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 “蜗骑”美国西海岸

来源 :中国自行车·骑行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条著名的骑行线路,从靠近加拿大边境的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沿海岸线驰骋2600多公里,抵达紧邻墨西哥边境的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这是一对远道而来的中年“菜鸟”——张老师夫妇正是在这一条美利坚乡村之路上成就了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骑行梦!
  骑行的真正动机:是疯了还是怎么了?
  骑自行车旅行的念头萌生于2011年夏天,我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邂逅了加拿大小伙子迈克,他就是一个人独自骑行几千公里,我也有和他一样的梦想:骑自行车旅行。本来准备独自去美国,挑战自己的骑行能力,但张太太以不放心为名,执意非要加入捣乱,结果变成两个人的蜗速漫游。两人此行之前是完全的骑行菜鸟,从未骑过长途。仅有的行前适应训练就是出国前去了两次距离北京80公里的骑行天堂延庆县城,回来只觉得屁股生疼,缓上好几天才恢复过来。
  至于器材和配件,在国内尽最大可能,购置了拖车、自行车后车架、驮包、闪灯等装备和配件。抵达美国西雅图之后,先入住舒适的希尔顿酒店。接下来,第一项任务就是购置自行车,坐在希尔顿宽敞的酒店大堂里,在硕大的苹果电脑上,在美国最大的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上,开始狂找便宜的二手自行车。很快,经过几次辗转看车之后,分别从大学生特拉维斯手中以80美元购入Trek800一辆,从做网站的自由职业者皮特手中以80美元购入私人组装车一辆,这位皮特,在家专门用各种零件组装自行车。
  西雅图,
  新手试骑的噩梦
  有了车,赶紧试试吧。先是不带任何装备,空车单人,在西雅图附近乱逛。空车试骑感觉尚好,不过也经历了一个接近30°的大坡,好在是下坡,我一路捏着车闸,慢慢蹭下来。只要一松手,一秒钟之内速度就起来了。
  出发第一天碰到的天使
  上路第一天。城外,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
  鉴于在西雅图试骑的可怕记忆,我果断决定坐车出城。否则,如果还是骑车出去,估计要到了晚上才会到达城边,也就是前几天我们住过的酒店附近。携带自行车,在美国搭乘公交还是很方便的。地铁上,有专门悬挂自行车的车位。公交车车头前方,有专门的可折叠车架,可以把车放在上面固定好。
  到了kent,准备向今天的目的地puyallup前进。看到路边的一个园艺店,推门进去,见到一个壮汉,一看就是当地人,他叫约翰。我拦住他,问他去puyallup怎么走。他带我出门,指给我方向。问我们去哪里,我说去圣迭戈。他指完了方向,问我要不要金枪鱼。我一脸茫然,问他是生的还是熟的。他说是熟的,已经做成罐头了。
  美国人民的热情绝不能拒绝。我和约翰走到他的皮卡车旁边,他从驾驶室里,给我拿了一罐沉甸甸的金枪鱼罐头。说这是周五的时候,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出海,总共钓了几十条金枪鱼,一共1200磅,然后回家烹制装罐,大概做了900个罐头。约翰说,这鱼,两天前还是活的呢。
  美国的自行车小道
