才历尽曲折艰险而不动摇,终于回到党的怀抱。1937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接见西路军左支队返回延安的领导人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等同志时曾高度地评价说:西路军战斗到最后,由你们带领一部分同志,排除万难到了新疆。这种坚定的行为,除了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是其他任何军队也做不到的。(程世才《悲壮的历程》上册,第139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思想观念日益多元、个人追求多样的时代,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考验,军队院校位于各大中城市,处在各种思想文化交锋碰撞的环境中,作为军校学员,要提高政治敏锐性,正确认识和辨析各种社会思潮,象西路军将士那样,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履行军人职责使命打牢思想基础。
  二要学习西路军忠贞不渝的“军魂”意识。 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决听党指挥,才能确保我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始终保持我军的政治本色。西路军征战过程中,当时中央军委从战略全局出发,对西路军所担负的战略任务进行多次调整,命令部队时而西进,时而东返,时而驻守,时而开进。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坚持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不动摇,坚决用中央军委的命令指示统一思想和行动,叫向东就向东,叫向西就向西,叫打就打,叫停就停。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路军,西进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和打通国际路线,是从国际国内大局出发的。此后,先是指示西路军停在永昌山丹地区,以一部出民勤,给敌人造成策应河东红军西渡黄河的假象,从而吸引敌人在黄河东岸重兵防堵,策应河东红军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央几度指示西路军东返、西进,走走停停,都是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西路军将士严守纪律,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服从大局,“在战略上起到了有利策应河东红军和友军的作用,对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555页,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在整个西征过程中,西路军由于严格执行中央从战略大局出发所作出的命令指示,也一度在局部上对西路军的行动造成了被动的影响,使其处于不利局面,这方面也存在机械执行命令的教训,但西路军指战员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指挥的行动,体现了严守纪律、令行禁止的严明军纪,体现了他们强烈的“军魂”意识,这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坚持的。而西路军将士在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中所表现的对党的绝对忠诚更值得我们学习。其中妇女团团长王泉媛的事迹最为典型,她在被俘后,虽历经磨难仍对党忠贞不渝,解放后,她的身份长时间没有被确认,但她仍坚持默默为党工作,终于在五十六年后第二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坚决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这是我军完成一切任务的根本保证。在当前部队官兵面临的政治考验越来越复杂和严峻的形势下,更要大力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围绕“三个确保”时代课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队。在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军校学员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   三要学习西路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西路军战斗的艰苦惨烈是世所罕见的。西路军西进时,正值严冬季节,气温在零下二三十度,天寒地冻,寒风肆虐,加之远离战略后方,无根据地依托,无兵员粮弹补充,所面对的敌人又非常的凶惨。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消灭敌人2.5万有生力量,靠的就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血战到底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身处大漠、戈壁和雪山,西路军孤军奋战,缺衣缺粮缺子弹,面对野蛮残暴有增无减的马家军,他们用血肉之躯坚守每一座堡寨和每一块阵地。在凉州四十里铺,30军一个连全部拼光。高台县城攻守战,五军将士用大刀与2万多敌军激战数日,誓死守城,绝不后退,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歼敌2000余人,直到战斗至最后一个人。倪家营子防御战,在弹尽粮绝的境地中,与敌人肉搏拼杀,毙伤敌1万余人。在撤进祁连山后最危急的时刻,妇女团女扮男装,接替30军268团阵地,掩护主力撤退,这样英勇壮烈的事迹数不胜数。其中倪家营子之战,是最能体现西路军战斗精神的典型战例。位于祁连山北麓、甘州(今张掖市)以南的倪家营子,共有堡寨43处,是河西走廊人口较为密集的一个集团式自然村。马家军发现西路军主力集结于倪家营子,即集中兵力,实行层层包围。从1937年1月下旬起,先后出动5个骑兵旅、3个步兵旅及甘、青两省的大量反动民团,发起一次次连续猛攻。西路军依托堡寨,实行决战防御。经过几天激战,西路军总部决定将兵力收编到下营子20多个堡寨里。李先念、程世才指挥红三十军扼守西南方向,这里是敌军重点攻击的重要目标。军指挥所仅离前沿阵地二、三百米。敌人每次进攻,都集中两个旅以上兵力,先用大炮轰击,再以骑兵开路,发起集团冲锋,战斗十分惨烈。红军战士弹药匮乏,主要靠大刀、刺刀与敌拼搏,“每个屯庄周围,每个指战员的面前,都是埋葬敌人的坟场。他们的子弹打光了,就用大刀、长矛、木棍、石头、树权同敌人拼搏……武器没有了,就抱住敌人用牙咬,用手撕,拔掉敌人的胡子,扼住敌人的喉咙,咬掉敌人的耳朵、鼻子、手指……他们用生命、理想迸发出的全部力量,以一当十,以百当千,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反复拼搏,日夜厮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册第81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阵地失掉,夺回,再失掉,再夺回……红军指战员无日不战,每天都要打退马家军的多次冲锋,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着每个堡寨、每寸土地,捍卫着西路军的荣誉和尊严!