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智力因素的影响之外,非智力因素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状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学习意志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智力的直接参与,又有非智力因素的间接参与。智力是作为操作系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而非智力因素则是作为动力系统间接参与学习过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殊功能。第一,具有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功能。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由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激发的内在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比外部条件促发的学习动机更大、更持久的作用。第二,具有学生智力维持功能。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写道,少年仲永“十岁神童”,“十五才子”,可是二十岁智力却“泯然众人矣”。伤仲永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如果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智力发展就可能出现停滞、衰退的现象。第三,具有学习能力提高的促进功能。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能促进学生注意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第四,具有智力缺陷的补偿功能。爱迪生年幼时家境贫寒,在学校读书时被学校认为是能力低下的学生,他离开学校后,作过报童,学过木工,但他利用一切时间努力读书,勤学好问,搞实验常常昼夜不眠,终于成为世界大发明家。不可否认,爱迪生的顽强意志品质是成为他非凡智慧,孕育科研成果不可缺少的因素。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有智力的参与,而且还必须有非智力因素的协调与配合。例如语文学习中的注意、记忆、想像、思维等智力活动,往往都要有学习的情感体验在其中起推动或抑制的作用,并且这种推动或抑制作用有时往往会成为学习的决定因素。因此,语文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意志,提高学习效率,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让·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智力活动指向或集中在对学习的对象上,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美的享受。第一,使学生学有所得,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真组织教学,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似懂非懂”、“似会非会”、“想知而未知”的情境中,避免让学生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容易的东西,或者去学习过分困难的东西,以满足他们的追奇、喜新的心理需要。从而让学生学有所得,体会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第二,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讲多练,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探求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第三,挖掘语文课本的美,给学生美的享受。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散文的流畅,小说的生动,诗歌的凝练,议论的严谨,说明的朴实,体现出各种各样的语言美。作家笔下,一株“挺拔的白杨树”,“一汪碧绿的潭水”,“一片蓝色的海滩”和“一位头戴项圈的少年”都是美的意境。《回忆我的母亲》的母子情,《背景》父子情,《雨霖铃》的男女情,《天山景物记》的热爱祖国河山之情等等,都是美的思想感情。如能注意挖掘这些美,把它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更浓厚。
  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既是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又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正像叶圣陶在《中学生》杂志《复刊词》中写的那样:“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通过一系列的模仿,多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的练习,以及与坏的学习习惯作斗争等学习过程和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是强化情景刺激,培养学习习惯。一个人习惯的形成与一定的情景刺激有关。比如,每教新课前让学生预习,每教一课后叫学生复习,长期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这种教师课前课后的安排就是情景刺激,它和学生预习复习的动作结合起来,就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长此以往,则使刺激不断强化,使暂时神经联系逐步巩固,成为一种动力定型。于是,习惯也就养成。
  二是注重教师示范,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养成好习惯。往往有这种情况:语文老师板书工整,一笔不茍,学生的作业也就工整清洁;老师的字写得工整清秀,他教的学生也跟着模仿;惯于诵读的老师常常带出长于朗诵的学生;勤于钻研的教师往往教出善于思考的弟子。
  三是坚持长期训练,培养学习习惯。习惯的培养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有个学生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篇文章写下来,点点逗逗,没完没了,总是改不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每次作业或作文都要提醒他,要正确标点,并找他个别指导。经过反复教育,这个学生思想上有了触动,写了一篇题为《一定打好标点符号》的生活速记,认识到自己平时不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动笔就是一逗到底,致使“养成了乱打标点符号的习惯”,“感谢老师的反复教育,我一定养成好习惯,认认真真的打好标点符号”,从此,他认真坚持,终于能正确标点了。
  三、培养坚强的语文学习意志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要坚忍不拔之志。”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作为支撑。因此,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
  一是挖掘教材中意志教育的有效素材,培养学习意志。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在烈火中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在与病残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坚毅的精神对学生均能起到良好的意志培养的效果。二是开发语文活动课程,培养学习意志。教师可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竞赛游戏等,搭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意志的大舞台。三是借助榜样示范,培养学习意志。比如,宣传卓有成效的语文学习尖子的勤学精神和巧学经验,以此给学习困难者鼓劲打气,指明方向;同时,老师也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意志品质影响学生。学生往往直接以教师的行为为模仿对象,因此进行语文学习意志教育,语文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如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但有些教师实行不了多久就半途而废不了了之,这样无疑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表现出坚韧的意志,对学生意志力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四是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意志培养,不仅需要重视外部条件的作用,而且更要注意自我锻炼。并且,年龄越大,自我锻炼的作用越显著。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这样四种意志品质的内涵,针对自己意志品质的薄弱环节,制定自我锻炼的计划,采用自我调控的措施,比如:在书本、笔记上写些自勉的箴言,在墙壁、课本上贴些自勉的警句,请老师、家长、同学及时提醒等,养成自我检测、自我批评的习惯,随时随地进行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绍兴地处杭州南岸,境内河道交错,有养鱼面积8000多hm2,稻田3.5万hm2,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稻田养殖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得到快速发展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了语文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关系,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一)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二)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三
提高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应注意"根""枝"并重:一方面立足课内,注意加强诵读、前后比较、培养兴趣,充分激活教材;另一方面要精选材料、精心设计,做好拓展延伸工作,强化深
本文围绕调整远洋渔业结构、构建生产经营新格局等重大问题,探讨了中水集团实施"大水产、大远洋、大贸易、新科技、新机制"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重要措施和初步成果.
[编者按]由杨坚同志主持完成的<关于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是根据农业部党组的部署,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情况调查组(江浙调查小组)赴江苏、浙江两省,对执行中日、中韩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ace of a reemerg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C.difficile) epidemic
【摘 要】倡导和实施语文教育的个性,是解决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教学个性,发掘教材个性,努力培养学生个性,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独特性,灵活性,多样性,时代性的原则。  【关键词】教材个性 教师个性 学生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相同的人。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个性意
"九五"期间,我国渔业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注重抓好渔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使渔业科技在促进渔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基本实现了我国渔业"九五"发展计划及