  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中心、边缘,以及城市之间,经常有专门为自行车规划的道路,英文叫作trail,除了大的路口之外,不受任何其他机动车道路的影响,有不少甚至远离公路,穿行在森林里、河流两岸、公园之中。这种道路安静、安全、风景好,不但是骑车的好去处,也是行人散步和遛狗的好地方。
  出发第一天,我们就经历了两条自行车专用小道。在这种小道上骑车,非常安全,加上风景好,所以心情极为放松和愉悦,真正是一种相当高级的体验和享受。
  和馈赠金枪鱼罐头的天使分手之后,对面正好碰到两位当地的骑友,于是向他们请教路线。这对夫妇告诉我,前面一个路口,就是一条城际自行车小道的入口,大约有10公里长,小道结束之后,沿着公路一直走,就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puyallup了。一路轻松愉快,顺便围观了路边的一个二手汽车拍卖会,并且购买了路边人家售卖的自家种植的有机西红柿,之后顺利抵达目的地。
  西雅图到波特兰:我们的第一段路程
  西雅图到波特兰,简称STP(Seattle To Portland)。这段骑行路线,是美国的十大经典娱乐性自行车活动之一,在每年夏季七月的某个周末两天举行,吸引全美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自行车爱好者参与。活动路线固定,全程200英里,折合330公里。近些年,每年都有1万人左右参加比赛,90%的参与者通常两天完成,少数人采用凌晨更早出发的方式,在一天之内完成。
  当地的自行车协会网站上,有极为详细的地图和说明。细致到了每个拐弯,每个路口,然后活动路线的公路上,每隔一段,地上就会有带STP缩写的箭头指示方向。我们每当看到地上的箭头标志,都会很踏实,因为这说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整个路线的难度不大,大部分路段都是平坦自如的。在330公里的路线上,上升总共约600米。唯一的一个大坡,长1700米,坡度是7°,那个大坡我带着负重,是半推半骑上去的。每隔40公里左右有食品补给,2010年的比赛消耗了11000根香蕉,4吨西瓜, 13000个百吉饼, 18000个三明治。
  路遇各国骑友
  一路上,碰到过四对长途骑行者。有来自明尼阿波利斯的夫妇。他们从西雅图骑到洛杉矶,然后坐飞机去阿根廷玩一年。有加拿大姑娘和德国姑娘组合,我们在骑行途中一个小镇休息的时候偶遇。还有一对加拿大的年轻情侣,小伙子到圣迭戈之后准备搭船去墨西哥。
  最让我印象深刻,并且连续两天都碰到的一对组合,是美国的凯文和帕特里克哥俩,我们在俄勒冈海边相遇,他们自我介绍说是园丁,父亲在智利,他们两人在南美生活过,这次是从北美洲最北边的阿拉斯加出发,一直穿越整个美洲大陆,直到遥远的阿根廷。我一直关注他们的博客,从2012年开始,直到2014年4月,他们抵达终点,整个行程历时20个月,行程29000公里。
  我们随身的物品,比起其他几对,并不算多。但这哥俩的物品,则是轻车简行,简单到了极点,没有头盔,两人全部物品,就是一个人车后有一对驮包,外加帐篷和睡袋,另外一个车后是睡袋,身上背着一个小背包。他们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的生活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东西”。而行李物品最多的加拿大情侣,所有的包加起来有12个,以至于如果他们坐车,下车时必须要清点数量,以免遗失物品。   http://offthegridbiking.tumblr.com/ 凯文和帕特里克的博客:穿越美洲大陆的骑行。
  松鼠的天桥
  骑到小城朗先生镇,进城的路上,农民麦克告诉我,这里有一座专门为松鼠修的桥。真的么?
  这座桥,就在离图书馆不远的地方。
  看,在这儿呢!
