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推介,小心求证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情景,推介,求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44—04
  
  在运用新隋景的试题中,最具教育和课程开发意义,也最有成就感的试题莫属在完成考查任务的同时,稍加笔墨,就让学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了解了新的史实或观点的试题。
  例一: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答案:A
  当年考生学习的《高中世界史》截止年代是2001年,这道试题考查的是其中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中美国的特点。命题者巧妙地用短短的一句话,既构成了试题的情景,又延伸了课本知识,向学生介绍了2001年以后的世界历史。妙哉!同样,2006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题A组第15题的命制也用了这一手法:
  例二: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辞
  答案:B
  试题的考查目标是对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的,苏美“冷战”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的记忆,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出成“死题”,但试题运用类推的手法,引入了发生在2006年的情景。可谓精彩!但可以“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方是与上题相比较,文字有些拖沓、别扭。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批评俄罗斯的讲话,有评论认为他启动了第二波“冷战”。一般认为,标志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发言人是
  A.丘吉尔 B.杜鲁门
  C.马歇尔 D.戴高乐
  答案:B
  这个修改方案使试题的情景像例一那样变成了一句话,简明扼要。提问则是对情境中第二波“冷战”的注释,比较自然,而且事对事,人对人,在遣词造句的形式上也比较顺畅。
  这类试题的特点就在于小而巧、短而精,信手拈来地加入了新意,命制难度也是最大的。从内容上看,不亚于新编课本,新推出的内容既要科学准确,又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地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衔接,一字一句都要小心求证;从技术上看,因为是考试,既要比课本更为简明顺畅,又要与试题浑然一体。有利于解题,不能矫揉造作,为开发而开发。否则,会影响试题的质量,降低考试的效度与信度。
  例三: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答案:D
  本题的用意很好,希望在考试中进一步强化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这个基于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并有延伸课本,介绍当今史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新看法之意。但把试题的题干和正确答案连起来读:
  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认为是发现;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认为是侵犯;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是文明相遇。
  则难免产生疑问,这样的表述能成立吗?
  第一,“发现”一词只表明从未知到知之的一种主动的行为特征。“哥伦布的航行发现了美洲”是对史实的客观描述,本身并不意味着在价值观上以谁为中心来理解。关键是对这个新发现的大陆怎么看。包括哥伦布在内的欧洲殖民主义者认为是发现了“无主地”,这才是典型的在价值观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在本质上又是殖民主义的理解。另外,笼统地用“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这样的全称判断也不符合事实。至少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者就不是如此。此外,还有其他许多有识之士对殖民主义进行了强烈抨击。“过去”也是一个够模糊概念,如果与下文相联系,是指区别于“当今”的以前?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叙述就更有“打击一大片”之嫌。
  第二,哥伦布航海前就与西班牙签了合同:发现和获取汪洋大海中的岛屿和大陆。西班牙任命哥伦布为海军上将,率领远征队西行,像葡萄牙征服非洲西岸一样,征服新发现的“亚洲”,目的就是殖民和掠夺。他第一次到达北美就建立了殖民据点,并带回了黄金样品和土著人作为证据。第二次去的时候,他发现留守者已在镇压土著人的过程中被全部杀死,又在海地建立了殖民地,进行殖民统治。哥伦布不仅对土著人,而且对欧洲人都粗暴横蛮、贪婪攫取,曾被押回西班牙……据此,说“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认为是侵犯”虽然没错,但明显不够完整,也和试题开篇定位的逻辑不相吻合,因为这不是站在土著人立场得出的特有的看法,只要不站在欧洲殖民主义的立场认为新发现的是“无主地”,承认土著居民的历史和现实权利,任何人都会得出“侵犯”这个判断。
  第三,“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是文明相遇”。这个表述的遣词造句透露出试题对此观点似有褒奖之意。然而,正是这个表述,在本题三句话中是最不明不白的。学生学习的课本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全球史观来写的,对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历史事件,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作为重大内容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既指出了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客观作用和重要意义,又指出了它是殖民主义探险、扩张和血腥掠夺、奴役、镇压的一场暴行,两者是历史的对立统一。这与我国史学界全球文明史研究的看法是一致的。其实,即使当今西方的著作、课本,包括视角侧重于“全球史”“文明史”的,承认以上观点的不在少数,如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人著的《世界文明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包括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为高中学生写的《世界历史》。据有关报道,不少美国中学历史教师还会特别提到当年殖民者所犯的对土著人的种族歧视和驱赶、屠杀的错误,希望后人记取这个教训,不再重犯。试题所说的“当今全球史观”是否就是指以上的史观呢?如果是的话,“文明相遇”这四个字显然不是好的概括,明显忽视了这段“文明相遇”史的基本特征;如果不是,孤立地使用这样高度抽象的判断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弄不好,有可能使学生 平添了几分糊涂。另外,还有可能被别有用心者指责为淡化殖民主义侵略的罪行,何苦呢?
  第四,选项中使用的间隔号“,”不是国家规范的十六种中文标点符号。用在此处实属误导,应当改为冒号,表明后者是前者的一种观点、看法或意向。逗号也似应改为分号,使信息更为明确。
  根据以上分析,这道试题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可以是:
  ●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或评价往往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对哥伦布到达美洲就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哪一种说法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观点?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说”
  D.找到了“无主地”
  答案:D
  例四: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 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试题这样的叙述突出了日本、中国将“Sci-ence”翻译为“科学”的时间,而且中国是从日本引入的。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略增几字就通过试题给学生增加了新的知识,不失为一种绝妙的课程开发。但这恰恰是近年来史学界有较大争议的事情。一般的说,日本将“Science”译为“科学”,大致在明治维新时期,而中国要晚一些。但如此精确地认定1915年中国才从日本引入,则无定论,包括上海市中学历史新、老教材在内的我国中学历史教材对此都比较小心,只客观介绍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的标志,高举“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大旗,使“民主”与“科学”在我国广泛转播。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1897年11月,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时,第一次把日文汉字“科学”引入中文,介绍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并在给光绪皇帝的戊戌奏折中用了“科学”一词,明显是作为科举的对立面提出的。从科举教育走向科学教育的新陈代谢,是一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教育革命。2004年,更有学者利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该库收录清末民初(1830—1915)和新文化运动(1915—1926)近6000万字的重要思想史文献)进行检索和统计得出了更为详尽的考证,择要如下:
  中国以“科学”取代“格致”用于翻译science有一个过程:1900年前,中文主流一直沿用明末以来的“格致”指涉science,而“科学”指的是与科举制相联系的“科举之学”。康有为是最早也是最多用“科学”指涉science的人,戊戌奏折就提到过“科学”。几乎和康有为同时,章太炎也曾在1898年用“科学”一词指涉science。以严复为例,1902年《原富》中有这样的句子:“科学中一新理之出,其有裨益于民生日用者无穷”,其中“科学”一词明确指称science。正是这一年,梁启超也开始使用“科学”一词。
  “科学”取代“格致”与我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有很大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02年至1905年间,这两个词出现频度相差不远,可称之为并用时期;第二个阶段为1905年前后,是为“科学”取代了“格致”的突变时期,1905年可视为一个转折点。1906年以后,“格致”不再和“科学”并存,其消亡之彻底和迅速令人吃惊。这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承认西学,进行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还统计了1894至1915年间报刊言论中“科学”“格致”两词的使用频度:
  
