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计较的美国人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夏,刚过完十七岁生日的我来到美国上高二。出国之前亲戚朋友都说,年纪小出国好,容易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能更好地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对学习也会起到帮助。四年多过去了,回头总结一下自己的留学生活和经历,我在当初来到美国的时候的确比较快就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也非常赞同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价值观。但是作为一个在国内出生、长大的中国人,这四年我在美国还是耳闻目睹了许多东方人的价值观来看理解很难置信的事情,这些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很高兴能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美国人喜欢开派对,一到周末肯定有人开派对,邀请一大帮人去参加。
  有时是因为有重大运动比赛开派对,像每年一度的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之间进行的橄榄球比赛,总能吸引当地很多人,我们学校(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篮球队的教练会邀请所有人去他家一起看比赛。因为处在两州边界,被邀请的人中总是两队的支持者都有,但是和他一起支持俄克拉荷马州队的人能坐在房间内沙发上看球,而支持德克萨斯州队的人就只能坐在后花园的板凳上。
  有时是因为有节庆开派对。我有一年在老师家中过圣诞节,就没少参加派对,有专门邀请同事来参加的派对,有专门邀请朋友来参加的派对,还有就是和家人一起的派对。来参加的人少则十来个,多则二三十个。
  


  有时干脆就是为开派对开派对,主人请些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特别热衷于参加这类派对,一个星期紧张的学习,到了周末当然要放松放松。对于美国人如此热衷于参加各类的派对,我很反感,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被人邀请去参加派对自己还要带些食物。主人主要提供场地和饮料,客人带来的食物大家一起吃。更有甚者,主人会直接向客人索要一定的费用,用来购买派对时吃的食物和饮料。被人邀请还要付钱,并不会扫任何人的兴致,美国人反而都很乐意,交完钱玩得更痛快。
  如果说和朋友间在经济上计较点还情有可原,但如果和家里人,甚至和父母都斤斤计较,美国人是不是也太过分了!在美国有90%的人信仰基督教。每到星期天,就会有很多家庭一家大小穿着整齐地到教堂做礼拜,这也许就是星期天又叫做“礼拜天”的原因吧。上了大学后,我也常被人拉到教堂做礼拜。星期天没事去教堂不是件坏事,可以认识很多人,了解美国文化,练习英语等等。有时做完礼拜,还能吃上教堂提供的免费午餐。当然,天底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当我再三表示我没有打算成为一名基督徒后,就再也没尝到这种免费的午餐了。
  很多美国人做完礼拜会去餐馆吃饭。我工作的中国餐馆每到星期天都很忙碌。在和美国客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两点让我接受不了。第一是美国人在中国餐馆吃完饭不给小费却处之泰然,而在美国餐馆吃完饭不给小费就走,服务生是会追出来索要的。第二是美国人一家三代一起来吃饭,买单时,父母、兄弟姐妹都是各付各的。有一次我碰上了一对母女吃完饭付账,女儿很坦然地问母亲:“妈妈,你自己付账吗?”“是的。”母亲也很坦然地回答,我反而成了当时最不自在的一位了!
  其实,美国人的斤斤计较不单是对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有时就连和自己的救命恩人都算着一笔明白帐。这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忘恩负义。
  在美国打官司很容易,找个律师你想告谁都可以,告不告得赢则是另一回事。在美国打官司花钱就跟打水漂一样,请一个律师每小时都是上百美元的花费。但是平常一毛不拔的美国人,为了件鸡毛蒜皮的事可以花上万美元打官司。在一件我听老师讲的案例里,这家人更是把自己孩子的救命恩人告上了法庭。
  