  旧金山的有轨电车有名,西雅图的太空针有名。
  朗先生镇,松鼠桥有名。
  这座桥的英文名字是“橡果小窄桥”,是专门献给松鼠的。这座桥有两个世界级的头衔,“世界上最窄的桥”,和“世界上最窄的动物天桥”。
  是谁搞了这么个匪夷所思的小天桥啊?这是个关于爱的故事。
  这座桥,建于1963年。在这之前,因为朗先生镇子上有很多树,所以朗先生镇又被称为“树之城”,还曾经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漂亮的镇子。这些树中,又有不少橡树,橡果是松鼠的最爱之一。恰好,一栋办公楼旁边有几棵大橡树,于是每到橡子成熟的季节,松鼠们便纷纷穿过马路,到对面橡子多的地方去吃饭。
  但是,这个马路不是那么好过的,这正是一条城里交通最繁忙的马路。于是,很多松鼠被汽车压扁在马路上。松鼠太小,颜色也不明显,这也不能怪司机。这时,上帝为松鼠派来了一位天使,这位天使的名字叫作Amos(阿莫斯),这个名字,正是来自《圣经》。
  一天,阿莫斯先生正好看见一只松鼠被汽车轧死,它死的时候,嘴里还叼着一颗橡子。
  阿莫斯先生,被这个场面深深触动,他决心想办法保护松鼠。当天他和同事们喝咖啡的时间,变成了一场关于松鼠安全的讨论。他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为松鼠建一座天桥。几个人成立了一个小组,向市政厅提出建桥申请。没有人会拒绝爱心和爱的表达。市政厅同意了他们的计划,不仅如此,一位市政厅的女士还给这座桥起了个绰号,“橡果小窄桥”,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好。
  两位建筑师为松鼠桥做了设计,一位工程师做了结构工程分析,阿莫斯先生和另外一人开始建桥。这座18米长的空中天桥,很快便完成了施工,使用了铝材和报废的消防水管。这座桥,当时共耗资1000美元。
  松鼠们很快便学会了使用这座爱心天桥,而且带着它们的下一代在桥上跑来跑去。1984年,阿莫斯先生去世,当地人在路边,辟出一块地方,树立了一个雕像和一块纪念牌。纪念牌上写着:献给并纪念阿莫斯 J.皮特斯先生(1916-1984),阿莫斯先生,想到他的桥和松鼠,一定在天堂微笑。
  一路向南
  就这样,我和太太一路克服重重困难,小风小雨不算什么,真正遇到暴雨和狂风,则采取遇雨搭车,遇风趴窝的策略。因为一次风速高达50公里,我们顶风出去骑了1公里,硬是骑不动,只好在大风的裹挟下,自行车被吹得晃晃悠悠地回到镇子里,重新找个旅馆住下,猫在屋里,活活等了3天,欣赏着窗外的狂风暴雨。风雨之后,一路上碰到的骑友,都说那几天都在旅馆里猫着呢。
  一路吃喝玩乐,去了一家美国农场体验了一周,一路参观了很多美国大学,经过了很多世界最大、世界最小、世界独一无二的各种等等,最终在洛杉矶和岳母汇合,在洛杉矶以100美元卖掉了太太的自行车和我的小拖车。而我,则恋恋不舍地带着我的Trek800,和家人一起坐火车来到圣迭戈,并在圣迭戈一通最终的狂骑,作为和爱车的最后时光,最终骑到圣迭戈河的入海口。然后,依依不舍地把它交给了一位懂车的买家手里。
  一路因为速度慢,所以玩得很尽兴。但挑战自己体力的目标并没有达到。所以,就有了2013年10月的大运河之旅,最多的一天骑了160公里。
  作者简介
  张老师和太太是一对40多岁的北京夫妇,去过北美洲,中美洲,东南亚。他们坐过阿拉斯加游轮,在有机农场做过WWOOFer志愿者,在风景公路上骑过自行车,喜欢参观各地图书馆,品尝各国美食,变着不同花样玩,探索世界和他们自己的人生。张老师曾经留学美国,现在是一名专业的美国留学顾问,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张老师太太是前报社编辑,现为全职家庭主妇,厨艺高超。
  张老师博客
  www.zhangxiaodong.org
其他文献
后拨导轮是单车上并不那么起眼的部件,但当单车运行起来,后拨导轮却是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两个小齿轮的运行情况也会影响运动的成绩乃至心情。今天就跟随AITACYCLE单车定制中心的老徐,来为顶级后拨SHIMAN0 9070换上性能更加卓越的Ceramic Speed出品的后拨导轮。  01 拆卸后拨  要拆卸后拨要先打开链条,用截链器截开链条或者打开魔术扣,后将链条穿出后拨,再拧开后拨的固定螺
期刊
2014年9月12日至14日,2014北京国际自行车博览会暨第三届北京自行车文化节在延庆举行。在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近百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自行车集中亮相八达岭国际会展中心,万余名市民和自行车爱好者齐聚延庆,共同见证了一场自行车文化的盛会。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敬民、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赵卫、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和县领导李志军、李先忠、张素枝、吕桂富出席9月12日举行的