  根据以上考证,中国将“Scienee”翻译为“科学”,从日本引入的时间当在1915年之前,而成为时尚词语,流行于舆论和社会则始于1915年。另外,应当将选项中的“/”改为逗号或顿号,道理同上题。
  根据以上分析,比较谨慎、方便的修改方案是:
  ●1870年代,日本将“Sclenee”译为“科学”;1910年代中期,“科学(Sclence)”开始成为中国时尚词语。与这两个语言现象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答案:B
  如此处理,既保持了试题原有的考查目标和难度,又向学生介绍了日本何时将“Science”译为“科学”,“科学”何时在中国成为时髦,并强化了语言现象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另外,还避开了史学界可能的分歧。
  
  [责任编辑:陶亚敏]
其他文献
“负面清单”要有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明晰的判断标准;二是要符合市场有效性;三是对违规者要有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
关于国企产品和组织结构调整的新规定最近,国家体改委、经贸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的规定》。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企业停产整顿期限
2012年4月1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山东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济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省委副秘书长张德宽,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市委常委、副市长苏树伟,市政
我国节水灌溉战线的尖兵周卫平与他的绿源公司本刊通讯员仁田周卫平———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兼北京绿源塑料联合公司董事长,今年41岁,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与节水灌溉事业结
为了探明砂田土壤质量随压砂年限增加的变化趋势,提高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宁夏兴仁镇红圈子村不同压砂年限(1、3、5、7、10、20、30a)的荒地压砂土壤为研究
进入“辛亥革命100周年”以来,有关辛亥革命题材的图书出版了不少,其中《辛亥年》让人印象至深。此书将大量引证化为具象的文字、缜密的逻辑线索、开阖跌宕的大片情节,细节细到恍在读者周遭半步之内,视野大到仿佛环视今日之事。这种气象的高阔,情节阖跌宕,文字的洒脱,让我立即想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辛亥年》当然绝非辛亥一年之事,前有历史铺垫,后有无限绵延,也必有“上溯”与“下及”。《辛亥年》在世相突
一支团结拼搏向上的团队———记北京天和新技术开发公司本刊记者郭艳英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我走访了冶金部自动化院所属的北京天和新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唐晓芳热情地接待了
1一整个下午,沈青都在托着下巴,眼巴巴地对着墙上的贝多芬发呆。上午举行的钢琴比赛,沈青一开始就把一首并不很难的曲子弹错了5个音,以至于后半段的表演,一点儿都没跟上节奏
(记者孟庆普)城市运行公共卫生保障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日前,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巡查组,开始对北京市18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的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它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钱钟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