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互动的实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唯有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踊跃思考,课堂教学才会迎来高效的春天。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策略,让师生在课堂上良性互动,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彰显,这样,地理教学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关键词:高中地理;互动教学;地理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鼓励和践行互动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涉及多个科学研究领域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酝酿互动氛围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老师应正确的运用身边的条件,创设一切机会或者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高中地理包括的内容较多,有些内容涉及到宇宙、人文、音乐;有的内容涉及到历史、政治。由于其涉及内容的跨度很大,高中地理教师要巧妙的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等。多媒体教学,许多彩色图片等的展示,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时刻做名有心人,时刻把学生的学习效率放在心上,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喜欢学习,爱上学习。
  二、设置问题,引导互动思维
  良好的课堂互动需要科学有效的牵引,而牵引的主要目标就是学生的互动思维。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常常跟随一条固定线索,而缺乏主动性和交流性。为此,教师可以以问题为索引,調动起学生的互动意识和互动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互动往来。
  1.分层问题,多面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意识不同,思维更是大有差异,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能够跟上课堂节奏的,总是只有一部分学生,更别谈全员互动的展开了。分层问题的设置就是从课堂均衡性出发,促进学生的整体参与度。分层问题,所指向的是各个学习层面的学生,兼而有之,难易结合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们活跃起来,找到自己所适应的问题方向,形成互动思维。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城市化》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关联、递进的分层问题:①城市与乡村有什么区别?②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特点有哪些?③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几个问题关联紧密,而又逐层推进,由易到难,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顺利回答第一题,中上游的学生对第二题比较适应,最后一个综合性问题则能够全员调动,让学生们都能顺藤摸瓜地去发动思维。在层次分明、结合紧凑的问题思索中,学生都主动发言,体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
  2.开放问题,个性交流要让课堂互动顺利进行,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施加压力,不能强制性命令,而要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地参与进来。为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如何开启学生的思维动力便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思考方向。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放宽思维限制,让学生敢于思维,勇于交流,让课堂在思维碰撞中越发活跃、精彩。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定的题目要有讨论价值,要能够让学生展开个性,快乐释放学习思维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时,教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你认为宇宙中,地球是绝无仅有的生命星球吗?这样的问题让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们燃起了高兴致,答案也自然分成两派,并且都主动地力证自己的观点。持肯定观点的学生从大气层、液态水等角度进行分析,而反对观点的学生则用UFO新闻来巩固自己的说辞。课堂互动热烈愉快,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自己的思维,扩展了学习视野。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上各种心理的和社会的总体氛围,是由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认知活动构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强迫的、威胁的方式,往往很难为学习者所接受。例如,课堂上教师用强硬的手段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课,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如果师生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和教师产生交流,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提高地理教学的艺术性,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比如在上“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这节课时,就可通过流水侵蚀作用的实验,让学生明白地形坡度、土壤性质、地表植被和降水强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条件许可的野外去实地探究。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则可采用地理实践的形式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一系列过程去发现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假如每堂地理课都能做到大胆创新,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会不断高涨。
  四、及时反馈,强化正确反应
  新课程实验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的师生互动,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情境探究出地理原理后,教师应及时设置新的应用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所学原理解决问题,强化对原理的掌握。例如:以黄河上游河套段河流凌汛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凌汛的形成条件,接着呈现若干河流,如鄂毕河、松花江、密西西比河、赞比西河等,让学生依据凌汛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这些河流有无可能发生凌汛。通过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总结河口三角洲形成条件,再探究刚果河河口没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教师对学生理想的反应给予表彰、鼓励,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
  总之,互动式的高中地理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是对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挑战,是广大教学工作者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思考和尝试!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者,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和尝试。参考文献:
  [1]刘阳.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335400)
其他文献
小麦(Trticum aestivum)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谷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小麦面粉可以加工成各种不同的食品,是人类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小麦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小麦贮藏蛋白中的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是决定小麦面粉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小麦种子中一类重要的贮藏蛋白,占面筋蛋白的40%。研究表明,低分子量麦谷蛋
目的:制备鼠源抗人 CD138单克隆抗体,对其进行亚型鉴定,利用 mouse IgG-Primer合成抗体基因,获得抗体基因序列;利用其基因序列构建一种能够同时靶向 CD138分子和 CD3分子的双特异
原发性肝癌(HCC),简称肝癌,是一种高致命性恶性肿瘤。除早期肝癌患者外,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存活期不超过1年。常规治疗方法除对部分早期肝癌患者有效外,对绝大多少中晚期肝癌患者疗
中枢神经系统中,5-HT神经环路是最重要的神经环路之一。这些源自缝核发出的神经轴突是由于释放神经递质5-HT(5-hydroxytryptamine),被称之为5-HT神经轴突。5-HT神经环路调控许多
摘要:"有效教学"就是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及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有效性;政治教学思想品德课不是坐而论道,大谈空洞的理论和道理,而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书本内容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否则思想品德课教学将丧失生机和活
大豆生育期间受害虫侵害严重,常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不仅会增强害虫的抗药性,使益虫及其它生态区系遭受破坏,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提高生产成本,破坏生态平衡。常规育种及栽培技术由于育种年限长,遗传资源有限,抗虫机制不甚明了,以及害虫新生物型的发展导致抗性不稳定等原因已有一定的局限性,收效不大。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使大豆达到抗虫的目的受到密切关注。本文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