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责任角度审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99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但失地农民的生活仍缺乏社会保障的支撑,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分析。
  【关键词】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成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城市化的速度也呈不可逆转化发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已经首度突破了50%,到2015年预计达到52%左右,这也意味着将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这其中还包括1.82亿没有城镇户籍的城镇常住人口和4000万左右的失地农民。[1]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的巨大吸引力同时也在考验着城市的承载能力,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成为游走于城乡之间的“三无人员”,既无法将其纳入“市民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又无法实现农村生活的归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的“热带”,而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2]因此,从政府责任角度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进行梳理具有现实必要性,对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产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其成因具有多样性。从历史角度分析,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从现实角度分析,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固有缺陷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深化的直接推手;[3]而从政府责任角度分析,其成因则更具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少健全的立法机制。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大,范围广泛,并存在多部门管理的现象。而社会保障工作运行的法律依据多是具有单行性的规章和法规条例,社会保障工作的具体开展仍然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法律漏洞的存在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着因权力分散导致的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现象,也直接导致政府部门间推诿责任的“不作为”和责任“越位”现象。[4]二是社会保障类型单一,资金严重不足。纵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障,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养老保险上,对诸如医疗、工伤、就业、低保等方面保障内容基本空白。[5]资金是社会保障机制运营的基础,单一的资金筹集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群体性社会保障需求。只有积极拓宽社会保障资金融资渠道,在充实社会保障资金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才能实现社会保障机制的长效运营。三是社会保障的监管机制不健全。政府在社会保障的监管过程中,侧重于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尤其是对养老金的管理,而忽略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运营、管理、使用等制度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在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监管手段单一的现象,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依靠的是高度统一的行政管理系统,忽视了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公众参与等相互制衡性综合手段的运用。[6]社会保障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容易造成行政权力的滥用,也是造成政府越位挤占失地农民利益,挪用征地补偿款损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等问题的温床。
  2、建立可持续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性建议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分层次、分步骤完善社会保障项目,构建 “立法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实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7]第一,立法机制。我国社会保障的实践证明,立法滞后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失地农民利益的保障应当立足于法律,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仍为政策主导型,缺少法律应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应坚持以立法的形式统率地方法规为方向,坚持以中央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为基础,坚持以社会保障立法与其他部门立法相协调为原则进行立法。[8]在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同时,为失地农民的后续社会保障提供法律依据。第二,监督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应当兼具独立性和公平性,并且同时具备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特点。只有建立在社会保障监督立法基础上的监督机制,才能具有独立性、强制性和权威性。按监督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以社会保障运营机构和经办机构为主体的自我监督,通过成立社会保障审议委员会和社会保障资金监督委员会进行行业内的监管,使社保资金在透明的环境中有效的运营。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通过司法机关加强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监督力度,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以行政机关开展的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为辅,肃清社保资金运营中的舞弊现象。通过发挥舆论监督的社会监督作用,借助第三媒体拓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渠道,推进监督体制的逐步完善。
  3、结语
  失地农民是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政府通过人民公权力的“让渡”成为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责任主体,权利的赋予意味着同等的责任,其任重而道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也是发展的必然,政府责任的缺失便是必然因素之一。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决定了政府在促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肩负主要责任。健全的立法机制,有效的保障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是政府社会保障职能有效发挥必不可少的基础。
  政府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强法制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6.
  [3]郭晓霞.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产生原因探析[J].农业经济,2011.
  [4]左琪.从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谈政府责任[J].劳动保障,2010.
  [5]严文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保障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1.
  [6]张邦辉,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00-202.
  [7]北京市委党校中青班课题组.城乡结合部建设中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研究[J].前线,2010.8.
  [8]周丽,白江华.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3:59-62.
  [9]武玲娟.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J].2006,2:23-24.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语言能力之一,新教材和新课标都对其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从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拓展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做事”的过程中学得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感知 理解 拓展  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
曾几何时,空洞的说教、无休止的练习和冰冷的分数让本应该充满生命温情的思想品德课堂也成为应试教育的阵地。学生的生命主体被抹杀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被剥夺了,学生的生命多样性被忽视了,同样,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自我生命的发展与成长也被忽视了。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我们的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归依的教学,它应该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人格得以塑造、个性
摘要:小学生思维偏向于直观形象,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于理解,所以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点都安排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而很多时候,因为操作时关注了操作本身这个活动的有序,忽略学生在操作中应该有的思维跟进,尽管有操作,学生理解知识还如"囫囵吞枣" 将学生动手和思维紧密结合的实践操作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直观形象、操作感知、提升认知,自觉优化
初三整个级重新分班,刚从初二阶段过渡而来的初三新生面临着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加深等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较多,第一次住校单独生活等原因,很多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茫然和恐惧,表现为以下几个症状:  一、部分学生不适应住校环境,怕吃苦。还没从逃脱父母全程监控的喜悦中缓冲过来,不少新生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他们发现衣服要自己洗,食堂饭菜远没有家里的可口,“更糟”的是8个人共
一种声音在耳边回荡“我讨厌他,我不帮他学……”,“作业太多了,把他抓起来……”发出如此愤世嫉俗的声音的正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 。这群“弱势群体”知识贫乏,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调皮捣蛋、屡教不改……在此我们喜欢称为“学困生”。我任教的学校就有这样一批学生。我校属于叙永县最南面的贫困山区,处于川黔两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每年招生基本上囊括了赤水河对岸贵州的学困生,再加上近些年来,外出务工、进城淘金者
【摘 要】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描写了黑人女子茜莉从童年到中年,从麻木、觉醒、抗争到最后独立的生活历程,是一个关于黑人女性在父权社会所造成的各种逆境中寻求自我的故事。从“女性声音”的视角出发研究,最初,茜莉话语和身份是缺失的;之后,茜莉话语渐渐恢复,开始自我觉醒;最后,茜莉变得独立、拥有了话语权,并最终完成了自我蜕变和自我的身份寻求。  【关键词】话语 身份缺失 身份寻求  《紫色》
[摘要] 学习数学知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为了增加直观性提升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新编数学教材在更新内容的同时,也适当地配加了一些插图,这些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简笔画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简笔画 低年级数学 教学 妙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教学实践也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朗读上多下功夫,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
摘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一旦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自愿的去进行学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时,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
【摘要】“博客”这种新鲜的网络事物,很符合高年级小学生的胃口,学生对这种新鲜的事物非常喜欢,当然在不知不觉中会带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其次,班级教学属于现实生活,而网络“博客”属于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再次,在这个广阔的平台里,同学们可以看到全班同学的作文,可以取长补短,互相竞争。另外。在班级“博客”中,主体是全体学生,管理者也是班级学生。所以,尝试从建立班级博客,让作文成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