  在国内,学校把“见义勇为”从《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时,美国早已经在法律上否定了见义勇为的行为。在我的一堂运动比赛裁判培训课上,老师说,作为一名裁判员,如果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发生了意外,应该在第一时间找救护人员实施抢救,万万不可自己实施任何抢救措施。因为美国很多州的法律规定,除非当事人有责任,不然他的见义勇为行为是不会受到法律保护的。裁判员的责任就是吹好比赛,救人是救护人员的责任。裁判员自作主张去实施抢救,导致了严重后果是会被起诉的。
  有这样一个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例子。一个小孩的母亲下车买东西,把孩子锁在车里。当这位母亲离开后,停在斜坡上的车子开始溜车。一名路人看见情况紧急,强行把车里的小孩从车窗拉了出来。车子后来被撞毁,这名路人救了小孩一命。这名路人的行为百分之百是见义勇为,他不挺身出来救人也不会有任何责任,但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却给他带来了一场官司。这个小孩的家人极具讽刺地把小孩的救命恩人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当这位见义勇为者在把小孩拉出车外时,意外地把小孩的腿给刮伤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例如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帮助警察抓劫匪,结果却被警察怒斥。我想后面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见义勇为不但救不了别人,反而让自己也陷入危险。所以美国人干脆一刀斩,立法不支持这种行为。美国的法律非常健全,不但保护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也很注意保护一些小群体的利益。
  我们中国人最不理解的除了美国人的高度遵纪守法,再就是美国人在生活中拒绝人情受贿。人和法律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美国这两个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很大差距,就是人和法律规则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在美国,人是活的,法律规则是死的。所有人都遵守和信服法律。比如被人起诉,美国人可能立刻找个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事宜,并且请求法律援助。在中国,人是活的,法律规则也是活的。很多人法律意识淡漠。要是被人起诉,我们很大一部分国人最先想到的,可能会是哪个亲戚朋友能帮自己去找审理这件案子的法官说情或走后门私了。美国人斤斤计较,第一不需要别人欠自己的人情,第二更不希望自己欠别人的人情,因为在美国欠一个人情会很难还。在中国,很多人希望能让别人欠下自己人情,以便将来能以此为理由讨还人情。这种行为除了少数的直接的钱权交易外,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请客吃饭,广交朋友和拉帮结派等等。
  我当初从这些事感觉到美国人很奇怪,是因为我还是更习惯用在国内养成的价值观来判断事情。记得小时侯,我家从武汉搬到了深圳,经过好一段时间我才完全适应了新环境。而要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去适应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完全不同的人,就更不容易了。四年过去了,我已经适应了美国人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入乡随俗,要想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想外国人的问题,是永远也想不明白的,只有最快地学会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想外国人的问题,才能适应国外的生活。
其他文献
“你知道南非吗?”  回答“Yes”的中国人大有人在。谁不知那储量丰富的黄金钻石,鬼斧神工的桌山,金碧辉煌的太阳城还有那不堪回首的种族隔离制度。而今,新南非全国上下正载歌载舞庆祝自由民主制度建立十周年。披着七彩彩虹的南非是如此神秘,她吸引了多少学子求学南非圆那美丽的梦。到2003年底,中国在南非的留学生人数已超过3200人,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  去年央视“3.15”晚会
期刊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在党和政府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广大留学人员迎来了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揭牌的庄严时刻,这标志着留学人员自己的组织——欧美同学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早在130年前,我国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人员。一个多世纪以来,前后已有近百万学子,满怀报国热情和求知欲望,远涉重洋,负笈求学,足迹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纵观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国留学人员在各个历史
期刊
  
期刊
  
期刊
如果你远离亲人和朋友,在异国他乡经过几年的苦读,举债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后,却发现自己的MBA学位几乎一文不值,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场最可怕的噩梦。  就在今年6月,这场噩梦成了2500名南非MBA学生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因为他们就读的学校没有通过有关部门对MBA类学校的资格审查。  在此之前,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Council on Higher Education)重新审查了MBA类学校的办学资格,
期刊
编前:前几期杂志,我们陆续刊登了一些关于德国大学学费改革方面的文章,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免费午餐”的终结将为时不远矣。这不,德国大学生开始上街抗议了。我们在德国的通讯员把第一手消息给我们发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那天,我正在屋里埋头写作业,一起住的老德Dennis忽然敲开了我的房门,问:“嘿,明天你去Hannover(汉诺威,萨克森州首府)游行不?”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是噢,明天就是我们全
期刊
位于墨尔本的黑利伯瑞学校(Haileybury College)日前宣布,该校已将维多利亚州的教育证书课程(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简称VCE)引进中国。在合作的中国中学里,此课程将与中国高中课程同时教授。合格的毕业生将同时获得维多利亚州的教育证书和中国高中毕业证书。作为这一项目的倡导者,黑利伯瑞学校(Haileybury College)的副校长Ni
期刊
大平病了。  在电话里听见他比蚊子的嗡嗡声还要虚弱的呻吟后,我翻出几种药片,装了一包,坐了两个半小时的三种车辆组合(郊区快线、地铁和公交汽车)去表示慰问。  那时我住在距巴黎市区六十公里外的郊区。而大平因为课余要在市区的餐馆打工,为了方便就住在市区。在巴黎语言学校学法语时,大平和我同过三个月的班。班上只有我们两个中国人,从那时起,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大平独自躺在7平方米的小阁楼的床板上,1.82
期刊
由于国内的外汇限制,出了国以后就不能像在国内时那样,需要钱随时可以找父母要。像我每次离开国内,一般都要带上足够在国外一两年用的钱。这种情况下,自己在国外的经济相对独立了,慢慢地也学会了精打细算。  在美国,教科书可是一个大开销!美国的教科书印得都很漂亮,而且本本厚得跟字典似的。在学校发来的SEVIS表上,估算的书本费一年都要1000多美元。虽然这个预算报高了些,但记得我刚上大学第一个学期去书店买书
期刊
编前:中国留学人员现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从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着我们中国,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从这期起,我们将开辟这样一个栏目: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首先刊登的是荷兰人,他们认为,中国留学人员:谦逊的一族  他们个子不高,却谦虚友善、待人随和。他们从不抱怨,总是勤奋工作。他们喜欢默默无闻,不愿意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他们就是来自于中国的留学人员。在德尔夫特市举办的“中国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