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德育的必要性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165445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新时代的典型特征,教育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主旋律.主体性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发展人性的本质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迎接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迫切要求.
其他文献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主要与植物色素的生成及其产品的色变有关,有利于水果或作物营养价值的保持.本论文以绿豆嫩叶多酚氧化酶粗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条件下的磁感应强
<正> 诗到中唐,发抒个人感受、情绪的成份比前代更多。试以一些著名的诗派和大家为例,便可见大端。一、突破“象”而直抒其情我国古典诗歌至唐,在表情达意的方法上颇有变化。受诗教说影响,先秦诗多比物拟义,“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六朝以来,意蕴于象、情景交融的诗作渐多,至唐蔚为大观。意从“象”的仆从变为观照,反映了历史条件的变化使美学、哲学渐入自觉时代,人的感性的、情感的主体一面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强调,这无疑是诗艺之一进。然而,唐代既有开放的气象,又有礼法制约的封建本
目的:通过分析附睾结核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对附睾结核声像图的认识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用高频超声对经手术证实的19例附睾结核患者用直接方法进行探查。结果:附睾结核青壮年
以语言标记性理论为切入点,将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通过个案研究揭示出语言的标记性与语言磨蚀之间关系:语言成分的标记性越高越容易磨蚀掉,语言成分的标记性越低越容易保持
中国国家图书馆档案室收藏有1919年至1949年间的历史档案1034件,共2244页,其中大部分是图书馆行政文书、业务档案,有少部分接收自国民政府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珍贵文献。2015年抗
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的女学生谭厚兰,时为北师大红卫兵组织"井冈山公社"头头。她以"讨孔"总指挥的身份来到山东省曲阜县,掀起了一场疯狂的"讨孔"运动,使曲阜众多的文
胡耀邦同志于1989年4月15日猝然病逝。中央有关部门很快成立了由乔石同志牵头的治丧办公室,下设秘书组、警卫组、总务组、新闻组、外事组、群众组,从中央机关和北京市有关部
叙事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文本构成方式,它们也可以用来区分诗歌和散文.一般认为诗歌是隐喻的,而散文是转喻的.但二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抒情性较强的小说作品中,
从花生酸奶的生产与检测两个方面入手,探讨质量控制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分析花生酸奶与普通酸奶营养成分的不同及改良产品质构的方案,以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比较了诚实信用原则在大陆体系由特殊到一般的发展历程与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由一般到特殊的发展历程这两种立法演进之间的差别,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性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