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自我认识的心理咨询模式建构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咨询过程就是在来访者与咨询员互动的过程中,咨询员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来访者面前逐步为之建构起一个清晰的自我王国。在这一王国中,来访者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需要,对自己的优势与资源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之路该往哪走。咨询员在短暂的会晤中,给他提供一个补给的驿站。
  关键词:自我认识;心理咨询模式
  
  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咨询风格。在不同的个案与咨询内容中,我总是将来访者带到“自我认识”的那条康庄大道上。我认为,来访者之所以陷入暂时的困境走不出来,通常是迷失在各种关系的丛林中找不到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与出路。因此,我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总是努力在他们面前建构一个自我王国,使其在自己的王国内找到自尊自信,从而自强自立,勇敢快乐地回归现实生活。
  
  一、自我王国的三大支架
  
  在我的咨询体系中,来访者的自我王国包含优势与资源分析、愿望与目标分析、途径与方法分析三个角度。我的整个咨询过程就是对这三者的梳理、澄清与具体化。这三者全部清晰,来访者的自我王国也就暂时建构起来了,他们基本上就可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出路了。我作为他们精神旅途的陪伴者与协助者的角色也基本结束。他们可以沿着自己内心路线走出丛林,回归生活。
  支架一:优势与资源分析
  陷入困境的来访者通常是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与负面感受上,即使阳光普照,即使鸟语花香,他们也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感觉是封闭的。
  在来访者断断续续或哭哭啼啼的叙述中,我通常会从以下三方面捕捉他们身上的优势与资源。
  (1)过去的成功体验
  不管来访者多么无力,问题多么严重,他们能活到今天,一定会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在他们断续的叙述中,我会在倾听与观察中捕捉到他们过去的成功体验。这些体验是让他们感觉自己自信自豪的源泉。我定格,捕捉住,并用赞许的方式反馈出来,帮助来访者调整焦点,重新看到自身的力量,从而有信心面对自己的问题。
  案例一:逃学一天一夜的高三男生
  师:在那样走投无路的情境下,你想到去新华书店,说明当时你是渴望解开你思想上的疙瘩,你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其次,你找到了《面对挫折的19种方法》,其中的一篇故事启发了你,使你立刻放下出走的念头,回家回学校。你在关键的时刻,懂得刹车,保护了自己,给大家台阶下。你真的非常智慧,非常果断。
  本则案例就是捕捉来访者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智慧与果断,加以定格,放大,回馈,使来访者感受自身内在的力量,便于后续问题的解决。
  案例二:被班主任从网吧拉回来的高一男生
  师:游戏如此吸引你,它究竟给你带来什么正面感受?
  生:开心,成就感。
  师:你是说,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开心与成就感?
  生:初中是班上前三名,到高中快班后,怎么努力还在十名以后。放弃努力后,就与同学上网吧打游戏了。
  师:你最想将这种开心与成就感迁移到你生活的哪个方面?
  生:英语与物理的学习。
  本则案例捕捉的是来访者在虚拟世界的真实感受。这份感受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是刻骨铭心的,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力量资源。对之定格、借用,很容易就找出来访者真正的目标问题。通过三句问话,就将来访者所谓的网络成瘾问题转化为提高英语、物理学习成绩从而保住自己前几名的简单问题了。
  (2)个性上的优点