倪家营子血战,历时40个日夜,红三十军与红九军、红五军相配合,在极端险恶的形势下,英勇杀敌,威武不屈,共歼敌1万余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西路军这种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艰险不畏惧,面对绝境不退缩的精神,永远是我军打不垮、拖不烂、困不死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引导军校学员学习西路军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他们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顽强意志。把西路军精神渗透到培育核心价值的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军校学员强烈的使命意识,不断锤炼爱军精武、英勇善战的作风品质,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忠实履行使命上来,为下一步走上部队工作岗位、投身军队建设实践打牢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在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水平的浪潮中,教师角色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教师们作为“文明的传承者”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了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许都发现当前很多的学生在减负提质的改革中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反而更加的辛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节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第一节地理课上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整个初中乃至高中阶段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状况。那么这第一节地理课怎么来上?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略陈管见,以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分析教材  要上好地理课,教师课前就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心准备。由于学生刚由小学阶段步入初中,从未上过地理课,这就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谈了一些粗略的策略和做法。  关键词:有效性; 兴趣; 技能; 精讲精练; 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
期刊
在离城较远的乡村,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的制约,造成文化的落后。在英语教学加大难度,因此给教师提出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小学高英语学习效率问题,应该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小学英语教学定位为:激发兴趣为主,听说领先,语法教学为次。于是,我们在太多的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每进行一个环节的教学,都有很大的一段时间用来让学生说说做做、演演唱唱、听听画画,整堂课沉浸在一种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新目标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宏伟蓝图,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笔者结合教学和管理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当好班主任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性“四方面”:做思想工作的艺术,表扬学生的艺术,批评学生的艺术,家访的艺术。  关键词:浅谈; 中学教育; 班主任工作; 艺术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正在深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班主任难当,但教育工作的需要,班主任必不可少,尽管班主任事多,学生难管,但只要我们对学生怀着一份深厚的感情,耐心而细致地教育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班级的主人,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生定会健康成长,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也会感觉轻松。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素质和修养  新时期的初中学生个性强、思想活跃,与社会接触多,受社会影响大,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受不良社
期刊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共鸣的沃土,是加速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师生共同创造实践的催化剂。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能固守原来的教师中心的做法,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要坚决摒弃“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的传统宗法观念,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地位,使他们在拓展自由思维的心灵空间和毫无羁绊的任意驰骋中领悟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创新欲望的火苗借着师生平等的春风越燃越旺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几点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习兴趣; 参与意识; 生活实际;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面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价值的人才,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语文; 新课程; 改革; 角色; 定位; 终身学习; 授课者; 引导者; 校本教研; 师生关系; 挑战; 机遇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体系在功能
期刊
摘 要: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与运动技能,使其长期乃至终生受益。  关键词:初中; 体育课程; 健康体育; 快乐体育  一、初中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课程教学内容泛化,体育技能学习淡化  新课标强调“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等体育教学目标,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