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6年河南省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情况趋势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估算河南省2016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2010—2016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

方法

按照《中国肿瘤登记手册》以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登记质量标准评估2016年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按照国际疾病分类10编码(C15)提取食管癌数据,并分城乡、性别、年龄组计算登记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6年全省人口数据估算河南省食管癌发病、死亡情况。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采用Joinpoint模型估计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结果

2016年河南省食管癌新发病例数为4.01万例,占河南省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3.46%,位于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食管癌粗发病率为37.21/10万,中标率为26.74/10万,世标率为27.1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中标率分别为34.53/10万和19.1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中标率分别为28.13/10万和20.90/10万。河南省2016年食管癌死亡病例数为2.93万例,占河南省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5.61%,位于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3位。食管癌粗死亡率为27.14/10万,中标率为18.74/10万,世标率为18.7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中标率分别为24.78/10万和13.12/10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食管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19.48/10万和15.73/10万。2010—2016年间,河南省食管癌中标发病率(APC=-3.12%, 95%CI:-5.30%~-0.90%, P=0.015)和中标死亡率(APC=-2.47%, 95%CI:-4.70%~-0.20%, P=0.039)平均每年分别下降3.12%和2.47%;不同地区变化趋势不同,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城市地区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近年来河南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呈下降趋势,但是其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农村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和"以农村为重点"的原则,开展食管癌防控工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5G网络、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推动了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各种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服务加速涌现。信息化成为建设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的重要动力。智慧医疗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已成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智慧医疗是提升医疗服务便捷化和健康
期刊
公共卫生是一门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控制疾病、保护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的科学与艺术。其目的是促进公众健康,延长健康寿命,但其本质是要发展公共政策,要靠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公共卫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社会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对公共卫生有了新启示和新定位。
期刊
2021年4月5日,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中国病例占全球新诊断病例的24%,占死亡人数的30%。深入了解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癌症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对2021年度临床肿瘤学的主要进展作简要回顾,并提出一些个人思考。
期刊
期刊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早期(Ⅰ~Ⅱ期)乳腺癌占比为73.1%。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制定的主要依据为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但其对于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存在一定不足。多基因检测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对不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预测疗效,从而指导乳腺癌辅助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决策。共识专家组根据多基因检测工具的特点、验证结果及工具可及性,并结合临床实践,针对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早期乳腺癌,将OncotypeDx®(21个基因)、MammaPrint®(70个基因)、Recur
前列腺癌是好发于老年男性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与患者的早诊早治对提高前列腺癌治愈率至关重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促进中国前列腺癌筛查的同质性和规范性,提高前列腺癌筛查的效果。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与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和方法,整合近年来国内外在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面的新进展,同时考虑中国前列腺癌筛查的实际经验,针对前列腺癌筛查对象、技术、流程、质控等
晚期乳腺癌预后较差,疾病特征复杂,后线解救治疗较为困难,但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晚期乳腺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基因靶向治疗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基因检测是分子分型诊断、遗传风险预测、疗效监测、耐药提示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手段,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病理诊断、靶向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模式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共识专家委员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归纳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晚期乳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筛查的重视与规范化诊疗技术的提升,中国乳腺癌患者治愈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伴随乳腺癌患者随诊随访期的延长,患者面临的肿瘤及相关其他健康问题也逐渐增加,需要制定更为精准而长远的随诊随访计划,关注更广泛的健康风险。抗肿瘤治疗、年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骨健康、心理健康等问题,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管理的新难题,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转化为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因此,除了落实规范化治疗外,患者科学规范的随诊随访、伴随疾病的全方位管理、跨学科协作、全面康复也是
结直肠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膜为结直肠癌第2常见转移部位,早期诊断困难,预后不良。既往多采取全身性系统静脉化疗作为腹膜转移的主要治疗策略,其全身不良反应明显,且不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近年来,外科技术、理念、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善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可在有效清除腹腔内游离癌细胞与亚临床病灶的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最大程度上实现宏观与微观的肿瘤根治,目前,CRS HIPE
三阴性乳腺癌(TNBC)极易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预后最差的乳腺癌亚型,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案。化疗效果不理想成为阻碍TNBC疗效提高的瓶颈问题。铂类药物作用于细胞DNA,通过损伤肿瘤细胞DNA,达到杀灭肿瘤的作用,对携带DNA损伤修复缺陷的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作用,成为提高TNBC疗效的重要切入点。寻找能够预测铂类药物在TNBC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始终为热点问题之一。DNA损伤修复(DDR)通路包含大量相关基因,DDR通路功能缺失可能与铂类药物疗效相关,其有望成为预测铂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