  如果来访者不善言辞,在咨询员尽可能了解来访者全面信息的基础上,不妨就他的个性作些发挥。因为任何个性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来访者在你面前时,他很容易忽略自己的优点,而有可能抓住自己的缺点不放。因此,这时候,咨询员快速地捕捉对方个性的信息,给予反馈。我通常是这样做的:
  对于外向的人,赞赏的用语如下:热情,善交往,兴趣广泛,关心他人与集体,是领袖型人物,适合做教师、经理、总理、主席等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对于内向的人,赞赏用语如下:沉稳,心思细腻,用情专一,负责,是值得信赖的朋友、部下与同事,适合做科学家、工程师、专业工作者。
  对于谦卑的人,赞赏用语如下:尊重他人,遵纪守法,从不惹事,从不冒犯他人,不给他人添麻烦,自律很强,是做人的楷模,是做好孩子,做好公民、好干部的榜样。
  对于张狂的人,赞赏用语如下:热情,大胆,有主见,有创意,不循规蹈矩,能变革创新,是引领潮流的人,是先锋,是开拓者。在工作时,可以独挡一面,特别能开辟新市场。
  当然,在指出对方的优点后,需要提醒对方,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的个性需要因时而变,个性越有弹性,我们的适应性就越强。
  (3)成长空间
  对于那些一时找不出优点的来访者,可以逆向思维,称赞他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总的思路是暂时不纠缠于问题,而是看到问题之外的优势资源空间,使来访者在第一时间中内心的力量会慢慢地涌现出来。有效咨询不是咨询员不断告知,而是通过咨询员有凭有据地不断反馈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力量,很快爬起来自己走路。做好足够的优势资源分析,后面的工作就会变得简单轻松。
  支架二:愿望与目标分析
  很多来访者坐在你对面,一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样子,问什么都是“还行”,“随便”,“就这样”的应付状态,整个人的能量很低。这时候,咨询员可以不理会这些,开门见山地问他下面的三个问题,帮助他们梳理出自己的愿望与目标。
  (1) 问题的反面
  比如,来访者会说,我现在很痛苦。咨询员可以问:你是说,你不要痛苦,你要什么?他会说,要安静,要轻松,要快乐。只要他说出其中的一个,他的思维就有了落脚点,接下来的咨询就可以变成“如何在当下的生活中得到安静(轻松或快乐)。这是一个清晰的问题,是容易讨论的。
   (2) 量尺判断
  有时,当来访者言辞很少很少,能量很低很低时,我会主动提问:
  师:如果你对生活的满意度满分是10分,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可以打几分?
  生:6分。
  师:还有4分要分配到哪些方面?
  生:学习1分,身体1分,朋友2分。
  这时,黑匣子打开了,原来里面藏了这三个问题:学习不够好,身体不够好,没有朋友很苦恼。接下来,与他讨论这三个问题就行了。
  (3)PACE
  当来访者经过一段讨论后,确定了自己的咨询目标,不妨与他深入讨论目标的有效性。一个好的目标总是包含这四个要素:
  P:positive,正向。总是用“我要”,“我想”这样的措词,如:“我要成功,我要尽力而为,我要自如地表现自己。”
  A:active,主动。总是用“我”开头,如:“我尽我所能地表现,我能接受别人对我的一切评价”。
  C:clear,清晰。知道实现自己目标的路径。如:就是“我会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每次做事前鼓励自己,做完后,总结表扬自己,反思不足,不断调整状态”。
  E:enegetic,振奋。如:每想起这样的目标,我的心情就会激动,热血就会沸腾。总觉得完成了这样的目标,我的价值就实现了。
  只有将目标调整为来访者能主动开心去做的事情,并且切实可行,这样的目标实现后才真正能激励来访者,强化他回归生活的决心。
  支架三:途径与方法分析
  如果来访者弄清了自己的优势与资源、愿望与目标,接下来,就进入操作程序。如何达成既定的目标呢?无非是从以下三个方面。
  (1)放下、接受与改变
  从心态上调整自己,放下自己做不到的梦想,放下自己曾经的荣誉,从头开始。接受自己的局限,接受现实的局限,对于可改变的,立即着手去做。
  (2)恢复整体生活平衡
  来访者来咨询时,通常的生活形态是凌乱畸形的,或过于偏重学习,或过于偏重交友,或过于偏重玩乐。因此,在与他们讨论回归生活时,就是要恢复他们完整生活的形态,欠缺的补上,过度的放弃。
  (3) 行动与反馈
  当来访者回去后按照在咨询室讨论的框架开始行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波折,因此,回访与跟踪是必要的,可以在他们形成新的生活形态的过程中作些支持与引导,直至他们完全回归生活。
  
