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 3MPa、32 0~ 4 60℃和气体组成 (摩尔分率 )为CO 0 .0 55~ 0 .132 ,CO2 0 .0 32~ 0 .114 ,H20 .2 4 2~ 0 .4 2 3 ,H2 O 0 .2 76~ 0 .4 0 5,N2 0 .0 77~ 0 .2 71(余为CH4)条件下
【机 构】
: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 3MPa、32 0~ 4 60℃和气体组成 (摩尔分率 )为CO 0 .0 55~ 0 .132 ,CO2 0 .0 32~ 0 .114 ,H20 .2 4 2~ 0 .4 2 3 ,H2 O 0 .2 76~ 0 .4 0 5,N2 0 .0 77~ 0 .2 71(余为CH4)条件下 ,采用磁力搅拌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 ,对低汽 /气比LB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宏观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Marquardt法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参数估值 ,建立了能良好吻合实验数据的幂函数型LB中温变换催化剂加压宏观动力学模型。
At 3MPa, 32 0 ~ 4 60 ℃ and gas composition (molar fraction) of CO 0 .055 ~ 0.132, CO2 0 .0 32 ~ 0 .114, H20 .2 4 2 ~ 0 .4 2 3, H2 O 0 .2 76 ~ 0 .4 0 5, N2 0 .0 77 ~ 0 .2 71 (the rest is CH4), magnetic stirring internal circulation without gradient reactor, the low steam / gas ratio of LB type carbon monoxide The macro-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temperature shift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The non-linea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by Marquardt method was carried out to establish a macroscopical dynamic model of the pressure-dependent LB medium temperature shift catalyst which can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ll.
其他文献
介绍了越野车身前处理的工艺流程、设备和常用参数等,推荐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涂装技巧。
Introduced the off-road vehicle processing before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
生产生活中,多数事故在发生之前往往都有一段事故征兆期.如果能够重视事故征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往往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rn日前,笔者了解到某公司在送货中发生的一起人身伤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为催化剂,丁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丁酸乙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0.5g(丁酸为0.2mol的情况
以山梨醇和二(三)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在酸催化下进行醇醛缩合反应,合成了多甲基苄叉山梨醇二缩醛(简称CT),并对影响产品收率的因素和CT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CT能显著
用不同的还原法制备了Pd/C催化剂,发现用加氢还原法比用甲醛还原法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氢气压力、醋酸钠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制备时
1-氯-2-邻甲氧基苯氧基乙烷是医药卡维地洛的中间体,它由愈创木酚和1,2-二氯乙烷在PTC催化下,在碱中合成的.此反应条件温和,产率可达70%,是合成1-氯-2-邻甲氧基苯氧基乙烷的
合成气车间氧气压缩机是日本日立公司制造的,压缩机为二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二段气缸磨损得很严重,急需采取修复补救措施.笔者对修复补救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修复方
通过对锅炉系统用水中硅酸根离子的目视比色法和DB-2001S硅酸根分析仪对比,证明DB-2001S硅酸根分析仪测定硅酸根离子简便易行,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满足了快速准确测定锅炉用水
体温是身体内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体温的产生是人体不断进行着糖、脂肪、蛋白质的物质代谢,这三大营养物质通过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50%左右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其余的能量共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总结陕西某装备制造企业近64年的工伤事故,统计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提出应以事故为“鉴”,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持创新原则、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