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血小板mi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自2018年2月至12月,选择初次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55~73(61.78±6.39)岁;病程6~24(16.52±4.25)个月;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Ⅱ级36例,Ⅲ级42例.另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6~73(60.89±7.12)岁.比较观察组和健康组的外周血miR-146相对表达量.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将随访期间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或较术前明显改善的患者纳为有效组;而膝关节功能未有明显改善或呈加重趋势的患者纳为无效组.分析有效组和无效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miR-146相对表达量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miR-146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组(t=3.749,P<0.05).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无效组15例(19.23%),有效组63例(80.77%).有效组的血清miR-146相对表达量和IL-6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ROC曲线分析及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出血清miR-146、IL-6指标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59、0.702;其截断值分别为0.98(灵敏度=86.30%,特异度=93.20%)和175.65(灵敏度=72.80%,特异度=69.50%).结论:血清miR-146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调控软骨细胞分化.监测患者术后的miR-146指标,对预测患者术后骨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状况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早期MRI信号异常与软骨形态学缺损的相关性,分析其它联合异常与软骨形态缺损的关联性.方法 OA患者Kellgren-Lawrence分级(0~1级)80例MR图像完整、关节镜证实软骨形态缺损为病例组.无合并其它关节病变,KL分级为0级,性别,年龄BMI相符,40名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根据有无软骨信号异常级信号强弱分为无信号异常,低信号,不均匀信号,高信号,软骨厚度测量部位为(MT/LT,MF/LF),测量1年前及现在软骨厚度,总8个测量点,厚度进行
目的:探究妥布霉素(tobramycin,TOB)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4~6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g,分为假手术组(A组)、骨折组(B组)、骨折+TOB组(C组)和骨折+TOB+IWR-1组(D组),每组8只.B、C、D组大鼠经闭合性股骨骨折造模法建立骨折模型;A组为假手术组,不做处理;D组大鼠于造模前1d腹腔注射100 μl(8μM)Wnt通路抑制剂(IWR-1-endo,IWR-1).造模1 d后,C、D两组大鼠腹腔注射100 μl(100 μM)TOB,每天
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骨肉瘤最常见,主要侵及邻近关节部位 [1].传统常常采用截肢手术治疗骨恶性肿瘤,虽然较彻底的清除了肿瘤原发病灶,但生存率较保肢手术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2].保肢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骨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保肢治疗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在于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尤以下肢长节段骨缺损的重建十分困难.目前常见的重建方法包括:大段异体骨移植,瘤骨灭活再植,自体腓骨移植,传统假体置换等.但是每种重建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包括骨吸收,容易感染,远期假体松动等 [3].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由内向外的多点针刺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技术治疗合并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后角(posterior horn of medial meniscus,PHMM)撕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61例(61膝)合并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的PHMM损伤患者根据在术中显露PHMM区域的不同分为外翻组和松解组.外翻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7~60(35.75±7.57
骨关节炎 ( osteoarthritis,OA ) 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软骨退化、滑膜炎症、软骨下骨重塑和骨赘形成.多发生在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有一定的致残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健康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增强三维T2-weighted turbo spin-echo SPACE(T2-SPACE)序列检查在腰骶神经根压迫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并评估此影像技术对不同年龄人群的诊断效力.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我院骨科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并手术治疗的162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腰椎平扫及T2-SPACE成像扫描.分别采用常规腰椎平扫和常规平扫+T2-SPACE(源图像+MIP像)的方式分析所得影像,判断神经根具体分支的受压情况(有或无)并作记录节段,
目的 探究显微镜在脊柱外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脊柱外科参加规培的170名外科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显微镜组、椎间孔镜组与开放手术对照组,开放手术组55名成员采用的是传统方法教学,显微镜组59名成员与椎间孔组56名成员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在手术过程中,应用显微镜辅助、椎间孔镜示教,对比三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 显微镜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其他两组学生
目的 探讨3.0T MRI常规扫描与优化扫描在外踝韧带[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距腓后韧带(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PTFL)]训练伤中的价值.方法(1)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总队医院收治的76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16例,平均年龄22岁;健康年轻人20例,伤员56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随访证实;(2)扫描方法
患者,女,53岁.因“左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半年,左髋部活动不利5个月”人院.半年前因车祸于外院住院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左髋臼前壁骨折(图1a),诊断为“左髋臼骨折”并行左IR臼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左髋臼骨折复位(图1b),术后定期随访.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偶有疼痛、活动不利,遂来我院就诊.人院时跛行步态,行走、蹲起、上下楼梯困难,伴左下肢沉重无力感.
目的 分析滑膜肉瘤的临床和MRI表现,探讨相关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51例滑膜肉瘤(57处病灶)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总结滑膜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组51例,男27例,女24例,男女比例为1.125:1.发病年龄5~68岁,平均33.2岁.位于躯干者8例(15.7%),上肢者16例(31.4%),下肢者28例(54.9%).47例(92.2%)为局限性单发病灶.29例(56.9%)位于关节旁.31例(60.8%)肿瘤最大径>5 cm.16例(31.4%)呈分叶状或多结节状,29例(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