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灌输式”与“先学后教”文言文教学的优劣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采用灌输式教读法,使得文言文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本文主要从洋思中学所提倡的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个角度来探讨与“灌输式”文言文教学的差异。笔者试图找出每一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建议,兼容并收,使之更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灌输式”;“先学后教”;主导;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浓缩了我国古代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认识,传递着古圣贤智慧经验所蕴含的潜在力量,所以学习文言文能传承文明、提升人格。由于文言文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跟现代汉语相去甚远,且和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加上古文阅读呈现样式和现代汉语阅读样式差异大,在教学中扫清阅读障碍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洋思中学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将通过分析传统“灌输式”文言文教学和“先学后教”这两种教学模式在文言文学习中优劣,并提出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使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从而促进目前的文言文教学。
  一、“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
  “灌输式”的文言文教学长期采用的传统模式可用教师 学生 课本 粉笔来表示,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以传授文言文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把教参里的知识点生硬的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
  (一)这种模式的长处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及时修改。老师所要教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修改,备课时老师可能会对教材、学生进行充分预设,但是课堂的学习主体是活的,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把握好主要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收获。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节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流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每节课都有难点和重点,对于难点来说学生都不能真正的理解,表情可能是疑惑不解,所以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及时地调整授课的进度,或调整授课内容,或者改变授课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讲的内容一股脑儿的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学生不用去思考,只要拿着笔记、背、诵。没有完全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种以“讲授──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多沿用“简介作者和背景──导入新课──翻译文章──记住重点字词──背诵課文──布置作业”这种陈旧的程序,忽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所以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1.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2.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3.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生怕学生掌握不了这节课的知识点。
  总之,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有其成功的方面,但它的局限性使学生不能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厌烦,改革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文言文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首创并广泛应用且成效卓著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流程是:1.示标。2.指导。3.先学。4.后教。5.训练。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
  1.自主学习环节:本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阅读课题,对重点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查阅、积累、记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分组查找、交流、记录全组共同的生字,并由组长牵头进行检测、反馈生字词掌握情况;小声试读全文,小组交流、明确长句断句;以致反复朗读直至熟练。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基础检测并反馈。
  3.出示目标(文言文学习目标通常设置为:①读②译③析④背等四个目标。对于篇幅较短的课文,可将预习和展示训练融为一体即将四个目标在一节课内完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则要分预习课和展示训练课,要两课时完成;预习课通常完成目标①读②译,展示训练课完成目标③析④背。)
  4.学习过程
  (1)读:在这个环节中,要极其侧重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小组内读文→组内展读课文,小组齐读→班内展示朗读,班级齐读。
  (2)译:此环节侧重于基础性学习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大意,记录共性疑难→班内释疑解疑→记忆重点词句解释→独立疏通文义→小组推荐学生译文讲解→其余学生补充、纠正、完善。
  (3)析:本环节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训练
  出示目标→组内回顾文章内容→结合习题、批注加深理解→品析优美句段→写读后感→小组内交流、讨论,统一见解→小组汇报,组间补充、纠正→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拓展延伸→教师小结或学生汇报小结。
  (4)背:本环节侧重于训练学生目的性记忆的能力
  学生独立背诵→先背下来的同学到黑板展示默写→后背下来的同学在组内背诵展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二)这种模式的长处
  这种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老师提前布置本节课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去查资料、与同学合作学习来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网上查阅资料,主动地去查阅相关的书籍,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在这个查阅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去掌握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做好标记,拿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流,再不懂的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最后做一些练习来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真正地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
  (三)这种模式的弊端
  这种教学模式适合自觉性比较高的学生和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对于一些相对“懒”的学生来说这无外乎增加了他们的课外负担。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身边有充足的资源,比如网络资源,书籍资源,方便学生去查阅。
  总之,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也不例外,但总体来说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式,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文言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三、恰当地运用文言文教学模式,优化文言文教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新型文言文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灌输式”文言文教學模式,虽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因此,在摒弃其过时落后因素的同时,对其合理成分应当重新加以审视和适当运用。“灌输式”文言文教学与“先学后教”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取所长、相互补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的学习一方面需要老师的讲解,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自主地去识记相关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在课前要给予明确提示,明确阅读要求;课堂中采用创设情境,多角度诵读,学生自主翻译理解,教师适当点拨,巩固练习的环节,把“灌输式”文言文教学中的优点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文言文绽放出它独有的光彩,成为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一类文章。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形式时,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不仅能真正学懂课本所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熊俊峰.文言文语感教学的操作步骤[J].中学语文,1999,01.
  [2]崔素云.立足吟诵、添新加趣──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例说[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9.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丰产增收是养强群的目的。蜂群是蜜蜂繁衍后代的个体单位,强群标志着繁衍后代的个体成熟,要增殖新蜂群了。分出新群之前有一个阶段,养蜂人通称为“分蜂热”。此阶段蜂王与工蜂逐
【摘要】小学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给学生传授了基本的语文知识,还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信息化知识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它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了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主要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的突飞猛进下,传统的小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相对来说是较为枯燥的。为了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阅读教学板块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虽然读与写都是语文阅读学习中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特点,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文学作品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这使得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内容。多元解读不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改的必然要求,研究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
通过分析YE-50型纸箱试验机产生的零示值变化的原因,对该机进行改造为电子数显式的智能化试验机。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提出了以读悟写,仿写起步;放飞想象,拓展思维;画画写写,写画结合;学写手抄报,读、写、画三结合的对策。  【关键词】读写画结合;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我校一、二年级引用了“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教改方法,帮助孩子较快地掌握语言的连贯性,有
一、肥胖的严重危害肥胖是现代疾病之源,可以引发多种常见的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就是肥胖的一对双胞胎。胖人易患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这是因为肥胖和糖尿病存在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阅读能力作为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必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现状,并针对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