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崇实的精神写文章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孙犁的散文,倒不仅仅是因为它那优美抒情的笔调,深邃的哲理,清新俊逸的风格和朴素、明快、简练的语言,这些固然都是我爱孙犁散文的因素;不过,更重要的还是爱他那返朴归真、纯朴真实的感情。新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的《老荒集》,更强化了我的这个感觉。收在书里的四十多篇散文无论是“芸斋小说”,“芸斋琐谈”,还是“耕堂读书记”和“耕堂函稿”都洋溢着他那纯真朴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是最能震憾人的心灵的。
  散文是最讲究修辞的。一谈到修辞,一些散文作者往往刻意在语法、语言、结构等方面追求奇巧华丽。而孙犁认为,修辞的目的是为了立诚,立诚然后修辞。他对《周易·乾卦》中《文言》说的“修辞立其诚”这句格言,作了生动的阐述,用文学史上苏秦的例子加以说明。他说,古人说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然而,就是苏秦,除了外交辞令,有时也说真诚的话。《战国策》里记载了他不得志时,家人对他很冷淡,及至得志归里,家人态度大变。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岂可忽乎哉!”这就叫情见乎辞了,比他游说诸侯时说的话,要真诚多了、感人多了。孙犁告诫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欲求语言文字感人,必先从诚意做起。
  文章短,是《老荒集》的又一引人之处。孙犁在《陋巷集》后记中说,我只是觉得我老了,应该说些切实的话,有内容的话,通俗易懂的话。在选题时,要言之有物;在行文时要直话直说,或者简短截说。我不知道别的读者怎么样,每逢我看到拐弯抹角,装模作样的语言时,就感到很不舒服。这象江湖卖药的广告,明明是狐臭药水,却起了刁钻的名儿:贵妃腋下香露。不只出售者想入非非,而且将使购用者进入魔道。的确,读完全书后,深惑文章中,通篇都是大实话,没有半点虚伪造作之态。那些浮浮泛泛、看起来云山雾罩的文章在这本书里是绝迹的。嚷嚷了多少年的“刹长风、兴短文”,总是短不下来。孙犁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短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忘记了写作上的实事求是。因此兴短文,就是要提倡“返朴归真,用崇实的精神写文章。”这在中国是有传统的。刘知几的《史通》就力主文章要简要,要简朴。他说有些古籍“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展纸之内,恒虚费数行。”而某些今人的文章又何尝无此“冗句”、“烦词”的弊病。我想,读读孙犁这朴实无华的小书,或许会对匡正这种文坛弊病有益。
  
  (《老荒集》,孙犁著,“散文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第一版,1.45元)
其他文献
解放后,关于出版家的传记,似乎只出了一本讲旧俄出版家绥青的(《为书籍的一生》)。就这样,这件事在“文革”中还成了一场风波,攻之者谓这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当然还出过邹韬奋的传记,但那不是着重讲他的出版事业的,何况韬奋创办的书店在“文革”中也曾被诬为“黑店”。因是之故,谁敢再为中国的出版家树碑立传?  商务印书馆为它的创始人张元济出版了一本传记:《近代出版家张元济》(王绍曾著),打破了这个沉默。书
2021年5月,肖玉妹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人们常说的点翠是指产品还是工艺?”《环球人物》记者问点翠非遗传承人肖玉妹。  肖玉妹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肖氏点翠”的第三代传承人,坐在记者面前的她秀气文雅,头上戴着一支华丽耀眼的点翠发簪。她指着发髻,说:“我们所说的‘点翠’,通常是指产品,而点翠工艺,是指把翠鸟羽毛镶嵌在首饰的金属胎体上的一个过程。”  点翠工艺是中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效果;南风效应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追寻理想的心理课教学效果,但一直都未能如愿,这可能也是心理学同行的一块心病吧。何为理想的心理课教学效果?我想用一个有趣的心理寓言来呈现:  南风与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拼命刮,寒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大衣越裹越紧。而南风则是徐徐吹动,行人觉得温暖,继而觉得太热,开始脱掉衣服。南风取得了胜利。  
随着海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传统的儒学及其文化价值的反省,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杜维明先生是美籍华裔学人,长期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宗教研究室主任。近年来,他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多次来我国讲学,这里刊发的访问记,反映了他的有关学术观点,发表这篇访问记,旨在引起更多人对有关儒学文化价值与社会变迁问题的思考。    口杜维明先生,从六十年
明徐渭(文长)所撰《四声猿》杂剧,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吴县吴瞿安先生且曾称之为“其词雄迈豪爽,直入元人之室。”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八四年一月,由周中明校注后出版。这个校注,比较精详,颇可一读。但内中有一条注,似乎尚可商榷。  116页上的本书所附《歌代啸》杂剧中,有一句剧中人李和尚的白:“若是葡萄架一时倒了怎处?”在126页的第七十三条注中说是:“葡萄味带酸,有酸吃醋之意。”而其实,作这样注并不完
这篇小文,不是经验之谈。  仅仅谈谈我的学习生活,我的求索,我  的希望。    也记不清了,我为多少本外国文艺书籍设计了封面。朋友们都说我的封面设计“洋”。但很少人知道我从艺却是从“古”开始的。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令人难思难解。  人生道路上的转折又往往那样奇特。在我读书时期,曾狂热醉心于中国传统艺术。直至在朵云轩(这是家集“古”大成的书画社)实习期间,受到的都是传统艺术的熏陶。它是那样强烈的感
三联书店一九八七年底出版的《大熔炉两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作者刘宗仁是中美建交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公费留学生,为了结合自己的专业——新闻记者,他放弃了学位,改为访问学者,深入到美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报道了在美国两年多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想。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坦率地揭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想,对不同民族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习,做了客观的评述。  作者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他放弃硕士学位,为的是不局限
摘要:心理咨询过程就是在来访者与咨询员互动的过程中,咨询员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来访者面前逐步为之建构起一个清晰的自我王国。在这一王国中,来访者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需要,对自己的优势与资源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之路该往哪走。咨询员在短暂的会晤中,给他提供一个补给的驿站。  关键词:自我认识;心理咨询模式    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咨询风格。在不同的个案与咨询内容中,
王国维每爱把人生比作镜子,如“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蝶恋花·阅尽天涯》),“镜里朱颜犹未歇,不辞自媚朝和夕”(《蝶恋花·莫斗婵娟》),“从今不复梦承恩,且喜花坐赏镜中人”(《虞美人·碧苔深锁》)……我本以为,此乃静安独创的比喻,近读钱春绮译的《尼采诗选》,始知这个比喻来自尼采的一首诗:“人生乃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里认识自己,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人生》)王国维
读了一九九四年十一期《读书》上吴祖光先生的《掌握自己的命运》,再平心往回想,领导曹禺先生的一位位领导,在领导那个范畴内,能说是错了?领导是真诚地叫他写好的。比如写《王昭君》,领导确是叫他写好这位民族团结的伟大女性的。这个要求一点不错。曹禺先生也真诚地接受并玩命地付诸实践。但这两种真诚结的果子却有些苦涩:在《王昭君》民族团结的伟大形象中,少了点具体的人生悲剧,一般扭曲了个别,她就很难像《雷雨》《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