期刊
作为全球少数专为女性服务的自行车品牌,Liv为女性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骑行道路,让她们感受到了更好的骑行乐趣,成为了专业女性自行车市场的开拓者。巨大(捷安特)集团董事长、Liv品牌创始人杜绣珍(Bonnie)女士,总结自身的骑行经验,决心创立女性自行车品牌,她不仅让女性自行车更加专业,还亲力亲为推广女性骑行文化。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骑行群体,女性用户正逐渐成长为市场的明星力量。近日,
期刊
上期我们介绍了关于踩踏的一些基本技巧,但如果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就要仔细研究我们今天初级课堂所讲的内容了,关于提拉和单脚的踩踏练习,希望能对有较高竞技追求的车友有所帮助。  CLASS 1 单脚特训  骑行时,因为双腿会自动左右互相支持,所以即使姿势不正确,也有可能长期依靠单边用力骑车而不自知,因此利用单脚来做踩踏的训练,马上可以发现两脚的各个动作,是否流畅与正确。  为什么要做单脚训练?  如果大
期刊
2015年10月2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2015中国德宏山地自行车户外越野挑战赛(简称德宏赛)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孔雀湖大金塔景区举行。比赛为期三天,首日进行的是男子成年组40km、男子中老年组24km、女子组16km以及青少年男子组20km的比赛;10月3日进行的则是户外越野团体挑战赛,每队4人(最少一名为女性队员)分别要进行跑步12km、自行车20km、皮筏艇1km、担架运输2.5km。
期刊
100 copies是新加坡天才艺术家Thomas Yang推出的作品系列,其中将他的两样爱好——自行车与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作品中他用轮胎胎纹绘制出各处风光。如今,伦敦、纽约和巴黎版的已经售罄了,Thomas Yang此前又推出了他最后的一个系列的轮胎作品——北京系列。这最后的作品标题为“The Unforbidden Cyclist”,旨在号召自行车作为一种很酷的交通方式回归中国。关于天安门的
期刊
时至今日骑行的定义已经十分宽泛,当下许多年轻人已不仅仅把单车当作自己上学或上班的代步工具。BMX由一个人一辆单车组成,两个轮胎加上跳台,再配合个人胆识,这项极限运动就可以变出无穷无尽的花式,不禁让人心生敬畏。过程中不免受伤流血,断骨伤脚,可说是有血有汗。付出的汗水与血水,其实也只不过是换来一个又一个的完美动作,更重要的,是同伴们的那一份喝彩声。这就是BMX的精神!  你要知道的BMX行头  基本上
期刊
如今的自行车市场上,吝大厂商越来越关注细分市场的发展。因为自行车市场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只有差异化发展才能异军突起,有所作为;同时,个人需求的区域化、性别化区别和消费理念 的个性化要求,都促使企业聚焦细分市场。在直行车细分市场中,女性自行车是不容忽视的类别。各大自行车厂商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女性市场,推出自己的女款自行车。同时,随着环保、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各界女性对骑行的关注度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
期刊
跑步姿势因人而异,理论和体系也比较多。大家可以先多了解这些理论,并在后续日常锻炼和训练中,多摸索多体会,找出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  在比赛中,几乎所有的职业马拉松长跑选手,都是采用前掌先着地的跑法。有时候他们的姿势看起来很像中后掌先着地,但实际上都是采用的前掌先着地的方式。只有个别职业运动员采用后脚跟先着地的跑法,而能出成绩的人更是奇葩中的战斗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借鉴意义有限。  前掌着地的跑法有
期刊
近日,花旗发布《未来的车V4.0》(《CAR OF FUTURE v4.0》)研究报告,聚焦我国出行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面临巨大的拥堵压力,司机平均每年堵车时长超过70个小时。而两轮电动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便宜、更灵活的备选方案,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锂电池价格的降低和政府环保政策的推行,将促使更多消费者因为锂电的明显优势,而从铅酸电池电动自行车转向使用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