  二、 咨询流程
  
  我的咨询流程通常分为三步。
  1.捕捉有效信息,确立咨询目标。有了目标,工作就可以深入,来访者就进入了有效咨询状态。
  2.对质澄清,讨论目标分解与达成的方法。不同的来访者达成目标的方式与时间长短是不一致的。这中间需要多次的来回对质澄清,慢慢理出线头,确立清晰的目标,并且将目标具体化。
  3.实践后的跟踪与回访。咨询室的工作只是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认识自我的空间,因此,实践那份新的自我约定,需要时间,需要体会,也有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必要的跟踪与回访,对他们而言,是一份支持与鼓励,通常可以更好地巩固咨询效果。
  总之,心理咨询过程就是在来访者与咨询员互动的过程中,咨询员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来访者面前逐步为之建构起一个清晰的自我王国。在这一王国中,来访者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需要,对自己的优势与资源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之路该往哪走。咨询员在短暂的会晤中,给他提供一个补给的驿站。在这片驿站中,来访者养足精力后,要继续他们的人生之旅。我们永远尊敬来访者,相信,对方有足够的能力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五中。电邮:yjp623@yahoo.com.cn)
  编辑/舒 娟 于 洪
其他文献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作家、戏剧家、艺术评论家兼首部《百科全书》主编的狄德罗(Denis Diderot),出生于一七一三年、卒于一七八四年,刚刚过去的一九八四年是他逝世二百周年忌辰。为着纪念他在法国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各方面领导及发动的启蒙运动,尤其是他作为《百科全书》主编而以简洁、明朗的文笔,清爽、精致的插图,使人民大众分享各科知识的不可磨灭的功绩,法国文化部会同一些公私学术、文化
2013年5月12日是母亲节,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良友剧团师生携志愿者86人,应邀来到海淀区大柳树社区,为社区二百多位70~80岁的白发母亲们,表演了他们今年新创作的教育论坛剧《特殊的生日宴》。  初一年级的良友剧团成员们齐声背诵了《弟子规》,以此作“孝”的倡导,还播放了获得奥斯卡奖殊誉的华人导演李安专程从美国飞回台湾陪母亲过母亲节的喜乐照片。朗诵、歌舞、相声等节目组成的文艺汇演,以及从幼儿园
编者按 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人今年五月联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建议在文学史研究中建立一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大撞击大交流
解放后,关于出版家的传记,似乎只出了一本讲旧俄出版家绥青的(《为书籍的一生》)。就这样,这件事在“文革”中还成了一场风波,攻之者谓这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当然还出过邹韬奋的传记,但那不是着重讲他的出版事业的,何况韬奋创办的书店在“文革”中也曾被诬为“黑店”。因是之故,谁敢再为中国的出版家树碑立传?  商务印书馆为它的创始人张元济出版了一本传记:《近代出版家张元济》(王绍曾著),打破了这个沉默。书
2021年5月,肖玉妹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人们常说的点翠是指产品还是工艺?”《环球人物》记者问点翠非遗传承人肖玉妹。  肖玉妹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肖氏点翠”的第三代传承人,坐在记者面前的她秀气文雅,头上戴着一支华丽耀眼的点翠发簪。她指着发髻,说:“我们所说的‘点翠’,通常是指产品,而点翠工艺,是指把翠鸟羽毛镶嵌在首饰的金属胎体上的一个过程。”  点翠工艺是中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效果;南风效应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追寻理想的心理课教学效果,但一直都未能如愿,这可能也是心理学同行的一块心病吧。何为理想的心理课教学效果?我想用一个有趣的心理寓言来呈现:  南风与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拼命刮,寒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大衣越裹越紧。而南风则是徐徐吹动,行人觉得温暖,继而觉得太热,开始脱掉衣服。南风取得了胜利。  
随着海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传统的儒学及其文化价值的反省,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杜维明先生是美籍华裔学人,长期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宗教研究室主任。近年来,他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多次来我国讲学,这里刊发的访问记,反映了他的有关学术观点,发表这篇访问记,旨在引起更多人对有关儒学文化价值与社会变迁问题的思考。    口杜维明先生,从六十年
明徐渭(文长)所撰《四声猿》杂剧,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吴县吴瞿安先生且曾称之为“其词雄迈豪爽,直入元人之室。”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八四年一月,由周中明校注后出版。这个校注,比较精详,颇可一读。但内中有一条注,似乎尚可商榷。  116页上的本书所附《歌代啸》杂剧中,有一句剧中人李和尚的白:“若是葡萄架一时倒了怎处?”在126页的第七十三条注中说是:“葡萄味带酸,有酸吃醋之意。”而其实,作这样注并不完
这篇小文,不是经验之谈。  仅仅谈谈我的学习生活,我的求索,我  的希望。    也记不清了,我为多少本外国文艺书籍设计了封面。朋友们都说我的封面设计“洋”。但很少人知道我从艺却是从“古”开始的。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令人难思难解。  人生道路上的转折又往往那样奇特。在我读书时期,曾狂热醉心于中国传统艺术。直至在朵云轩(这是家集“古”大成的书画社)实习期间,受到的都是传统艺术的熏陶。它是那样强烈的感
三联书店一九八七年底出版的《大熔炉两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作者刘宗仁是中美建交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公费留学生,为了结合自己的专业——新闻记者,他放弃了学位,改为访问学者,深入到美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报道了在美国两年多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想。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坦率地揭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想,对不同民族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习,做了客观的评述。  作者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他放弃硕士学位,为的是不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